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密土陶:乡土人情,古法制作,收藏的意趣

高密土陶:乡土人情,古法制作,收藏的意趣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山东高密柏城镇胶河两岸,过去有许多村庄的村民祖辈都以烧制土陶为业,并以此发家致富。土法制作陶器,过去在此地一般都要4个人搭帮来干。一个挑头的,当地人称其为“匠人”,由其盘筑泥条或是拉制泥坯成型。拍打时,器物内壁要用一个圆形的陶制工具顶着,当地人称其为“泥锤”。大窑内直径约3米。

高密土陶:乡土人情,古法制作,收藏的意趣

在山东高密柏城镇胶河两岸,过去有许多村庄(小河崖村、何家村、赵家村、大吕村等)的村民祖辈都以烧制土陶为业,并以此发家致富。清代末年,小河崖村有一烧制土陶的徐姓业主,还理直气壮为自己的作坊起了个很雅的名字,叫“近陶居”,表明其已过起了悠然乐哉的安定生活,有了附庸风雅的闲情逸致。

到了1958年“大集体”的时候,这些村庄主要还是依靠烧制土陶来发放福利,置身于特殊“阶层”,过着“吃香的喝辣的”日子,很让别的村庄眼红了一阵。到底能捞取到多少实惠,历年春节贴在他们作坊门上的一副对联是最好的证明,即“一轮转去泥出器,双手捧来土变金”,横联是“一本万利”。此地用土法烧制陶器,止于20世纪80年代。

土法制作陶器,过去在此地一般都要4个人搭帮来干。一个挑头的,当地人称其为“匠人”,由其盘筑泥条或是拉制泥坯成型。刚成型的泥坯要拿到屋外面晾,硬实后再拿回屋内慢慢阴干,干急了容易裂,屋内不能透气,有风进来会把泥坯鼓破。一个蹬轮的(清末至民国时期,干这活的多为十二三岁的小孩),其为保持身体平稳,双手握住用绳吊在屋梁上的一根横着的木棍,一脚着地,一脚踩在轮盘上,按照匠人的快慢指示,不断蹬着轮盘旋转。蹬完轮后,还要把匠人拉制完成的泥坯,用夹板夹住底部,端下去。一个踩泥的,伏天把泥晒干了,用水泛开,或是冬天把泥冻酥了,开春再用水泛开。泛开的泥,要反复多遍地踩和盘,理整平了,翻过面来,叫“翻垛”,再割成一方方的,搬进屋内备用。割泥的刀子,形状有点古怪,铁柄细长弯曲,刀片呈柳叶形,名“泥刀子”“泥铲子”。所用泥就地挖取,为距地表约2米以下、约60厘米厚的一层。泥质细腻,有黏力,当地人习称之为“窑货泥”,这种泥胶河两岸都有。一个拾掇货的,即修整,包括堆塑镂刻,给半干的器物外壁抛光,用木板拍打上装饰性花纹等。这4个人,在当地被通称为“做窑货的”。

制陶的轮盘(陶车),当地人管它叫“拎”。为木制,直径在80厘米左右,下深埋一根圆木桩,其露出地面的一端,用相匹配的物件框固套合,以充当轮盘的轴承(图199)。用来给器物打磨抛光的工具,很现成,都是从河边捡来的一些光滑卵石,这些卵石因长久使用,接触面均带有很深的被磨削下去的坡面。为了美观,有些器物的外壁还要用刻有花纹的木板(陶拍),往上拍打花纹,用带花纹的木板拍打陶坯,还能起到挤压捏合的作用,使器壁和器表紧密结合。木板多用梨木和棠梨木刻制,纹饰多带斜条纹状。拍打时,器物内壁要用一个圆形的陶制工具顶着,当地人称其为“泥锤”(图200)。木板的另一面为素面,此面是用来拍打器物节与节之间的接缝,使之能粘到一块,形成一整体。分节来做的器物多为大件,如大缸、大盆等。其底部一节泥坯及中间一节泥坯拉制完以后,要稍微晾干一下,不能太软,这样才能挺得住上一节泥坯叠压的重量。节与节相接时,底部还要用一陶制的平底罐压住。此罐内装泥土,以加重分量,当地人俗称“坠石”,起固定的作用,若不然,轮盘转动,会把泥坯从轮盘上旋离出去。

