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洲人类开发与文化人类学:当地调查和总结成果

非洲人类开发与文化人类学:当地调查和总结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人类学当地调查的民族志的优点在于,了解当地现状和总结存在的问题。这是对某个社会的所有课题进行总结,并在当地取得的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而且,本文中涉及的是十几年前的内容,不能否认从当地调查到总结成研究成果的速度的确很慢。尽管如此,总结我的心情,仍是“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情”。[5]科多克的旧称是法绍达。

非洲人类开发与文化人类学:当地调查和总结成果

基于人类学当地调查的民族志的优点在于,了解当地现状和总结存在的问题。据此,即使没来过当地的人也能够了解到,每个问题不再是七零八落,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对此能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是对某个社会的所有课题进行总结,并在当地取得的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和本文中我讲述的轶事差别很大)。

另一方面,民族志也有很多缺点和限制。我想到的是其叙述方式并不简洁。民族志由依赖上下文的案例组成,并以故事形式展开。如果不看全文的话,就很难理解。而且,本文中涉及的是十几年前的内容(本文是极端例子),不能否认从当地调查到总结成研究成果的速度的确很慢。此外,在分析方法上过分依赖一个人的经验和感觉,也会被认为是终归没有脱离“个人执念”的阶段。

人类学研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时,会遇到只有人类学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及与从事开发的人共同作业时能够主张的专家(Specialist)的存在价值是什么等问题。答案是,能够概括并揭示当地生活的真实情况,以及对当地居民和社会(当然不是全部)问题有所理解(对事物的看法、想法)。我认为人类学家只有在对地区、国家、民族等领域进行统筹管理的同时,不动摇完全依靠当地居民的立场,并把当地的生活前景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主张其有不可被其他专家代替的存在意义。

此外,我认为只有和开发援助的实际业务执行者,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起从事相关项目和计划开发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学家的能力,这是因为保持了“倾听别人话语”的态度。无论对方是当地居民、开发援助的执行者,还是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肯定具有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我们应和这些“异文化”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共同探索人类向往的更美好的生活。

我之所以想从事与“开发”相关的工作是因为通过肉体上和精神上接近死亡的经验,能够强烈反思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价值。我希望将保持理性的好奇心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当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时,其结论必然是“开发”中的主体参与。不过,自己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也可想象在当地实际能做的工作极其有限。尽管如此,总结我的心情,仍是“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情”。

【注】

[1]目前我在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准备题为“阿拉伯社会的生存生态系研究——为了恢复生活基础”的研究项目。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生存(生计、生业、生计经济)的连续性来巩固阿拉伯社会的生活基础,由此推进检验干燥地区的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为了从重建研究和开发的人力资源网的观点探索研究具体课题的新方法,应建立除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之外,NGO和领事等的开发实践者、国际机构和开发机构等的行政人员,以及在当地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居民(族长、技术人员、普通村民等)共同建构的、强化跨行业合作的跨领域研究体制(绳田,2006)。

[2]希鲁克部族位于苏丹南部上尼罗河州的白尼罗河西岸(右岸),向南北方向细长延伸。人口约175000人(1982年)。由于内战持续至今,逃到苏丹北部或在海外沦落为难民维持生计的人也不在少数(平川,1999,2000;Nyaba,2004)。希鲁克语属于尼罗-撒哈拉语系的西尼罗语族,并形成北卢奥方言语族(稗田,1989)。自称是Chollo,后来应该是由此改为希鲁克这个别称(Nyaba,2004)。属于尼罗语族的人被称为尼罗人,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横跨苏丹、埃塞俄比亚、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而分布在各地。他们有着高大消瘦、手脚长、肤色漆黑等身体特征(栗本,1994)。他们是以高粱玉米、豆类、芝麻等的栽培为主的农耕民,还饲养牛、山羊、绵羊,狩猎野鸟和河马等大型兽,采集树木果实等,还用小船捕鱼,生计方式多元化。雨季时以高粱等的种植为主,旱季时则主要进行捕鱼。主食是在高粱和玉米的糊里加点水,然后在铁板上面铺上薄薄一层烤制而成的薄烤饼状食物,或将糊揉成细小的颗粒后用平底锅炒制而成的炒饭状食物,再浇上用鱼、肉、蔬菜一起炖的咸味汤汁,还可以喝用糊酿造的啤酒(平川,1999)。结婚时,牛作为新郎向新娘支付的结婚费用(彩礼)特别受到重视,其数量在10头以内,而在周边的努维尔和丁克则需要几十头。饲养家畜、挤奶、狩猎是男人的工作,农耕则是男女共同从事的工作(松园,1989)。

