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传统的图书馆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因此,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图书馆应运而生。现代化图书馆就是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各方面。现代技术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各种新技术,它和图书馆工作结合后,使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事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也给图书馆这一重要的社会信息服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图书馆资源数字化、馆舍的虚拟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集约化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资源数字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必将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建设数字图书馆。这是毫无疑问的,业界也讨论很多。资源数字化包括资源的存在形式(或载体形态)数字化、资源的组织数字化和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的存在形式数字化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社会资源馆藏化。
(二)馆藏资源数字化
就是根据各馆的特点以及日后的发展规模,确定数据格式标准(包括多少字段,采用什么格式)、收录范围、时间段和载体形式等,再根据《图书著录格式规范》《非书资料著录规则》等标准,对馆藏资源进行数据收集与加工。数据加工包括书目编目,文献著录、文字录入、扫描、图片处理等,然后建立专业的、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还依据《数据库著录规则》《元数据的标引规则》《数据库主题标引规则》《数据库分类标引规则》等多个规则,使每个文献处理人员有章可循,为高质量完成建库任务打下基础,同时为后期的数据库软件研制工作提供保障。
(三)社会资源馆藏化
现有社会的数字信息资源分为四大类: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专业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中常见的有:一是中国期刊网,内有9个专辑5300种1997年至今的全文电子期刊,以及1994年至今的题录。二是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内有文理各学科期刊8000多种,其中科技期刊较全,收录时间为1989年至今。三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核心期刊为主线,内容涵盖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农业科学、基础科学、社会科学、经济财政、科教文艺、哲学政法等各个领域,100多个类目的近5000种核心期刊。三大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知识(链接)门户,数字化期刊刊名数据库。四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包含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收录国内外出版的重要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419种。
(四)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如果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再多的数字资源也不能构成一个理想的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应该全面继承、发展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通过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采用现代数字技术,使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1997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召开的分散式知识工作环境会议报告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拥有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同义语,它更是将收藏、服务和人融为一体以支持数据、信息和知识创造、传播、利用和保存的全过程。”建立数据建设同盟,加大数据开发的比重,建立数据库产业基地;统一数据库制作标准,提高数字化水平;改进数据库检索技术,采用超文本检索技术,提高检索效率,实现在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在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传输将采取长距离、大容量、数字式通信方式,其范围之大,可以覆盖全球,其容量之大不是以几十兆、几百GB,乃至几十几百TB计,而是可以建设一套快速、大容量的传输系统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图书管理的网络化以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使得我们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而不必关注其收藏点。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子单位,就可根据各馆的收藏和服务特点,为联盟加工、传输、共享本馆的数字资源,这就避免相同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无用功。这就是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传输。
(五)馆舍虚拟化
伴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已经构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信息时代的知识社会里,图书馆的发展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信息社会系统里的一个知识功能模块。在实体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联机检索功能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在当今这个时代,任何图书馆如果离开数字化图书资源而仅靠自己有限的实体馆藏资源提供广泛的服务,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很有必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全面共享的、高速的、安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智能化虚拟图书馆。(www.xing528.com)
(六)虚拟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虚拟图书馆,就是指信息时代馆际之间实施协调合作的一种形式,由若干有着共同目标的图书馆结成网络联盟,为共同开展服务、共同开发信息市场而实施全方位合作的一种虚拟运作模式。从发展的角度看,是当世界进入网络时代,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图书馆为了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共同开拓信息市场、共同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而组织建立的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共同分担费用、共同发展的、互惠互利的图书馆联合体。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改变了藏书建设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改变了图书馆藏书建设体系结构与内容,拓展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空间和服务模式,使多馆协作、资源共享不再是空想。虚拟图书馆是电子化、数字化图书馆,但电子化、数字化的图书馆不一定是虚拟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图书馆是某一具体的图书馆实体,它是自动化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的馆藏文献的电子化与数字化,而虚拟图书馆与全球图书馆及全球信息库应是等同的,它没有固定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而是指通过网络远程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可是各个数字图书资源的支撑平台各种各样,如何把全国各地彼此分离的、异构的、杂乱的数字图书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刚刚开通的CRENET2和不断完善的网格技术,可以实现教育网上所有资源(包括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连通。