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即便有這樣高的鉛,在一切青銅器中,青銅鏡也是最易破碎的。因此,鑄青銅鏡中的錫也可能是錫包含了鉛這一部分金屬在内。如果這可能的話,那麽錫鉛合金量很可能超過30%以上。青銅鏡合金成分分析資料(續表)以上資料摘自注〔1〕。
説明:
一、青銅鏡的質地實際上是錫鉛青銅,錫和鉛的含量相當高,如果没有較多的鉛,則高錫青銅鏡很易破碎。事實上,即便有這樣高的鉛,在一切青銅器中,青銅鏡也是最易破碎的。如果不加較多的鉛,必更易破碎。從以上六件標本來看,錫鉛的含量非常接近總含量的30%,由於鎔鑄時錫鉛容易氧化,降低了實際的組合成分,所以,它們的配料量有的很可能超過30%。
二、從其他的分析數據資料來看,多數的錫鉛含量和我們分析的數據非常接近,少數的超過30%,也有個别的鉛高於錫的,但那是特例。《考工記》六齊的鑒燧之齊爲“金錫半”,如以往有些説法是金(銅)與錫各占1/2,則這樣的合金在各時代的青銅鏡中從未發現,顯然這個解釋是不對的。在配製原料的時候,錫的含量必定比現在的要高,但錫在高温下非常容易氧化,即使采取措施,也要比銅容易氧化得多。而且,古代青銅鏡中,没有鉛是不容易鑄造的,至今的化驗資料中還没有不含鉛的青銅鏡。因此,鑄青銅鏡中的錫也可能是錫包含了鉛這一部分金屬在内。如果這可能的話,那麽錫鉛合金量很可能超過30%以上。把“金錫半”解釋爲錫的含量是銅的含量的一半,也就是説銅是2/3,錫是1/3,就比較合乎情理了。
三、從大部分材料分析中可以看到,自漢到唐,銅鏡合金成分的配比,基本上是一致的,説明了這種技術的長期穩定性。
青銅鏡合金成分分析資料
(續 表)(www.xing528.com)
以上資料摘自注〔1〕。
(原載《上海博物館集刊》1981 年第1 期)
【注释】
〔1〕小松茂、山内淑人:《東方古銅器的化學研究》(《東方學報》第三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