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知识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情势,传统的版权管理方式同样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要求。综观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现状可以看到,大部分出版企业由于转企改制不久,尚未彻底地市场化转型,未能完全激发管理层对版权重要性的深层次思考。因而在对待版权的态度上,大多数出版企业常常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亦即尽量不侵权。至于版权的深度开发与运营,大多数出版企业的内在与外在条件似乎都还不具备。
(1)缺乏立体的版权开发途径
目前,我国出版企业版权内容开发在出版实践中不容乐观:大部分出版企业在同国内原创作品作者签约的过程中,大多只重视了第一类权利——复制权和发行权,在版权合同中很少提及第二权利内容或仅提及其中一项或几项权利,所涉及的出版物附属权利内容多是翻译权、连载权和汇编权。另外,一些重视版权贸易的出版企业除了重视上述几种权利的获取外,在引进国外版权资源的过程中,还注意获得版式设计权、缩编权、平装书权和图书俱乐部版权等权利的授权。极少数的出版企业在同国内作者签订版权合同时考虑全面性地获取权利内容,在同国外版权人谈判时能够提出全面版权引进的方案。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企业在版权管理理念上并没有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在版权获取具体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之处。
(2)缺乏成熟的版权市场运营理念
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技术的全面升级,在知识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下,传统的版权管理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我国出版企业在转企改制的进程中,尚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市场化意识较为薄弱,大多数出版企业片面地追求版权的数字化转型,而忽略了版权管理转型的重要性。对待版权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运营,大多数出版企业尚不具备合适的外在与内在条件。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版权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系列国际版权公约的相继加入,版权保护渐渐提上日程,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毕竟已经开始了征程。相比而言,由于出版企业刚刚市场化转企,版权运营理念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企业版权业务开发的重要短板。
【注释】
[1]王志刚.涉外版权贸易法制建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11.(www.xing528.com)
[2]王志刚.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8-84.
[3]胡子阳.史海钩沉话版权[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2):47.
[4]胡伟,陈玲.对加强出版社版权管理工作的思考[J].出版科学,2003(11):33.
[5]王志刚.欧美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对我国出版企业的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11(10):69.
[6]黄先蓉,王志刚.从网站建设整体分析我国出版企业版权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10(6):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