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藏的意趣:高密民间年画及刻版,记录历史发展

收藏的意趣:高密民间年画及刻版,记录历史发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贩们要乔装打扮冲破层层“封锁线”,才能达到目的。1978年的年底,搞了多年地下活动的高密民间年画绘制业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而占总销售量多半以上的本色年画,如灶王、家堂、财神、桌围,其公开销售的范围仍受到限制。最后由文化部出具证明才算打赢了这场官司,这也可以说是否极泰来。这些年代不算久远、时代感较强的高密民间年画及刻版,记录和印证了一段历史的发展迹象,身份特殊,是民间年画总体收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收藏的意趣:高密民间年画及刻版,记录历史发展

至20世纪70年代末,多年以来的紧张态势稍有缓解。高密民间艺人中有胆子大的,就又重操旧业,偷摸着印绘一星半点的年画,在小范围内(熟人之间)进行兜售。所印绘年画的边缘都故意不带框线,这算是紧跟形势——不要框的意思就是响应上级的号召,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彻底解放思想。木版上的原有框线用凿刀抢去,以免惹上麻烦。

怕引人注意,艺人们白天照例大摇大摆下地干活,到了晚上9点以后,关上门,堵上窗户,点上煤油灯(有的人会在腰背上捆绑一根木棍,把灯挂在棍子上,这样可腾出手来干活),悄默声地或印或画。第二天出了屋子,艺人们一个个脸被油烟熏得乌黑,只有眼白是白色的,眼睛一眨动,像小鬼,看了怪瘆人。知情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他们夜里又加班干活了。

而在市面上传统民间年画仍属查禁的迷信物品,归工商所查管处理。有贩卖年画的小贩千方百计想把批发来的年画带到东北去卖,他们把原装有挂轴的家堂、财神年画,去掉天杆和地轴,折叠起来塞进纸箱里,或是夹带在别的物件里,希望能够蒙混过关。那时,高密火车站、烟台火车站、大连火车站都有人在查,查扣了不少。小贩们要乔装打扮冲破层层“封锁线”,才能达到目的。

另外,在本地较常见的一种卖画方法是,卖画人把样品画揣在兜里,在街上假装溜达,碰到真要的主,就领着到一固定的人家里买,就跟地下工作者搞秘密联络似的。如果碰上的是假装来买画的工商执法人员,那只有束手就擒、自认倒霉了。

1977年,东王家城子村以学校搞勤工俭学的名义,从诸城买了一台石印机。打着印商标的幌子,其实是用来印制年画,主要印制家堂、财神的“衣子”(线条轮廓稿)。印出后,分到各家去上色。外村的人也跟着来领,声势搞得挺大,收入不菲。结果刚刚干了不到一年,叫人给告发了。工商局来人查封,连版带机器都拉走了,大队负责人也被带到县里参加两个月的政治学习班。

1978年的年底,搞了多年地下活动的高密民间年画绘制业从地下转移到地上。笔者曾在一位民间艺人的手中见到过一张纸质微微泛黄的信笺,上写有“证明”两字,内容是:兹有夏庄公社朱家村大队经县文化局批准,所印制的年画同意到市场出售。特此证明。高密工商局(上盖公章)。日期是1978年12月30日(笔者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说明从这一天起,高密民间年画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出来见人了。

【图163】20世纪70年代木版年画“春风送暖,百花争艳”(窗旁)

【图164】20世纪70年代木版年画“丰收”(窗旁)

【图165】20世纪70年代木版年画“白毛女、兄妹开荒”(窗旁)(www.xing528.com)

但允许出售是有附加条件的,如贴在窗框两旁及顶端的窗旁、窗顶年画,要把花瓶开光内的“喜”字处理掉,补配上“丰收”二字;把顶联的“麒麟送子,富贵满堂”几个字抹去,改印成“春风送暖,百花争艳”,这样才允许售卖。许多年画换了新颜,如窗旁年画上的花瓶,换成了奖杯。其起衬托装饰的暗八仙图纹、八宝图纹、摇钱树等,换成了火箭发射塔、卫星、炼钢炉、麦穗等(图163)。有一幅窗旁年画,把过去清一色的男童,换成了一男童一女童,寓意“生男生女都一样”,或“只生一个好”。其花瓶开光内的图案是红太阳、梯田、笔直的大路,展示一片丰收在望、欣欣向荣的景象(图164)。古代戏出年画图案如“白蛇传”“点秋香”,换成现代戏剧故事图案如“白毛女”“兄妹开荒”等(图165)。或干脆就用当时惯用语(口号)配图来替换,如“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图166、图167)。其中有一种模仿挂历式样印制的木版年画,样式新颖,算是搭了一程顺风车(图168)。而占总销售量多半以上的本色年画,如灶王、家堂、财神、桌围,其公开销售的范围仍受到限制。

【图166】20世纪70年代木版年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窗顶)

【图167】20世纪70年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木版年画线版(窗顶)

【图168】20世纪70年代木版年画挂历“张果老、何仙姑

1979年,高密王家城子村有一姓王的小贩,想用轮船往大连、哈尔滨发运一批灶王、家堂、财神年画,结果被烟台港当作违禁品查扣。因牵扯数量较大,该王姓小贩不忍放弃,经明人指点,把官司一直打到了文化部。最后由文化部出具证明才算打赢了这场官司,这也可以说是否极泰来。从此高密民间年画有了出路,并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称,叫“民间艺术品”。

受到鼓舞,当地一些美术工作者也热情洋溢地加入民间年画创作队伍,并推出了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年画。如图169、图170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当地美术工作者焦岩峰设计图样、当地民间刻版艺人李思荣雕刻的年画木版“巧闺女”。画面中描绘一女子盘腿坐在炕上剪纸,其周边装饰图纹选择的是高密民间剪纸老图样。此种年画刻画入微,注重表现形式,多用来参加民间美术展览。这些年代不算久远、时代感较强的高密民间年画及刻版,记录和印证了一段历史的发展迹象,身份特殊,是民间年画总体收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图169】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年画“巧闺女”

【图170】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巧闺女”年画线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