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體變形紋是不具備動物整體的形狀,或只有象徵性獸體一部分的變形紋飾。這類紋飾有鳥獸合體紋、獸目交連紋、葉形獸體紋、獸體卷曲紋、波曲紋和鱗紋。
鳥獸合體紋,有各種不同式樣,是獸紋最早的變形圖案。主要是紋樣結構的變化,而不是兩種不同頭形的幻想動物。這和一體雙首龍紋的變形相類似。這些紋飾都是個别地出現在殷墟中晚期及西周時代。
獸目交連紋,兩獸尾部上下相接,連接處是一個獸目,也有兩頭相接,體軀相接,在相接處用獸目,盛行於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
葉形獸體紋,葉形中間有對稱的似獸非獸的條紋,並填以雷紋。在大型器上的葉紋中,則有結構相同的形象化的鳥獸紋。相比之下,變形的蕉葉紋是鳥獸形的簡化。較短的動物變形紋飾,舊稱垂葉紋。流行於殷墟晚期到戰國早期。(www.xing528.com)
獸體卷曲紋,有卷體式、分體變形式、攀連式、交叠式、多叠羽翅式。卷體式,每一圖案個體的條紋作扁長形的卷曲,兩頭卷曲的長度不等,略似卷龍之類的象徵性頭尾。也有作形卷曲的,則近乎卷尾回顧的龍,但頭尾難於辨别。這類紋飾連接成帶狀,過去稱之爲竊曲紋或窮曲紋,盛行於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早期。分體變形式,近似變形獸面紋,但又不對稱,爲較早的分解式龍紋或獸紋的進一步變形,有的殘存獸目,多數完全省略,流行於西周中晚期。攀連式,兩條近似的環狀條紋,交錯攀連,流行於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交叠式,變形的獸體作反S 形的連續横向排列,從而形成S形帶狀的交叠圖案,盛行於西周晚期。多叠羽翅式,獸體呈羽翅狀,一端較粗的作雷紋盤旋狀,另一端尖鋭,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
波曲紋,寬闊而幅度很大的波曲紋,波曲的中腰常有一獸目或近似獸頭形的突出物,波峰的中間填以兩頭龍紋、鳥紋、鱗片紋或其他簡單綫條。波曲紋是西周到春秋早期盛行的主要紋飾之一。春秋晚期的齊國青銅器上仍然沿用這種紋飾。
鱗紋,以龍蛇軀幹上的鱗片紋組成的圖案,排列方式有連續式、重叠式、平列式三種。連續式是將鱗片大小相同或大小相間的鱗片紋構成横列,或二層横列,盛行於西周中晚期。重叠式,鱗紋的排列方式如魚鱗相叠,布滿器身,流行於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平列式鱗片紋作縱向並列,依次排成帶狀。鱗紋是西周中晚期盛行的主要紋飾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