首页 理论教育 诏安洗佛歌:福建主要民歌

诏安洗佛歌:福建主要民歌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具风格,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洗佛歌,明末清初形成于诏安,是福建省主要的歌种之一。说明洗佛歌在诏安民间早已形成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人们送神上天庭时仿效寺庙浴佛仪式,焚香祈拜,以香水洗佛身。洗佛歌的演唱人数,一般二至三人,最多四人。刘春曙在《风格独特品种繁多的福建省民间音乐》中对诏安洗佛歌作分析评述,称其具有地方民歌的独特表现形式。如今洗佛歌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同其他民间歌曲交相辉映。

诏安洗佛歌:福建主要民歌

独具风格,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洗佛歌,明末清初形成于诏安,是福建省主要的歌种之一。流行于诏安、东山、云霄、平和漳浦南靖和广东省的饶平、南澳等地。

僧人做佛事时所唱的歌称为佛曲,由于民间佛教活动较频繁,佛曲在民间也随之流传。佛曲分南曲和北曲,均以中州音韵演唱。南曲有闽南民歌色彩,北曲指外省和外国传入的曲调。据僧人廖拱清说:“北曲三十六调,南曲七十二调。”佛曲曲调多,内容涉及佛教方方面面。洗佛歌曲调主要脱胎于佛曲,又是由僧人传唱出来的,说明佛曲对诏安洗佛歌有极大的影响。

古本《诏安县志》记载:“僧童先于孟陬迎神,后舁神像,沿门作歌,索布施,谓之洗佛。”说明洗佛歌在诏安民间早已形成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人们送神上天庭时仿效寺庙浴佛仪式,焚香祈拜,以香水洗佛身。待每年正月初五迎神时,僧童肩抬神龛,走街串巷,把神像送到每家每户,供人们祈拜,而僧童则在门口打鼓敲钹,唱起了劝人为善、平安吉祥的歌曲。如:

正月春气日迟迟,满园百花吐千枝。

杜甫赏花颜色,手攀丹桂第一枝。

阿弥陀佛呵……

随着清脆悦耳的歌声传开,招来了许多听众,大人小孩皆有,人们跟随着歌声走。这种形式谓之“洗佛”,所唱的歌,就是“洗佛歌”。

洗佛歌几乎与佛教兴衰同步。诏安的庵寺于明朝大量兴建、修建,随之而来的就是洗佛歌的兴起。内容也逐渐丰富,并吸取一些民间小调,配上适当内容进行演唱,并出现以演唱洗佛歌为生的艺人。

早期的洗佛歌,内容多以佛门的传教为主。如:

十喜舍

我佛从来不下山,缺欠油香走人间;

善男信女欢喜舍,福如东海寿南山。

一舍楼台七宝塔,二舍花鼓供养佛,

三舍良药救人命,四舍米粟做斋粮,

五舍路边栽良树,六舍茶水结人缘,

七舍铺桥造大路,八舍月暗点路灯

九舍钱财建庵庙,十舍黄金镀佛身。

随着内容生活化,审美也逐渐艺术化,开始出现了景致与情趣。如:

十二月花(选段)

正月春气日迟迟,满园百花吐千枝。

牡甫游赏花颜色,手攀丹桂第一枝。(www.xing528.com)

二月惊蛰春分时,海棠一节分二枝。

长春花开四时锦,满园百花笑嘻微。

三月清明雨纷纷,柳上黄莺叫声君。

美人出阁多兴趣,牧童遥指杏花村。

渐渐地向世俗戏曲化靠拢,讲述历史人物与精神。如:

果子名(选段)

三月果子青梅时,平贵别窑喃泪啼。

魏虎迫伊番邦去,后来得着两国王。

六月果子是凤梨,三娘汲水井边来。

智远做官无处找,咬脐打猎井边会。

九月果子是红柿,姜太公落溪去钓鲐。

武吉看见心欢喜,三请文王来参议。

十二月红柑团团圆,唐朝拜相郭子仪

七子八婿来贺寿,一家老少团团圆。

洗佛歌的音乐更值得一提,它以音调色彩鲜明,旋律优美多变,音乐语言丰富,灵活婉转、悠扬、爽朗、流畅的感情素质,加上特有的衬句拖腔和打击乐器的伴奏,很有南国风韵。

其曲调以佛曲为基础,又吸收了民间乐种的音调和旋律,改革演变,且经多年来用方言歌唱,而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个歌种。现搜集整理出来的洗佛歌曲牌有《四季莲》《佛号》《平板》《反调》《海会音》《五尊佛》等十多个。

洗佛歌的演唱人数,一般二至三人,最多四人。打鼓者为领唱,伴唱、齐唱者打小钹、月锣、引庆等,并肩抬神龛,沿街串巷送到各户,让施主焚香祈拜。每年从正月开始,一直唱至四五月份,据《诏安县志》记载,“四月八日为浴佛会”。

1957年诏安洗佛歌《十二月花》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陈正勋、黄海英演唱,广受好评,音乐界人士给予高度评价。刘春曙在《风格独特品种繁多的福建省民间音乐》中对诏安洗佛歌作分析评述,称其具有地方民歌的独特表现形式。如今洗佛歌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同其他民间歌曲交相辉映。

(诏安)

素材提供者:沈汝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