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作为一个哲学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西方,它是指人们通过“观”世界而形成的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什么叫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意思是说,它具有最大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最普遍的适用性。在汉语中,世界和宇宙的含义是一样的,因此世界观也称宇宙观。这是因为,世界的世为时间,界为空间;无始无终谓之宇,无边无际谓之宙。
世界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俗地讲,广义的世界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即人们对世界上一切主、客观现象的观点和看法。它是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和精神等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因此,广义的世界观既包括人们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即真理的追求,如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人们对人类生活中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即价值的关注,如各种人文学科知识。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就是这两类知识。狭义的世界观则是指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我们一般是在狭义上使用世界观这个概念的。
为了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观,人们通常把世界观与具体科学、与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方法论、与哲学联系起来,在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中去规定和把握世界观。
世界观与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相互依赖。一方面,世界观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世界观作为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离不开具体科学对这些领域的具体知识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例如,微观粒子和宇宙天体的不断发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一方向有赖于物理学、天文学的变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世界观为指导。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均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经验表明,把科学研究引向神秘的神学世界观的行径,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具体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反之,以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世界观指导具体科学研究,方能有所广益、裨补缺漏。其次,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相互区别。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等都根本不同,二者是抽象与具体、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www.xing528.com)
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统一的。人们常说“三观尽毁”,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三观是具有统一性的。其一,三者本质上都属于广义的世界观,只不过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在狭义上使用而已。其二,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也表明,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会丧失。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反映其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譬如,当一个人生了病,如果他信仰无神论,那么他就会相信医学,去医院诊治;如果他信仰有神论,那么他就会求助神灵,去请巫婆神汉。反之,从一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他信奉什么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一定是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未必人人都是哲学家。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对周围的事物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认识,如果这些观点不能上升为系统的、抽象的、理论化的形态,它就只是自发的、零碎的、朴素的世界观碎片,而不是哲学。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是由具有特定理论素养的专门理论家来完成的,它能够揭示出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因此,通常所说的世界观都是指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要想完整、科学、深刻地理解世界观,就必须了解和学习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