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銅器銹蝕的辨僞的分析介绍

青銅器銹蝕的辨僞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胎”的青銅器大都出土在長江流域的紅壤地帶。湖北出土的脱胎青銅器,没有湖南出土的那樣嫩緑。當然,同一個地區出土的脱胎青銅器,色澤也不是絶對一致的,所以必須詳細觀察各地區青銅器的表層和銅銹生成情形。“熟坑”青銅器主要是起封閉作用,使青銅器的表面不再繼續氧化和發生粉狀銹,但熟坑的器鑒定銹斑的真僞要比生坑器複雜,因爲它的表面已經被蠟所掩蓋。

青銅器銹蝕的辨僞的分析介绍

商周青銅器長期埋藏在地下,由於各地區的土質成分、地下水及墓葬内有機物腐爛所産生的化學成分不同,這些因素作用於青銅器表層,銅質本身會發生質變,成爲銅的各種鹽類。表層上附着各種銅銹,猶如礦藏一樣,是一層一層長出來的,堅固緻密,不易剥落。各個地區的銅器表層和銅銹很不相同,從出土的青銅器來看,一般地説,陝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表層保存得較好,銅質分解不嚴重,銅銹變化不太複雜。而殷墟、洛陽出土的青銅器,銅質分解非常複雜,銅銹的層次很多,如表層爲銅的淺緑色的鹽類,附着的銅銹,第一層爲黑色,第二層爲棗紅色,第三層爲緑色,第四層是土銹結合的硬塊,等等。總之,變化很多很複雜,銅質保存一般不佳。又如長江流域湖南等地銅質本身分解浸蝕極端嚴重,有的只剩下極薄的一層銅質,這種情形稱爲“半脱胎”或“脱胎”。完全脱胎的青銅器不能保存,只有“半脱胎”的青銅器,必須非常小心才能保存下來。脱胎的銅經分解成爲色澤較均匀的粉緑色,但是仍然保持表面光澤。這層光澤在器物出土乾燥後,小心清洗附土才能保持。如在器物出土時立即清洗柔軟的表層,那麽表面原來的光澤將一無所存。“脱胎”的青銅器大都出土在長江流域的紅壤地帶。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都是如此,但色澤有所不同。如安徽出土的脱胎青銅器是呈灰緑或灰色,俗稱“香灰坑”。湖北出土的脱胎青銅器,没有湖南出土的那樣嫩緑。當然,同一個地區出土的脱胎青銅器,色澤也不是絶對一致的,所以必須詳細觀察各地區青銅器的表層和銅銹生成情形。因爲器物作僞或部分作僞必然要用銅銹僞裝,表層也需經各種僞裝處理,但假的不能變成真的,觀察銅器表層和銹層,是青銅器辨僞的重要關鍵。

青銅器表層銹的作僞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用蟲膠、砂緑、石緑、水泥、銀硃、黑灰等物質調和而成,用筆、刷塗在器物上。這種人爲的銹容易脱落,而且脱落後碎成粉末狀。也有做得比較好的,但經過若干年,假銹會變色,其變化情况與原器恰相反,青銅器本身顔色深,則假銹色淺,反之,青銅器本身若是顔色較淺,則日久後假銹顔色就深。如果立即要分辨假銹,可用氨水或蒸餾水清洗,就會露出青銅本色。如早期作僞器的銹,除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以用弱酸作有控制的、試驗性的局部處理,假銹會脱落,露出新銅本色。

(二)完全作僞的器埋入土中,摻以化學品,使它發生銹斑,這樣過了若干年後,青銅器表面也會生成銹斑,但這種銹斑是很淺的,疏鬆不結實,與數千年埋藏所産生的銹斑,完全不同。

過去保存的傳世青銅器,當器發生氧化腐蝕或粉狀銹時,乾、嘉前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青銅器表面塗蠟,這種塗過蠟的青銅器俗稱“熟坑”。熟坑器的做法,是先將青銅器上的泥土洗掉,再用烏梅去銹,將銅銹的顔色利用酸性反應變成棗紅色,並保存一部分緑銹,造成當時所需要的古銅色效果。然後再將器烤熟,用四川白蠟或黄蠟切成片放在器上,使它滲入器物表層,將一切空隙封閉。然後再在表面用刷子刷,或用布反復磨擦,使整個器物變得光亮。

“熟坑”青銅器主要是起封閉作用,使青銅器的表面不再繼續氧化和發生粉狀銹,但熟坑的器鑒定銹斑的真僞要比生坑器複雜,因爲它的表面已經被蠟所掩蓋。熟坑僞銹,銹斑没有層次,色澤不豐富,紅者自紅,緑者自緑,很不自然。熟坑僞器没有真正的經過腐蝕的表層,或者雖有表層而極淺薄,色澤灰暗而呆滯,與舊熟坑器變化較多者很不相同。鑒定熟坑器的真僞,也要掌握相當數量的塗蠟舊器作仔細比較,並不難區分。(www.xing528.com)

青銅器是銅和錫、鉛的合金,由於長期埋藏在地下,經過礦化後,器物的表面會出現條狀或點狀的碎裂痕,對表層有明顯碎痕的青銅器,是不用懷疑的,因爲後仿的器絶不可能産生這一效果。有時由於收藏者的愛好,將青銅器的表面進行打磨。青銅器由於表面組織受損,條狀或點狀的碎紋消失了,但也不能作僞器處理。

鑒定銹的真僞,如果假銹成分中含有機物如蟲膠之類,可以使用紫外光綫來觀察,因爲假銹中的有機物,經過紫外光綫照射,會激發熒光而呈淡紫色,真銅銹是無機的,照之會呈現深紫色。但是,用紫外光源照射辨别僞銹有局限性,因爲有些銹是用化學方法生成的,當紫外光照射時也呈深紫色,不能激發出淡色的熒光。另外還可以使用化學去銹、電解乃至電子探針等方法進行檢驗,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必使用這些手段的。

青銅器因古代使用日久,器表相當光潔,特别是日常使用的小型容器更是如此。當青銅被腐蝕,質地變爲碳酸銅時,表面光澤比較緻密而形成光膜。光膜是緑色的,也有黑色、銀色、金色等各種色澤,此光膜之下是被腐蝕的銅的鹽類。這種情形,作僞的青銅器上只能僞裝外表,而不能僞裝表層的腐蝕結構。因爲僞器往往用漆調成銹色,用人工方法逐漸黏貼在青銅器上,先做表層,再做假銹,表面上可以做得相當逼真,但漆有膠質,雖有光澤而非金屬之光,且脆弱易剥落,與真銹之有牢固的附着力根本不同。

鑒定青銅器的真僞,在於用大量確實的材料做對比,實踐是最重要的,要在實踐中積累鑒定的方法和規律。科學的方法往往是很有效的鑒定,因爲有的方法有某種破壞器物的作用,所以只能是不得已的輔助手段。

(原載《上海博物館集刊》1986 年第3 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