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至1985年
恢复和繁荣出版是这一时期调整的主题。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文化的摧残和破坏,“文化大革命”后出版物供给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恢复和繁荣出版”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中心。这一时期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网,加强出版队伍建设,改变印刷、发行的落后现状。经过结构调整,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停办或合并的出版社开始恢复重建,图书出版能力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至1985年是中国图书出版史上超常规增长阶段,在短短8年的时间中,图书出版总印数竟然翻了一番。表3.1中列出的种数、总印张、总印数是衡量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和体积的三个最重要的实物指标。从表3.1中我们可以看到,以1985年与1977年相比,这三个指标分别增长了254%、140%和102%,如此之高的增长速度在国际出版史上都是罕见的。[1]
表3.1 1970—1985年中国图书出版概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统计资料·1989》。(www.xing528.com)
(2)90年代中后期
该时期调整的主题是“治理和阶段性转移”。图书出版经过前一时期的高速发展,至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图书品种增长过快而平均印数下降;图书结构不合理,教材、教辅比重过大,重复出版严重;买卖书号现象时有发生,低劣出版物大行其道,等等。这些危机使中国的图书出版产业意识到,原有的出版发行体系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2]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从1988年起出版社获得了自办发行权,也就是图书的总发行权。新华书店在图书发行上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这使得原有的出版发行体制面临解体的危机。为了达到一定的开印数,以适应规模经济的要求,出版社被迫开始增加图书备货数,出版社开始直接面对销售风险。在这一情况下,进一步改观现行的出版发行合约体制,使发行部门、出版部门都愿意在图书市场推销方面投资,把竞争从短期引向长期,从而不断扩大市场容量,开始了长达六七年之久的缓慢的改革。这一时期的调整目标是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到90年代末期,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问题有了明显改进,出版业在品种、结构、管理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3)2000年至今
经过前两次的调整,这次在背景、目标、运行上都有很大的变动。从背景上看,当前出版物供给已经由短缺向结构性过剩转变,出版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加入WTO后,中国出版业受国际化影响势所难免。在这种背景下,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化经营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集团,推动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调整,促进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处于出版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可以推测出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更要与其时代背景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