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教科研目的绝不是要使幼儿教师都来写论文、出专著,而是让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握运用基于科学研究的教育教学策略,具备更好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在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自我成长。因此,应加强对幼儿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成效的标准把握,切忌沿用专门研究人员的标准,而应以教师参与实践、表达观点、倾听别人观点的表现为依据,鼓励教师在观点的分享中启发自己的思维,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高,获得的专业水平提升。将教师们的表现作为参与实践教研活动的评价标准之一,用多元评价(包括个人自我评定、教师档案袋评价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物资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为广大幼儿教师创造宽松优越的教科研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教科研发展。
一方面,教科研成果与幼儿教师评职晋级挂钩,把幼儿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幼儿教师从事教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幼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科研的信心,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学术学习交流、成果展示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在课题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物化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经验成果和实践成果,推广教科研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幼儿教师尽快学会和掌握教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www.xing528.com)
此外,教科研评价是一项导向性、评价性的工作,它对广大幼儿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导向、示范和引领作用。教育部门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教师教科研考评流程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对考评过程的管理和对考评结果的监督反馈。避免过去只以研究成果材料为重要依据,“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这既认可了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又提升了幼儿教师继续开展好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教师真正实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工作方式,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