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马克思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曾数易其手稿。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马克思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法国学者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而且在他尚未彻底研究好一个问题时,他决不谈论这个问题。他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大众的做法。”唯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才能永葆生机;唯有引领时代的思想,方显磅礴伟力。法国学者德里达指出,人类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我们追思马克思这位世界顶尖级的理论巨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学习他不畏险阻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治学担当,进一步强化理论工作者的事业心责任感。(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勇于并善于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切实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