[3]希鲁克首领即位时,和部族的祖先——神灵般的英雄尼康的灵魂融为一体,据此他将变成神一般的存在。首领去世后尼康的灵魂转至模型,新首领在即位仪式中率领南部军和尼康的模型所率领的北部军开展模拟战斗。新首领被俘虏,尼康的灵魂进入其体内,两军融为一体。通过这种对立和融合的仪式,再现希鲁克部族的统一(小田,1994a;渡边,1994)。前任首领即位时的样子被记录在影像资料中(Chris et al.,1976)。

[4]尼康作为神话里的英雄和建立王国(希鲁克曾是王国,后成为南苏丹的一个部族)的祖先而被广为流传,希鲁克的历代国王(首领)皆是尼康灵魂的化身。尼康被视为和希鲁克的宇宙三领域(天空、大地、河川)及整个宇宙同为一体,同时也是统一和永久的象征,关系到希鲁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是拥有超人类能力的神格和人类的媒介者。据说失去肉体后他的灵魂会附于历届国王(首领)身上,并继续保佑着希鲁克。由于尼康的命运象征着希鲁克的命运,如果尼康死去的话,希鲁克就会灭亡。所以人们深信尼康是不死的,其灵魂在历届国王(首领)的体内继续存活下去。作为尼康的化身,国王(首领)不仅能实现希鲁克的繁荣、五谷丰登和安宁,还将整个国家的活力和生命力保存在其体内。他作为希鲁克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出口,1997;平川,2000;井上,1989)。

[5]科多克的旧称是法绍达。1865年建造了穆罕默德·阿里执政时期的埃及军驻地,作为奴隶交易场地发挥着作用,1883—1884年受马赫迪军的支配。1898年法国的马钱德军占领了此地,但由于英国的基奇纳军发动进攻,并主张此地是穆罕默德·阿里执政时期的埃及领土,由此导致两国局势越发紧张。这就是“法绍达事件(Fashoda Incident)”。通过外交协商,法国做出了让步,从该地区撤退,从此该地置于英国和埃及的共同统治下。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为了抹去“法绍达事件”的记忆,英国将其改名为科多克。苏丹独立后,此地作为上尼罗州地区的重要城市,仍发挥着行政上的作用(京大西洋史辞典编纂会,1983;Mua·Head,1970;冈仓,2001;高野,1985;义井,1988)。

[6]“法绍达事件”标志着围绕非洲殖民地化展开的英法对立进入高峰。通过此事件,人们了解到“法绍达”这一地名(参考注11)。这是希鲁克首领居住的地方,也是部族的首府。希鲁克部族通过村落里的上级村及司法区里的原住民法庭,维持社会秩序,首领作为法绍达的最高法官,进行审判。首领所在的村落中心有一棵大树。开庭审判当天,村里的所有成年男性都聚集在这棵树下。首领坐在中间,周围坐着村民,呈马蹄形。原告和被告,以及各支援者面对着首领聚集在其左侧,而首领的助手和长老们则聚集在其右侧。每一位出席的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首领从他们的讨论中斟酌合适的判决结果和赔偿金额。审判过程是神圣的,从而被人们尊重,判决被称为“Juok之声”。据说如果进行虚伪供述,就会传来Juok(拥有超人类能力的神格)的声音(平川,1999,2000)。

