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二元一体”模式,让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回归日常教育生活。二元一体即教学、科研一体化科研模式和源于教育生活与回归教育生活的科研模式。
(一)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
教师的“自我经验”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和自我发展都难能可贵。不要在教科研改革中矮化了“自我经验”的价值,不要将其与经验主义混淆,也不要将其与理性思考对立起来,更不要将其与课程改革划清界限。在教科研、培训中,有必要运用“自我经验”帮助教师敏感察觉切身体验,多角度提炼零散经验合成“类经验”和“经验体系”,生发实践智慧,生成个人教育思想。[1]
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以做课题的精神和方法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科研过程中树立“问题即课程”“教学即研究”的思想,深入系统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例如“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就是实现教科研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成为教师共同探索的驱动力,并最终实现全体教师对研究实践成果的共享。研究不再是负担,而是自我提升的珍贵机会,教师的积极参与必将有力促进幼儿教师及教科研活动的顺利和全面开展。[2]但是,要避免一课多研只关注和追求精品课,而忽略或弱化对研究的过程和一课多研本身的价值挖掘。
(二)工作、学习一体化模式
幼儿园教科研的过程要结合日常教育工作和生活,因为幼儿园教科研的源头就是幼儿园的教育生活。幼儿园应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最迫切、最适合的课题。[3]选择课题后,在科研开展过程中,参与教科研的教师要始终呼应日常教育生活的需求,坚持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载体,立足于日常教育事件,以现实的教育问题为切入点,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制订科研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策略,并通过日常教学和幼儿发展来坚持科研实效。[4]及时进行科研方法与策略的反思、调整,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
教科研需要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研究,集体的智慧,在工作、学习中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教学,即把研究作为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让研究伴随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研究、学习、工作的融合构成教师生活的完整意义。教师生活中包括教育工作、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三者在本质上是兼容的。因为教育对象的流动性,教育情景的不完全重复性,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自己的专业内涵。学习是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实质,即在现实的背景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有意义。研究活动不仅是一个引起批判思维和开发探究职能的载体,本质上它还是一种学习,在任务驱使下的问题解决式学习。三者的融合:从研究角度看,体现在研究问题来自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伴随着教学过程,研究成果包含着教学成果;从学习角度看,体现在将研究作为学习的方式,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实践反思中学习;从工作角度看,体现在让教学成为实践创新活动,在完善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和完善自我,教师研究的目的指向教育行为的优化,行动的理性自觉指向不断革新和改善教育行动。(www.xing528.com)
从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实践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的环节,这一特殊的环节也就是教师教学研究和反思。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地考察课堂教学情境,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其意义,同时还要求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了解他们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的,他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的。所以,教科研是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融合工作学习于一体来研究的这种融合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之外的活动,不只指向改变教育实践,更指向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理解的加深、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的建立。
(三)半日教研模式
这种模式开展的教研针对的已经不再是一节独立的“课”如何上,而是要在观察中讨论幼儿在半天内的所有生活和活动环节做得如何。是否体现出了“有教育发生”?是否能看到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细微发现和对教育素材的捕捉和加工能力?半日教研制度设计中的教研点在哪里?以一个上午(除去入园时间)的教研为例,主要以三种组织形式去研究问题,一个是集中活动,一个是分散活动,一个是过度环节。这些都是以集中和共性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
在开展园本教研时,经常采用“为何研——研什么——怎么研”这样的思维路径和思考方式。“为何研”的提出应以解决问题、优化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坚持研有收获、研有所得。“研什么”应该关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问题。“怎么研”应是充满吸引力的快乐之旅,有趣、愉悦、成长是教研活动的特性,这样一定会促使教师从“要我研”转变为“我要研”,从“我想研”成长到“我会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