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马克思出生的国度,德国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畔,矗立着马克思的铜像。1986年刚建成时,他们面朝东方;2010年因修建地铁的需要,铜像挪动约80米,变成面朝西方。小小细节就像历史的隐喻,今天的西方世界,正需要汲取革命导师在东方的遗产。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提出世界市场理论,认为民族的地域的历史正在向“世界历史”转变。时下,我们的每一秒都是这种“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类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马克思前瞻性的预见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彰显着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
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习近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握住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寻找到国与国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智者的思虑,也是时代的命题;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人类的福祉,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这一倡议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认同,并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成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www.xing528.com)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近年来,中国以超过30%的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昔日“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再次增进人民的福祉。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及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博鳌亚洲论坛上,各国嘉宾聆听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中国方案。如磁石一般的号召力,源于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与行动、责任与担当,源于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拥有的道义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要时常铭记马克思早在年少时就立下的宏伟志向:“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敬仰马克思、纪念马克思,就要秉承这样的公共情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