[7]采采蝇传播的疾病是锥体虫导致的昏睡性脑炎(川上,2001;厚生劳动省检疫所,2007)。

[8]首领的身体一旦衰弱,大宇宙的力量之源——自然的生产力也会随之变弱,首领无法控制破坏性力量,从而使国家陷入危险状态。因此,不应该被动地等待首领身体逐渐衰弱,而是人为地把首领作为故人,并由强有力的新首领取代。“杀害首领”就是这种制度和传统(小田,1994b)。许多学者常于“神圣王权”的关系中论及这种制度化的杀害首领。英国的人类学家J.G.弗雷泽(J.G.Frazer)所撰写的《金枝》的主题是,“理解神圣的首领和杀害首领之间的各种观念”。据弗雷泽所述,在旧式社会首领兼具政治权威宗教权威,因而其存在本身就被认为是神圣的。首领通过神秘的纽带和整个部落紧紧相连,人们认为他的衰老和疾病会给全部落带来衰落、瘟疫及饥饿等灾难。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杀害首领的惯例。通过杀害身体衰弱的首领,使充满活力的新首领登基,谋求世界重生与革新。即使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虚构的,但对于在此生活的人来说,杀害首领有时将构成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渡边,1994)。弗雷泽在《金枝》中,基于C.G.塞利格曼(C.G.Seligman)的报告,将希鲁克作为神圣王权的典型进行了介绍(弗雷泽,1966)。但是,在1948年举行的弗雷泽的演讲中,伊凡·普理查(Evans-Pritchard)就希鲁克是否真的存在杀害首领的习俗提出了质疑。于是,首领主张说,“虽然君临天下,却未能统治”,即虽然在礼节上非常重要,但不享有政治权利。而且,并不是根据其自身的神圣性,而是应在区域间的对立和对抗的社会结构中理解王权。后来,人们认为伊凡·普理查是把弗雷泽的讨论当作一般想象力的产物进行了否定。林哈德(Lienhardt)所认为的希鲁克社会概况也基本沿袭了伊凡·普理查的论点。西蒙斯(Simonse)指出,位于南部苏丹东南部的尼罗河各社会中,目前还保留着杀害首领的习俗,其各种模式位于弗雷泽式的礼节性杀害和政治性军事政变的两极之间(Evans-Pritchard,1948;弗雷泽,1966;栗本,2004;Lienhardt,1954;Simonse,1992)。

[9]疟疾疟原虫属的单细胞原虫(三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等的单独或复合感染所导致的疾患。疟原虫主要在日落到日出之间,通过疟蚊叮咬吸食患有疟疾的病人的血液来进行传染。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寄生繁殖,并使红细胞被周期性大量破坏而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和恶寒。发热前出现浑身疲倦、背痛、食欲不振等原因不明的前驱症状。得了恶性疟疾后,如果诊断延迟、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抗药性疟疾和能抵抗杀虫剂的蚊子使疟疾的治疗及其控制更加困难。报告称,在苏丹发现了对氯喹有强烈耐药性的恶性疟原虫(川上,2001;厚生劳动省检疫所,2007;广岛县传染性疾病信息中心,2005;日本热带医学协会,1990;WHO,1997)。

[10]指的是,当时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和平谈判的主要代表。穆罕默德·哈利法是政府代表;约翰·加朗是反政府军——苏丹人民解放军主流派的领袖;拉姆·阿科尔是从苏丹人民解放军主流派分支出来的反主流派的领袖之一,是希鲁克人。关于当时苏丹人民解放军内部分裂状况请参考绳田(2007a)。

[11]指的是“法绍达事件”,标志着围绕非洲殖民地化展开的英法对立进入高峰。英国的纵贯非洲政策(通过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埃及的开罗、南非的好望角、位于二者之间的东非和肯尼亚连接在一起进行开发的政策)和法国的横贯非洲政策(通过交通网,把红海和大西洋连接在一起进行开发的政策),在位于苏丹南部白尼罗河西岸的法绍达起了冲突。1898年7月10日,从刚果进军的J.B.马钱德(J.B.Marchand)率领的法军宣布占领法绍达。同时也击退了马赫迪军的攻击,到了9月3日,法国和希鲁克首领缔结了9项条约,判定白尼罗河右岸的希鲁克管辖地区为法国的保护领地。同年9月2日,英国的H.H.基奇纳(H.H.Kitchener)在白尼罗河的下游再次成功占领了马赫迪国首都恩图曼。恩图曼位于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的汇合处。基奇纳军得知马钱德军占领法绍达的消息后,急忙逆白尼罗河而上,双方进行了海上会谈。英方主张法绍达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执政时期)的领土(1882年在保护领地的名义下,埃及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法国提出了抗议,与英国的关系越发紧张。但由于其当时与德国处于对立关系,所以法国不希望进一步恶化与英国的关系,因此,外交上做出让步,并决定撤退。同年12月11日,马钱德不得不让出了法绍达,并根据1899年3月达成的协议平息了事件。此后,上尼罗河州地区由英国和埃及共同统治(京大西洋史辞典编纂会,1983;Mua·Head,1970;冈仓,2001;高野,1985;义井,1988)。

