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龍紋鑑高44.9 釐米,口徑75釐米,底徑39 釐米。雙耳有環,耳的上部飾獸面紋,獸面的額頂又有一長鼻獸高於器口,另兩側爲立體雙龍攀緣壁上,如噬鑑口。龍的尾部上卷,體態壯偉兇猛,作探水狀,形象非常生動。《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績》所載“水以龍”,是説龍是水神,是水中的靈物。因此,在青銅水器中,常以龍爲飾,如盤的中心飾卷龍紋,匜的鋬作龍形等等。鑑是一種大型的水器,所以也裝飾與之相應的龍,鑑的口沿、腹部均飾繁密的交龍紋。腹部的紋飾分三段,上段較狹,中段較寬,下段是倒置的三角形,都以交龍紋爲飾。交龍是龍的體軀相交纏、蟠旋的紋飾,盛行於春秋、戰國之際。這類繁複的紋飾是用母模製範,也就是只要製作一個局部紋飾的母模,便可連續印製在陶範上,拼合而成爲大面積的範,合範後就能澆鑄。在這件實物上,還可以看出母模印製的痕迹。春秋晚期到戰國時代,往往使用這種方法鑄造出精細無比的青銅器紋飾。
鑑腹内側有銘文二行十三字,因製作時銘文範移動,故字迹變形不可識。上海博物館原藏的吴王夫差鑑銘“攻吴王夫差擇氒吉金,自作御監”,與此器大小、紋飾成對。此鑑範銘雖然崩壞,但也必定是吴王夫差鑑。傳此器於河南輝縣出土,可能是吴亡後,器物易主,流傳到豫地。
大鑑的用途,從來有三種説法。第一是照人容貌的。《説文·金部》:“鑑,大盆也,用以盛水。”在青銅鏡尚未普遍盛行的時候,人們要見到自己的容貌,只能依靠平靜的水面。《尚書·酒誥》:“人無於水監,應於民監。”可見以水爲監是古代的生活習慣。監、鑑爲古今字,甲骨文中監字的寫法,像人俯首在器皿邊照容之形,此爲監之本義。臨水正容爲監,盛水正容之器亦爲監。第二是鑑可以用來盛冰。《周禮·天官·凌人》載:“春始冶鑑,凡内外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第三是鑑可以用來沐浴。《莊子·則陽》:“夫靈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www.xing528.com)
鑑初爲陶質,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現青銅鑑,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鑑的形式最爲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