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在山东高密,女子尤其看重的节日有七月初七、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七月初七名“女儿节”,又叫“乞巧节”,这一天,要挂“七月轴子”,也叫“织女轴子”,上绘有牛郎织女的图案,是初六晚上挂于闺房炕头上,以乞求织女传授织绣手艺的。初七晚上还要到室外找地方再挂一次,曰“巧上加巧”。过去女子受社会风习的限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做针线活看得比长一张漂亮的脸蛋还重要,有了过硬的穿针引线的本领,就好像持有了一张通往幸福之路的通行证。街坊邻里夸赞谁家的闺女好,不说模样长得有多俊,而习惯说是手有多巧。一个“巧”字就能定终身,故在闺间,挂“七月轴子(《牛郎织女》)”被视为很重要的一项仪式。此种画多出自当地年画作坊,结婚时也可用于装饰新房,又叫“喜画”(图293)。 织女在高密亦被视为婚姻的保护神,挂上一幅这样的画,可增加喜庆气氛,又能喻示爱情的坚贞不渝。相关年画也有多条屏的,为连环画式样,名《天仙配》。
【图293】20世纪50年代扑灰年画“牛郎织女”
在高密夏庄、姜庄一带,管闺女叫“仙子”。问道谁家有几个闺女,会说:“你有几个仙子?”这一带及其交界的平度一带,到了七月初七要过“女儿节”。这一天做闺女的,会用果模(图294、图295)磕制巧果。巧果是用面团做的,长约5.2 厘米,宽约2.4 厘米,小巧玲珑,图案有花篮、莲蓬、金鱼、小狮子、小元宝等,有种果模一次能磕出七种以上的式样,七含有“多”和“巧”的意思,又名“七巧饼”。做出的巧果点上红绿彩,穿成一串,可相互赠送、相互比试,看谁心灵手巧,名曰“乞巧”。传说这种饼是织女发明的,如此烤制的面食不肯瞎(坏),能放很长一段时间,是织女带着从娘家去往婆家路途上吃的。
【图294】清代巧果果模
【图295】民国时期巧果果模
在高密东北乡大栏一带此项活动尤盛,这里人管小女孩叫“小嫚”,管织女叫“织女姐姐”“七姐姐”。七月初七晚上,女孩子们身着新衣,三个一帮、五个一伙相约一个地方(多在葡萄架下、瓜果架下或是墙背后,传言在这些地方能听到织女说的话)。把各自带来的“织女轴子” 并排挂在一起,下面摆上供桌,放上各自带来的供品,如西瓜、甜瓜、茶食丸子、巧果、化妆品等,名曰“供织女姐姐”“请七姐姐”。地上铺上席子,用来下跪磕头乞巧。她们把织女当成模范,认为她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孝感天下。在她们眼中织女忙起来不得闲的样子是“手持弓弦弹棉花,脚踏碾板剥花生,头顶笸箩晒芝麻”。她们管供养的西瓜叫“西瓜割莲花”,即把西瓜一割两半,周围切成锯齿状,红红的瓤中露出黑籽,形似一朵开放的莲花。管巧果叫“小花”,管磕制巧果叫“磕小花”。花代表着花样百出,同样也代表着巧。摆放的供品里面还有一样东西,名“巧芽”“草芽”,是用绿豆、春草加水生发出的小芽,当地人管这叫“生巧芽”“生草芽”,寓意“天生灵巧”。把豆芽、草芽用红绳与松柏拴在一起,寓意“灵巧长生、生生不息”。祭拜仪式结束以后,女孩子们手中拿着巧果、脖子上挂着巧果,可任着性子嬉闹玩耍,庆祝活动常常会持续整个晚上。现今人们把七月初七当成“情人节”,将视线较多地转移到月下老人那根红线上了,互赠的礼物不是“巧果”而是玫瑰花,原先那种“巧”的寓意反而淡化了。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亲人团圆、庆祝丰收的日子。过去在高密家家户户要举行一项祭拜仪式,名为“供月”。在院子里设圆桌,摆上一些圆的果品,如葡萄、红枣、苹果、李子、石榴、西瓜等,取圆满、团圆之意。所供物品之中必有圆饼一个,是用直径约24厘米(有的直径在40厘米至60厘米)的果模磕制的面食,其状如圆月。饼上根据嫦娥奔月的故事,会出现广寒宫、秋叶、嫦娥及玉兔捣药的图案,当地人习称之为“面月”(图296)。“面月”中的嫦娥手持着纺线工具,是民间所喜爱的形象,那就是热爱劳动、勤于纺织,仿若织女。旧习规定“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说明这一天是侧重于女性的节日。在月下团聚,在月下释放关爱,使得一轮圆月具有了母性的气息。(www.xing528.com)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里面有多项活动是由女性来完成的。如在高密姜庄一地,到了正月十五要请“七姑娘(织女)”,有一项活动叫作“扎姑姑”。要有七个女孩(“七”代表七仙女,“七”亦象征着“巧”)聚拢在一起(自由组合),用秫秸、干草、葫芦头扎一个“七姑娘”人形。给它描上眉眼,穿上衣裳,扎上裙子。衣裳上的七彩云肩(披肩),裙子上的绣花,都是她们自裁自缝自绣自制的,很能显示各自的针线手艺。到了天黑(约19点左右),抱着扎制好的“七姑娘”先转井台再转碾台和磨台,每地各转3圈,要各转7遍,每地共计21圈。边转边唱:“七姑娘转井台,教俺纺线织布绣花裙。磨道里去,碾道里来,针线笸箩不离怀。”这几样活动均与传说中的织女密切相关,是年轻女子对爱情和美好生活最好的抒怀。
【图296】民国时期“面月”果模
另有一活动名叫“抬罐姑姑”,流行于夏庄一地。 正月十五的早上,吃完元宵和面条,由七个女孩取一只带耳鼻(耳系)的陶罐到井里打上水。罐不能着地,里面的水称“无根水”。把它提回来放在一块捶布石上,四周用灰土培严实。灰土是用七户人家的面条汤和七户人家的锅底灰搅拌而成,寓“巧合”。与“无根水”一样,都是为了所谓的灵验。然后用木棍抬着捶布石和陶罐转街,街上划有十二道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份。转到哪条杠上捶布石掉下来了,表示哪个月就是丰收月。也有的是抬着捶布石和陶罐疾走,以捶布石始终不落地预示为丰年。
正月十五早上当地还有一样习俗名“扎水姑姑”,这项活动多是由老太太来完成,喻示经验丰富。扎时,人倒坐在内屋门的门槛上,把一段秫秸一劈两半,里面放上12颗生豆粒,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份。把秫秸扣合起来,用麻皮捆扎好,放在水缸里。等明天一早起床,捞出来,把麻皮解开,扒开秫秸查看豆粒的变化。如果一月的豆粒不皱皮,说明一月旱。依此类推,哪月的豆粒胀开了,说明哪月就涝。依据秫秸内的豆粒吃水多少来看一年旱涝情况,没有科学道理,但其中包含的对丰收年景的渴盼可以理解。在高密民间,正月十五又被定为“求子日”,是婚后女子尝试做人母、蓄积母爱力量的特定日子。
这些活动与丰收与爱情与团圆有关,女人的心怀就跟一粒种子一样,在泥土中埋藏下,会可着劲儿迎着阳光、迎着雨露抽芽、拔节、开花、结果,把一生都融化在香甜的风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