[12]丹尼尔·公博尼主教率领罗马天主教会传教团去了苏丹。公博尼是于1929年由丹尼尔·公博尼在喀土穆创建的基督教男子高中(Quinn,2002)。

[13]阿瑟·米勒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作品中出场人物的名字可能有些不准确,希鲁克首领所提及的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如下几个。《我的儿子们》(All My Sons)可以说是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阿瑟·米勒(1915—2005)在商业方面获得成功的处女作。该剧于1947年首次上映,家庭关系和军事产业的道德伦理构成故事的主要内容。该作品中,约翰·凯勒是制造飞机发动机零件,并将其贩售给军方的军火商,同时也是一位无比爱自己家人的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名叫赖瑞和克里斯。但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赖瑞驾驶战斗机征战到中国后,便杳无音信,而克里斯根据其参战经历,对通过军事产业暴富有着厌恶感。阿瑟·米勒在1949年发表的《销售员之死》(获普利策奖、托尼奖)中也在探究断绝父子关系、个人和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尊严等主题。他还是玛丽莲·梦露的前夫(1951—1961)(米勒,1986;Moore,2000)。

[14]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白蛉叮咬人体时,即可引起感染。人体开始不规则地发热,并出现腹部症状,晚期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川上,2001;厚生劳动省检疫所,2007;Human Rights Watch/Africa,1994)。

[15]请参考Deng(1993)、Salih(1993)及Ahmad(1994)。

[16]肠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潜伏期在7—14天,发病的过程会时常伴随着发热、持续高烧、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引起肠道出血(厚生劳动省检疫所,2007;日本热带医学协会,1990)。

[17]在疟疾猖獗的地区常见血液中有变异型红细胞——镰形红细胞的人。镰形红细胞形如镰刀状,易堵塞毛细血管。通过小孔,里面的钾离子流失到外面。如果钾离子流失殆尽,寄生在里面的原虫就无法继续发育为成虫,最终死去,从而导致疟原虫的繁殖力下降,产生抗疟疾的抗体(有坂,2004;川上,2001;高畑,2002)。

[18]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丝状病毒科)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剂。1967年在苏丹南部发现,1979年也流行过,并于1976年、1977年、1995年在扎伊尔北部流行。人体通常在感染后3周左右发病,据说死亡率为53%—88%(厚生劳动省检疫所,2007;日本热带医学协会,1990)。

[19]打算将本文英语版发表在Sudan Notes & Records,以便供苏丹及全世界的人们参考。我有幸获得了在日本的小学、中学、高中及大学的课堂上和面向普通市民的演讲中讲述希鲁克部族之旅的机会。当时我选择的作品是《秃鹰与女孩》(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这张照片刊登在中学的英语教科书上,对整个日本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力(绳田,2007a)。不仅如此,作为时空上距离该照片的拍摄现场最近的日本人,我试图把当地的经验、思索、活动内容直接传递给教育第一线(绳田,2007b),并探讨孩子们的反应、对话及开展讨论的方式等。通过此举,日本的孩子们会将非洲的饥饿和内战作为切身问题进行主体思考,同时探索其“开发”之策(日本海新闻,2005)。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CHRIS C,PAUL H,WALTER K,et al.,1976.The Shilluk,disappearing world 19[Z].London:Granada LWT International.

DENG A O,1993.Reth amends Shilluk local laws[J].New Horizon,9:9.

EVANS-PRITCHARD E E,1948.The divine kingship of the Shilluk of the Nilotic Sudan[C]//EVANS-PRITCHARD E E.Essays in social anthropology.London:Faber and Faber:66-86.

Human Rights Watch/Africa,1994.Civilian devastation:abuses by all parties in the war in Southern Sudan[R].New York:Human Rights Watch/Africa.

Human Rights Watch/Africa,1999.Famine in Sudan 1998[R].New York:Human Rights Watch/Africa.

LIENHARDT G,1954.The Shilluk of the Upper Nile[M]//DARYLL F.African world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38-163.

MOORE A,2000.Studying Arthur Miller's all my sons[EB/0L].[2008-03-31].http://www.universalteacher.org.uk/gese/allmysons.htm.

MUHAMMAD A T M,1994.Allah wa al-Huriyah[J].al-Multaqi,1:4.

NYABA P A,2004.The making of the Shilluk kingdom:a socio-political synopsis[J].The Sudan mirror,1(8):15.

QUINN F,2002.African saints:saints,martyrs,and holy people from the continent of Africa[M].New York:Crossroads Publishing Company.(www.xing528.com)

SALIH H A A,1993 Fashoda:a model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J].New horizon,3:11.

SIMONSE S,1992.Kings of Disaster:dualism,centralism and the scapegoat king in Southern Sudan[M].Leiden:E.J.Brill.

SUDANUPDATE,2000.Chronological digest of peace meetings and proposals,1983-98[EB/OL].[2008-03-31].http://www.sudanupdate.org/REPORTS/PEACE/peace%20inits%201983-2000.htm.

