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尔·马克思:资本批判中的革新

卡尔·马克思:资本批判中的革新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人生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哲学批判的圈子里,而是回归尘世,进一步反思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而批判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在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在其后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都进行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马克思进行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理论,建立在他对社会结构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圈地运动造成劳动者与其劳动资料的首次分离。

卡尔·马克思:资本批判中的革新

没有用现实丈量理论的人,没有把彼岸世界与尘世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人,便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甚至不可能是一个现实的人。因为这样片面的人,对于世界也不可能采取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态度。马克思人生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哲学批判的圈子里,而是回归尘世,进一步反思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而批判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车马很快,书信不远,却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一件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现实批判。

马克思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用以剥削人、压迫人的实质,从而与离开社会生活进行社会批判的抽象方式区分开来。在社会批判过程中,他阐述了人的本质、人的异化等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

在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在其后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都进行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大量文本的出现。马克思进行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理论,建立在他对社会结构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

首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其对社会结构的总体思考。他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殊。生产力即人类生产活动所代表的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它是社会发展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另外,人类生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重要方面,体现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不依赖于人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构成该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现实的经济基础。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社会的政治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在社会的政治及观念层面,或快或慢地反映了该社会的经济结构。同时,对于社会来说,它的物质存在状况决定了该社会下的人们的特定观念。因此,社会现实的变化也必定影响到该社会的意识结构。而当社会的一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随着现实的不断发展发生了相互冲突,或后者的发展不再能适应前者的不断进步的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便已到来。社会力量会通过革命的方式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用新的更能适应社会生产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经济结构。总之,社会结构上的发展、变化在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换言之,在社会发展诸要素中,生产力是先天的、内生性的动力源泉。这便是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www.xing528.com)

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借助于最初的原始积累获得原初动力。原始积累的一个体现,便是所谓“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社会环境。通过该运动,之前社会的生产发展所借助的劳动因素被分离。具体来说,圈地运动造成劳动者与其劳动资料的首次分离。这为资本力量在社会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前提。另外,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所累积的不仅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要素,在社会生活层面,它也累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通过圈地运动,封建社会的劳动者成为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自由”的劳动力因素,这一因素成为日后阶级分化的一个方面。与这一方面相对应的,资本的占有者成为与他相对立的另一阶级。所以,在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不断产生,并且随资本主义生产的推进,社会的不同群体、不同阶层,都简单化为资本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因此,原始积累归根结底是现实的劳动因素,换言之,现实的人的因素的积累。

马克思在资本逻辑批判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机器生产时代人的这种异化状态的更进一步发展。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机器的应用给人的生存带来的全面异化状况。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机器能够将包括水、风等自然资源纳入资本的生产过程,把它们作为生产的具体要素予以吸收。同时,劳动也只是作为机器的某一环节加以利用。与此相应,劳动者的体力、技能等本质性因素都被机器所取代,这些本质性内涵与劳动者相分离,而作为人的积极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都成为劳动者的外在决定因素。劳动者的划分不再需要特定的技能,只由时间来划分。半日工、全日工便是劳动者的所有属性。而空间的因素也脱离了劳动者现实的生产场域,劳动者在机器所规定的空间中实施简单的操作,劳动者沦为机器的附庸。这是现时代劳动资料对劳动者的再次脱离。然而,与原始积累阶段的那种简单脱离不同,这次脱离带来的是劳动者生存境遇的全面异化。

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推进,劳动者越来越丧失对其本质活动,即生产的控制。换言之,劳动者的本质活动,越来越成为与他自身相对抗的反本质行为。与人的异化相适应,人越来越片面化、越来越不自由。这种生存状态导致最终的反抗行为的产生。这便是革命时代到来的内在机理,也是马克思提出作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状态,即共产主义社会产生的原由。马克思曾提出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说。他认为按照人的发展尺度,人类社会形态可以划分为以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三种形态。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导致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有了进一步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前提。

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人的存在本质上有共同的思想前提: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价值旨归。这一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人生理想的进一步体现。与其他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并不抽象地谈论人生价值、人生追求,而是将这一问题的探讨与现实社会批判相结合,从社会现实角度挖掘这一价值追求实现的现实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