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性,它源于“修身养性”的伦理观念,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维护提供了道德和伦理基础。儒家文化所描述的和谐社会和大同世界,首先是以自身的身心和谐为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扩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上。这种路径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目标,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儒家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先哲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人和最关键、最重要,人和贯穿于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等不同层次的关系中。儒家文化,一言以蔽之,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治平为本在伦理道德上要求重视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例如孔子所强调的“克己复礼”就说明了内在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治平中的重要作用。[11]儒家文化的道德内涵强调了内在的精神世界,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内向性。对于文化而言,内向性是一个中性的属性描述,这种内向性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但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文化的外向性也不一定都是良性的,在国际关系中,民族文化的外向性可能会表现为扩张性,例如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展。民族文化的内向性和外向性是相对的,儒家文化在更多的情况下表现为内向性,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国家的地理位置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儒家文化导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中国缺乏国际法实践的社会基础,但是内在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封闭性,因为儒家文化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儒家文化的内在性主要是指它是强调内在的精神修养还是外在的物质追求,在社会关系的构建上是以自身还是他人和国家为出发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说明,在有限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更加注重其天朝上国的尊严和内在的精神满足,甚至用物质利益的牺牲换来尊严的满足,这种外交传统的内向性在藩属体系和朝贡体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