将地理上分布、异构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和可视化、虚拟现实系统等通过高速互联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共同完成一些缺乏有效研究办法的重大应用研究问题,实现了对各种计算资源的访问,也实现了对所有数据资源的统一访问。网格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资源共享,它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虚拟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实体的虚拟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通过网络图书馆调出其他馆的文献信息,变缺馆藏为“有馆藏”,变为“无墙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图书馆服务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大众服务,走社会化之路势在必行。因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方面的新问题。面对“数量”和“复杂度”激增的各类信息,图书馆有责任通过创造性劳动,做深层次的信息加工、鉴别以确定信息的价值,从而保证知识传播渠道的畅通,为广大科研人员实现知识、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基于知识、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一个汇集中心,拥有浩瀚的文献信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藏书6亿多册,并拥有大量连续出版物等及时性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较强的专业文献资料加工处理能力,在长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服务中,高校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和专业信息处理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其他类型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科齐全的多功能的信息处理中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高校图书馆的这些资源优势,如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施优势等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向社会开放,但其力度、服务范畴和层次还远远不够。
图书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引进外部资源,如资金、技术、管理,借助外部力量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让图书馆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并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如今,图书、信息已走向市场化,清华同方的中华知识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等网上资源与图书馆的强强联手(建立镜像站等形式),给了图书馆强大的外部资源活力,使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工作能够开展得如火如荼。绝大部分图书馆面对市场经济不能再冷眼旁观,应该把目光投向市场、投向长远、投身市场,服务社会化是图书馆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
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体现。进入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信息经济时代,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迅猛增加和高效利用,给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应不断拓展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作为最高宗旨;把吸引读者、争取读者作为重要的策略行动;把拥有最多的读者、最广泛的信息传播面和提高有效的知识流通量作为工作方向;把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读者服务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读者服务对象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将逐步突破图书馆与读者的严格界限。网上读者的出现,将使图书馆的读者范围不断扩大,它不仅有自己特定的读者对象和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即高校图书馆除有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读者,而且有图书馆读者对象范围的延伸,反映了图书馆从自我封闭到有限开放,再到全面开放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发挥更大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分工和协作,提高信息资源和经费的利用率,增进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效益,是图书馆行业集约化的基本含义。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单个图书馆越来越难满足本馆读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图书馆的传统面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的图书馆概念和形象相继产生。为了共同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联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帮助图书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技术上支持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结构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图书馆内部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图书馆的局域网络化,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网络结合并将其信息资源昭示给社会公众也是大势所趋。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为主的有形的、组织结构精密的现代图书馆网络将取代传统的图书馆网络。在功能上,在未来的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中心,而且将成为知识教育中心和素质教育中心;不仅收藏有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途径获取并传播人们需要的各种馆内和馆外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从而成为各种年龄和知识层次的人学习和研究的最佳场所;不仅为馆内读者服务,而且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网上开设远程教育课程,提供远程教学服务,从而成为人们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中心。由于馆藏范围的扩大,图书馆将兼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功能。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图书馆除了保存功能,将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家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还将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心。在馆际合作上,交通、通信的发达,特别是高速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使得国际间的图书馆业务合作和学术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特别是网络共享性强等优点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可以通过它检索世界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各类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及各种指南、手册及期刊索引数据库,交换书目信息,实现联合编目,开展学术交流。在发展理念上,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从业人员的群体观念和个体意识应该是最敏锐最开放的,他们应该时刻获知、鉴别和汲取新的有益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网络以其丰富多变的载体形式、交流形式、服务形式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读者(用户)、图书馆服务及图书馆人本身,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观念将层出不穷,而那些过时的、不符合发展趋势、落后于客观现状的旧意识将得到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