【图199】民国时期制陶轮盘 

【图200】民国时期“花板”和“泥锤”

【图201】20世纪50年代“花滚子”

修饰器物的工具有很多,多为自制。有装饰器物口沿的“花滚子”(图201),型号有大有小,用它在缸或花盆的口沿上滚一圈,就会碾轧出刺棱状的花纹来。还有刮抹器内底、壁和口沿的各种皮质刮板,分粗、细两种,头遍用粗板刮抹,第二遍用细板刮抹,使器内底、壁和口沿各部位达到严实光滑。

烧陶的窑,为马蹄形状,分大窑和小窑。大窑内直径约3米。窑内的器物不按统一规格来装,有大有小,当地烧窑人有句老话,叫“七大八小装窑正好”。烧时先用小火慢慢烧,叫“燎窑”,也叫“烘窑”。火急了大了,容易把窑内的器物烧裂。大约烧6个小时(大窑),直至烧透烧熟,再把窑口封堵,封上窑顶的气眼,用面沙培起,叫“憋窑”,这样能把烟存住。之后,要不断往窑顶上泼水,干了就泼。洇一天,再焖一天,就可以扒开窑口晾一晾,出窑了。用此方法烧出的陶器,颜色均呈黑色(烟起的作用)。若用急火,颜色会发青。据说点火烧窑有三怕,即前怕破、中怕塌、后怕瘪约(扁),火候掌握很重要。

【图202】20世纪60年代陶粥罐

【图203】20世纪60年代放置于灶膛里的陶燎壶

后期还烧制过一小部分红陶,有缸和花盆等。烧制红陶有小窍门,一是烧窑时不用水洇,二是炭火里面要加适量的盐。虽说一点就明,但为此有人还专门跑去东北学技术。

所生产的土陶多为农村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有大缸、罐、钵、盘、碗、碟、盆、壶等。器形都很原始,如挑水用的水罐、吃饭用的粥罐(图202)、盛粮食用的米罐、烧水用的燎壶、装水用的水壶、茶壶等。有一种燎壶,比通常所用的燎壶要小,它不是坐在炉子上使用,而是放进锅灶的灶膛里,这样做饭、燎水两不耽误,还节约了炭火(图203)。这种壶在那个还不算富裕的年月,几乎家家都备有一把,是勤俭持家的好帮手。还有一种套盆,为厨房用具,大盆套小盆,盆外表刻着浅细的花卉纹,被当作陪嫁物品,喻示新媳妇理家过日子有一套。还有一件不可缺少的陪嫁物品是针线笸箩,其周边透雕,上饰喜字、寿字或是万字符号,里面贴上红纸,透露着红红的色泽,俗称“喜笸箩”(图204),借谐音,喻示针线活做得出色,会讨得婆婆欢喜。

窑货做好后码放在院子里,或沿街就近摆放,分门别类排成一溜一溜的,当地人习惯说是“一沟一沟的”。有专门来进货的人,当地人称“窑货贩子”。交易时,买卖双方论沟来算钱,一沟多少钱都定好了数。俗话说“干什么,不缺什么”,干窑货的,家中自然不缺用泥烧制的用品。在他们的眼里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想要砚台就烧出砚台,想要笔筒就烧出笔筒。想要一个拧绳的拨锤,三捏两捏,修修刮刮,一个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泥拨锤就会出现在面前,比木制拨锤和骨制拨锤来得还便当(图205)。有些用品独出心裁,如有一种坐凳,形状酷似《游梁杂记》所说“其形圆,上宽而中束,下则敞口”的铜鼓,名“瓦墩”“坐墩子”(图206)。较之明清时期所流行的鼓形瓷墩,其面貌更显古老。在当地有这样的一个礼俗,结婚时新媳妇要把“坐墩子”抱给婆婆。“墩子”与“孙子”谐音,抱“墩子”即抱孙子,意为让婆婆能早日抱上孙子。还有小火炉、燎酒炉(图207)、干粮笸箩(图208、有盒式和盘式的,分冬季和夏季使用两种,夏季多为透雕或是带有透气孔眼的)、箸笼(图209)、鸟食罐等。这些留用的物品,有别于外销品,都是经过精工细作的,包含着无尽的创意,是窑货匠们私下里夸耀的本钱,故个个都出落得如“黑玫瑰”一般,妖娆多姿,动人心魄。(www.xing528.com)

