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者需求的概念
读者需求是指读者对适用图书文献的寻求过程。它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出发点,以其适用文献的取得为结果。此过程体现了读者与文献之间的关系,属于阅读行为的前期活动。取得适用图书文献的过程就是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图书馆资源包括:一是精神资源,即记载人类精神生活结晶的书刊文献资源和以简洁文字著录这些书刊内容的目录资源。二是物质资源,即图书馆的建筑设施、设备等。三是人力资源,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很明显,读者不仅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也需要图书馆提供优雅、安静的阅读环境和先进的服务设备,同时,还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从狭义上讲,读者需求就是对书刊文献资源的需求。所以,读者需求其实就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由此产生对文献的研究和利用。读者需求总是以自身的某一种具体需要为起点,并体现在阅读内容、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之中。其表现是阅读内容依照需要进行选择,阅读行为按照需要加以控制和调节,阅读效果针对需要做出评价,阅读活动满足需要继而更加深化。读者需求不仅是个人的某种需求,也是社会需求的表现。因此,不断变化、复杂多样的特点贯穿于读者需求的始终。所以图书馆工作应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满足。
(二)读者需求的意义
1.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难想象,一个不满足读者需求,也就是没有读者的图书馆,还有何存在价值?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需要一个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保存人类精神财富、传递信息情报的文化机构,用来适应各方面的发展。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具体体现为读者的需求,它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更新变化。因此,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图书馆来说,其内部机构、服务方式等都要进行相应变革。读者需求与满足这一需求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工作相互矛盾的运动,便推动了图书馆的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文献的大量增长,社会的发展需求又赋予了图书馆参与情报传递的社会职能。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缩微技术、视听技术的应用则是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而在服务方式上的变革。在信息时代,读者需求又出现新的变化,使传统手工式服务的图书馆逐渐向现代化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转变。(www.xing528.com)
2.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图书馆的内部机构设置、藏书的最佳布局、藏书体系的形成、读者服务方式的确立等都是围绕读者需求这一目的展开的。例如,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情报服务、技术服务等,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对书刊文献的借阅需求、情报信息需求和特种技术需求。
3.研究读者需求,摸清读者需求规律是有效地针对服务、区分服务的前提
掌握各类读者需求的特点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服务方式,从而提高服务效率,达到好的服务效果。但同时,一个图书馆的有限服务又很难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这是图书馆矛盾的普遍性。但区分各类读者需求的主次,分清哪些应该重点服务、哪些应该急需服务、哪些应该一般服务,是化解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图书馆的采购部门可根据不同读者需求和本馆任务,适时有效地选择采购文献,建立最佳的藏书体系;服务部门针对读者需求,可采取灵活有效的服务方式;领导部门可根据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结构层次,针对性地制定出工作部署和工作计划等。
4.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图书馆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不仅说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否有效,同时也说明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是否与读者需求相符合。因为有效的服务要以合理的藏书结构为基础。它既涉及图书馆各服务部门的服务流程,也与图书馆领导部门的决策有关。一般情况下全面衡量图书馆的工作效果,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拒借率的统计。在分析时还要与读者需求状况即藏书流通率、读者到馆率、图书周转率等结合起来研究,找出其症结所在,从而更好地提高服务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