The European-Sudanese Public Affairs Council,2002.The search for peace in the Sudan:a chronology of the Sudanese peace process 1989-2001[M].London:The European-Sudanese Public Affairs Council.

日文文献

有坂忠雄,2004.ゲノムから見た人間と病気[J].筑波医療科学,1(1):11-13.

アーサー·ミラー,1986.アーサー·ミラー全集Ⅰ[M].倉橋健,訳.東京:早川書房.

出口顕,1997.ナイル川世界[M]//宮本正興,松田素二.親書アフリカ史.東京:講談社:149-178.

フレイザー,1966.金枝篇(二)[M].永橋卓介,訳.東京:岩波書店:230-236.

稗田乃,1989.シルク語[M]//亀井孝,ほか.言語学大事典第二巻世界言語編(中).東京:三省堂:270-271.

平川智章,1999.中心に向かう住まい[M]//佐藤浩司.住まいはかたる.東京:学芸出版社:189-210.

平川智章,2000.シルック[M]//綾部恒雄.世界民族事典.東京:弘文堂:236.

広島県感染症情報センター,2005.医療機関向けの感染情報[R/OL].広島:広島県感染症情報センター[2008-03-31].http://www.pref.hiroshima.jp/hec/hidsc/iryokikan.html.

井上兼行,1989.シルック王国[M]//伊谷純一郎,ほか.アフリカを知る事典.東京:平凡社:212.

川上洋一,2001.世界珍虫図鑑[M].上田恭一郎,監修.東京:人類文化社.

厚生労働省検疫所,2007.海外旅行者のための感染症情報[EB/OL].東京:厚生労働省検疫所[2008-03-31].http://www.forth.go.jp.

栗本英世,1994.ナイロート[M]//石川栄吉,ほか.縮刷版文化人類学事典.東京:弘文堂:545-546.

栗本英世,2004.アフリカの神聖王権をめぐる論争[M]//小松和彦,ほか.文化人類学文献事典.東京:弘文堂:717.

京大西洋史辞典編纂会,1983.新編西洋史辞典[M].改訂増補.東京:東京創元社:27,28,630.

松園万亀雄,1989.シルック[M]//伊谷純一郎,ほか.アフリカを知る事典.東京:平凡社:212.

ムアーヘッドアラン,1970.白ナイル[M].篠田一士,訳.東京:筑摩書房.

縄田浩志,2006.アラブ社会におけるサブシステンス生態系の研究―生活基盤回復のために[C]//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人間文化研究機構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要覧二〇〇六.京都: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48.

縄田浩志,2007a.スーダンの飢餓·内戦へのまなざし―写真〈ハゲワシと少女〉撮影時の状況を探る[M]//池谷和信,佐藤廉也,武内進一.朝倉世界地理講座11巻アフリカⅠ.東京:朝倉書店:14-31.

縄田浩志,2007b.写真〈ハゲワシと少女〉の最も近くにいた日本人[M]//池谷和信,佐藤廉也,武内進一.朝倉世界地理講座11巻アフリカⅠ.東京:朝倉書店:31.

日本海新聞,2005.「生と死」をテーマに授業[N].日本海新聞,2005-11-16(2-3).

日本熱帯医学協会,1990.海外医療ハンドブック中部アフリカ[M].東京:日本熱帯医学協会.

小田亮,1994a.シルック[M]//石川栄吉,ほか.縮刷版文化人類学事典.東京:弘文堂:373.

小田亮,1994b.神聖王権divine kingship[M]//石川栄吉,ほか.縮刷版文化人類学事典.東京:弘文堂:378-379.

岡倉登志,2001.アフリカの歴史:侵略と抵抗の軌跡[M].東京:明石書店.

高畑尚之.2002.進化から病気を考える環境依存性が高い人間(三)[EB/OL].[2008-03-31].http://elekitel.jp/elekitel/series/2002/02/sr_02_i.htm.

高野清,1985.ファショダ事件[M]//世界歴史大辞典16.東京:教育出版センター:214.

渡辺重行,1994.王殺し[M]//石川栄吉,ほか.縮刷版文化人類学事典.東京:弘文堂:113-114.

WHO(世界保健機関),1997.海外旅行と健康:必要な予防接種と健康上のアドバイス[M].マラリア情報ネットワーク,訳.東京:法研.

義井博,1988.ファショダ事件[M]//世界大百科事典24.東京:平凡社:277.

【注释】

[1]为避免误译,本书将原著中城镇的地名“法绍达”统一译为“科多克”,但部分固有名词除外。(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