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期权中蕴藏的隐含信息。Black和Scholes(1973)基于有效市场理论,运用几何布朗运动描述期权标的价格的变化过程,采用无套利复制方法推出了经典的B−S期权定价模型,奠定了期权定价的基石。在B−S公式被提出之后,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之出现,不少学者开始根据期权价格的变化去研究相应标的资产的未来分布。Breeden和Litzenberger(1978)最早提出可以从期权价格中提取风险中性世界中的基础资产概率分布,此种求解方法仅运用了衍生产品的无套利原理,而不依靠期权定价模型,从而为无模型波动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Demeterfi等(1999)描述了波动性互换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它们的定价和套期保值方程。Britten和Neuberger(2000)在以利率为零、连续扩散过程条件下考察现货价格未来方差的风险中性期望,并且他们第一次在文中提到所谓“无模型”的概念。Carr和Wu(2004)以美国证券市场15年的数据对B−S模型和无模型的隐含波动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无模型方法获得的隐含波动率中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我国期权市场发展较晚,针对国内市场进行的相关研究还很少。黄薏舟和郑振龙(2009)采用无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研究发现所有历史波动率中的信息都被包含在无模型隐含波动率中,并且在一个月的预测期中,所有B−S隐含波动率的信息也被包含在无模型隐含波动率中。陈蓉和方昆明(2011)以中国香港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恒生指数的看涨期权动态delta中性组合来估计股票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发现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风险厌恶程度和波动率预期高的投资者,更加愿意为波动率风险付出更多的溢价。杨霭(2016)采用Heston模型和SABR模型对上证50ETF期权的参数进行估计,对比两个模型在波动率微笑和期权定价上的优劣,认为SABR模型在期权定价上表现更好。屈满学和王鹏飞(2017)使用包含回归法探讨我国波动率指数的预测能力,并比较了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等,结果表明中国iVIX对未来一个月的预测能力强于GARCH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但相比之下不如发达国家的预测有效。丛明舒(2018)采用中国波指和美国VIX指数对比了中美期权的隐含方差,研究发现在美国市场中,股权溢价对期权隐含方差的回归系数大于零,而在中国市场却是小于零的,并且在期权隐含方差与标的已实现方差的比值上中国也明显低于美国。(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