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出版产业转型研究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出版产业转型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组织机构是划分、组合和协调员工活动和任务的正式框架,能够有效地实现版权管理的宗旨和目标。图3.1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分析样本在所调查的145家出版社中,设置专门版权管理组织机构的仅有3家出版社。表3.2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分析剩余的119家出版社仍在沿用传统的总编室管理版权业务,占总体样本的82.07%。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出版产业转型研究

出版企业版权管理组织机构是划分、组合和协调员工活动和任务的正式框架,能够有效地实现版权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有了专业的版权管理部门,组织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得以正常流通。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的有无及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版权制度的制定、版权文化建设以及版权技术的完备等问题。

那么我国出版企业的版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状况到底如何呢?笔者以145家出版社作为分析样本,通过访问企业官网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对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的设置现状进行整体扫描。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出版企业的版权管理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设置专门版权管理部门,二是采用总编室和国际部(对外合作部)共同管理版权业务,三是沿用传统的总编室处理企业版权问题。[6]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如图3.1所示的分析样本模型,这三种版权管理方式的使用比例为1∶7∶39。

图3.1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分析样本

在所调查的145家出版社中,设置专门版权管理组织机构的仅有3家出版社。这三家出版企业所设置的版权部门与社内其他编辑室平级,主要负责日常版权管理涉及的各项工作。这种版权管理模式属于集中式管理,具有鲜明的直线型管理特征,版权管理机构按照企业统一的版权政策进行运作,对所有版权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与运营,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整体利益。目前,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的设置,无论是在出版集团层面还是在出版社层面,都应该说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集中式版权管理模式。有的虽然在出版集团层面建立了版权综合管理部门,但在集团下属分社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版权机构或人员;有的出版社虽然设立了版权室,但这个部门却隶属于总编室(如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样的版权管理组织建构就无法体现直线型版权管理组织的优势,无法实现企业版权信息的纵向沟通。因此,我国目前采用集中式版权管理模式的出版企业组织机构有待完善。同时,集中式版权管理模式刚性大,信息传递具有纵向的特点,无法实现企业对版权信息的充分沟通,见表3.1。(www.xing528.com)

表3.1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分析

采用总编室与国际部(对外合作部)合作管理的出版社共23家。当涉及国内版权业务开展时就由总编室进行协调,涉及国际版权贸易时则主要由国际部(对外合作部)统一负责。这类版权管理模式属于分散式管理,体现出职能型组织结构特征。这种模式可以使版权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版权业务特征做到合理管理。比如,针对国内的版权业务,经常由熟悉选题内容及作者情况的总编室来协调;而涉及国外选题或版权贸易的业务则由国际部来管理;此外,涉及以合作版权形式开展联合出版业务的则由对外合作部来管理。这样就发挥了相关版权部门的专业特征,有利于在各自领域深挖版权价值。分散式版权管理模式在中小型出版企业的版权管理机构设置中较为多见,形式也更为复杂。分散式版权管理模式由于其过于专业化地固守其各自的领域,不宜与部门之间横向协调,再加上纵向信息传递的间接性,不易执行企业版权战略规划,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版权业务的充分协调与开展,见表3.2。

表3.2 我国出版企业版权管理部门设置情况分析

剩余的119家出版社仍在沿用传统的总编室管理版权业务,占总体样本的82.07%。该类出版社没有专门的版权管理职能部门,往往由总编室的工作人员以兼职状态处理企业涉及的版权任务。这种传统的版权业务管理模式在调查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