【图204】20世纪60年代陶针线笸箩

【图205】民国时期泥拨锤

【图206】20世纪60年代陶坐凳

【图207】民国时期燎酒炉

【图208】20世纪60年代陶干粮笸箩

【图209】20世纪60年代陶箸笼

【图210】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陶面馍磕子

当地烧窑,还有一条祖上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即忌讳女人到窑场,说是女人去了,窑光烧红了。虽说女人不可进窑场,但窑内夹带烧制的物品中,有一部分是出自她们之手的,如面馍磕子(图210)和玩具等。玩具的式样有小元宝、莲蓬、鱼、狮子、绣球等,皆镂空,为两扇,两扇合拢,里面放置小泥蛋可摇晃着响(图211)。类似的玩具还有一种是在地上拖着滚动着玩耍的,形状有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头留有孔眼,可用来穿铁丝、系绳。滚动的时候,里面的小泥蛋相互摩擦能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名“驰溜”“拖溜子”(图212)。其巧妙的构造,如不点破,常常会让人费尽思量。如内含小泥蛋的绣球,外表根本看不出有接缝。你问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她们会很不经意地说:那很简单,团捏两个空心的蛋蛋,一个大,一个小,把那个大的套在那个小的上面,抹平了,就成了。有一种“驰溜”为鼓形,里面是空的,要余外填进制造声响的小石子,小石子多寡,产生的音响不同,然后穿绳或是穿铁丝把孔眼堵住。其省略了一道工序,却给小孩子多了一个动手工的乐趣。此外,还有可以吹着响的玩具,如小狗、小鸡、小猫、小蛤蟆等,其声尖利,有的还能吹出高低的音调来。农历四月八日庙会(山会),挑着这些磕子和玩具到集上卖,多少也能换回一点补贴家用的钱。

【图211】民国时期陶玩具绣球

【图212】20世纪60年代陶玩具“驰溜”

镂刻这些物品,要用尖利的竹木片,或用铁条特意打制成的小刀,或干脆就用女人头上戴的簪子。刻时,先把描画好花样的纸敷在泥坯上,一边刻一边用纱布蒙在泥坯上保湿,以显露纸背上的图案。刻绣球不用图样,都熟路数了,把握住对称,这边划两刀,那边划两刀,一个混沌的泥球便露出花样的笑脸。最省事的是制作插香用的挂笼,也叫“香篓”。过年时,将其挂在大门楼内两侧,两边各插上一根点燃的香,用来敬奉门神。其正背两面及花纹图案都是用模具磕出来的,两片合拢即成一体(图213)。这些活,几个妇女坐在炕头上或是院子里,闲拉着呱(说话)就能干,就跟缝衣裳、绣花一样,是别样的“女红”。她们说:“这些小玩意儿都是老娘们刻,老爷儿们不上那个心。”逢年过节的时候,周围庄的人都会来找她们借磕面馍的磕子用。自家看好留用的磕子,她们拿着当宝贝似的,心爱的磕子被别人家软磨硬缠借去以后,不忘追上人家再交代一句:“用手托着,放在软和地方轻磕,不然会磕破磕子。”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邻里之间有好看的磕子,会相互交换着用。如用我刻有鱼图案的换你刻有元宝图案的,多一个花样,就多一份祝福

【图213】民国时期“香篓”和磕制“香篓”的模具

直到现在,只要走进这些村庄任一户人家里,都能看到他们桌子上摆的、桌底下放的、院子里搁的、墙顶上摞的土陶身影。这些土陶就像村庄的胎衣,浸染着日月的光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