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风境区海洋温盐变化过程及机理研究

台风境区海洋温盐变化过程及机理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8在1~1 200 m深EOF的周际海温差变化量图3.19在1~1 200 m深365天EOF的日际海温差变化量从图3.18可知:第1、2、3模态累计方差贡献为0.883 3,3个模态变化幅度的最值分别为-0.45℃,0.45℃。对比图3.18与图3.19可知,周际和日际温差两者的第1、3模态相近,表明:在0~1 200 m深度海温长期变化中第一类变化是降温的,第三类变化是先降温后升温再降温,约在70 m、300 m深度出现变化极值。

为了研究台风引起的短时海温变化对海温的长期变化产生的可能影响。需要了解海温的长期变化特点。根据图3.1的研究区域,使用470周的GArgo资料,将后一周的温度减去前一周的温度后进行经验正交分解(EOF),得出图3.18。为了与台风桑美(2006年)保持相对独立性,使用AIPOcean资料于2005年共365天资料,将后一天的温度减去前一天的温度后进行经验正交分解(EOF),得出图3.19。

图3.18 在1~1 200 m深EOF的周际海温差变化量

图3.19 在1~1 200 m深365天EOF的日际海温差变化量

从图3.18可知:第1、2、3模态累计方差贡献为0.883 3,3个模态变化幅度的最值分别为-0.45℃,0.45℃。第1模态呈现降温,从上往下降温幅度逐渐减小,其中在20 m深降温幅度最大约为-0.45℃,在1 200 m深接近0℃,方差贡献为0.616 7。第2模态呈现先降温后升温的现象,其中在0~50 m深降温,50~1 200 m升温,在表层出现最大降温约为-0.25℃,在180 m深附近出现最大升温0.45℃,方差贡献为0.187 4。第3模态呈现先降温后升温再降温的现象,其中在0~40 m深降温,40~170 m附近升温,170~1 200 m降温,70 m深处出现升温最大值约为0.48℃,250 m深处出现降温最大值约为-0.32℃,在1 200 m深接近0℃,方差贡献为0.079 2。(www.xing528.com)

从图3.19可知:第1、2、3模态累计方差贡献为0.946 7,3个模态变化幅度的最值分别为-0.42℃,00.32℃。第1模态呈现降温,从上往下降温幅度逐渐减小,其中在表层降温幅度最大约为-0.43℃,在1 200 m深接近0℃,方差贡献为0.556 9。第2模态呈现先升温后降温的现象,其中在0~50 m深升温,50~1 200 m降温,在表层出现最大升温约为0.29℃,200 m附近出现最大降温-0.43℃,方差贡献为0.329 4。第3模态呈现先降温后升温再降温的现象,其中在0~40 m深降温,40~200 m附近升温,200~1 200 m降温,70 m深处出现升温最大值约为0.33℃,300 m深处出现降温最大值约为-0.32℃,在1 200 m深接近0℃,方差贡献为0.060 4。

对比图3.18与图3.19可知,周际和日际温差两者的第1、3模态相近,表明:在0~1 200 m深度海温长期变化中第一类变化是降温的,第三类变化是先降温后升温再降温,约在70 m、300 m深度出现变化极值。周际和日际温差两者的第2模态差异相反,表明:有一因素在日际时间尺度上对海温产生了影响,而在周际时间尺度上该因素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比图3.18与图3.19中第2模态(黑色框线),发现两者的曲线形状吻合,因此这里认为此因素就是台风。

以上的结果表明,台风的过境改变了上下海温结构,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海温长期变化的主要趋势,会以第2类模态的形式影响垂直海温的长期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