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是古代青銅器中禮器的通稱,《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郭璞注:“皆盛酒器,彝其總名。”在青銅器中這類器物從未見過有自銘的,但器物都作方形,故宋人名之爲方彝,一直沿用至今。
青銅方彝最早出現於殷墟中期,殷墟婦好墓曾出土方彝四器,其中婦好方彝是一對,另有一件特殊形式的偶方彝。小屯238 號墓出土過方彝一對,陝西郿縣李村出土盠方彝一對,上海博物館收藏父戊方彝一對,可見方彝的出土應該是成對的,而且在比較大型的墓葬中才有出土,單件的大多是傳世失散的。
西周時代的師遽方彝,高16.4 釐米,口縱7.6 釐米,口横9.8 釐米,底縱7.5 釐米,底横9.6 釐米,形制較小,有屋頂形蓋,下爲圈足。曲壁、低體,腹部横長於縱。商代的方彝,器體大都爲直壁,曲壁方彝甚少見,而西周時代則相反。曲壁的方彝有比較大的如令方彝,高34.1 釐米。商代方彝一般比較大,但也有很小的,如上海博物館藏獸面紋方彝,高僅16.6 釐米,儘管外形酷似方彝,但它只能起飲壺的作用,不是盛酒器,而是飲酒器。師遽方彝的腹部兩側各有一象鼻形耳,長鼻上卷。方彝的形式,大都是無耳的,這種以象鼻作耳的方彝,除此器外,尚有一對盠方彝的形式與此相同。美國福格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龍紋方彝,兩側是以長出脊爲耳。此外,未見方彝有長耳的。師遽方彝另一個特點是器内有中壁,相隔成爲兩室,蓋一側沿有兩個方形缺口,與器的兩室相應,可置小酒斗挹酒。因此,方彝是盛酒器。器腹有中壁的方彝很少見。1955 年陝西郿縣李村西周窖穴出土盠方彝一對,兩器的銘文相同,形式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件是有中壁的,蓋一側沿有兩個方形缺口,另一件無中壁,蓋沿也不設缺口。這種中壁的作用,是兩室可放置兩種不同味的酒。(www.xing528.com)
方彝的蓋及器腹部飾變形獸面紋,口沿下及圈足飾獸體變形紋飾。獸面紋的變形紋飾在商代已經流行,最早的形式是僅有雙目或是僅有綫條組成的體軀。西周中期的變形獸面紋則是簡單粗疏,獸面特徵除了尚可辨認雙目外,其餘部分都變了形,變成爲非常簡單而草率的綫條。
師遽方彝器内和蓋内銘文相同,器六行、蓋八行,各鑄銘文六十七字,銘文大意爲:正月丁酉這一天,恭王在康宫中的寢宫舉行酒宴,師遽受到王的稱美,被命令在宴會中助歡,王命令宰利賞賜給師遽圭、璋等玉器,師遽因以作器。這類銘文屬於作器記事,王舉行酒宴,師遽能參加已感到非常榮幸,在宴會上受到王的稱美又被賞賜了玉器,師遽受寵若驚,於是,他把這一光榮史迹銘刻在青銅器上,他的百代子孫要永遠寶用。師遽所作之器,傳世尚有一簋。是因周王振整師氏事,而賞賜師遽貝十朋,可知師遽是西周恭王時代的一個武官。在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上,這類作器記事的銘文比較多,此其一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