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拓展媒体传播渠道,培育文化自信

拓展媒体传播渠道,培育文化自信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民族精神相关内容的教育,增强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感,让网络意见领袖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有鲜明的立场与明确的观点,让充满爱国主义信念的民族精神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大精神支柱。

拓展媒体传播渠道,培育文化自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新型电视媒体、其他媒体等。其中,网络新媒体包括门户网站、微博、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等。手机新媒体包括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新型电视媒体主要有数字电视、楼宇电视等。其他媒体主要指路边媒体、隧道媒体、信息查询媒体等。利用新旧媒体的功能传播民族精神,是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新旧媒体传播民族精神文化的有效渠道。

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等方面具有严谨性。同时,传统媒体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广泛的受众中享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进行民族精神传播,从而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内容的信任度。新媒体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增强了信息的趣味性。同时,新媒体的实时互动性提高了民族精神传播的时效性。另外,新媒体丰富的应用形式也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新旧媒体在推进中华民族精神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要充分借助新旧媒体力量,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优化传统媒体内容,巩固民族精神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具有严谨性、深刻性、权威性等特点,因此在传统媒体对民族精神进行深度解读时更加深刻,易于领会和把握,同时也能深入到群众的思想里,扎根到群众的行动中。首先,要通过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形式,展现民族精神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以及时代特点等重要内容,进行充分且详尽的阐述,使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能够为民众所知晓、理解和接受,从而为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将政府关于民族精神的会议内容、最新政策等展现出来,使广大群众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思想动向。其次,在传统媒体的节目与视频载体中,应当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出新闻纪实类、娱乐类、纪录片专题类、少儿科普类等不同的弘扬民族精神的节目类型,从而引发群众产生情感共鸣,使民族精神能够深入人心。最后,在传统媒体以广播为主的声音载体上,应通过在整点报时的前后、广播节目的开始与结尾增加体现民族精神的简短话语,以高频率的出现形式强化民众对民族精神的记忆与印象;通过举办民族精神的朗诵会、故事选读会等互动性强的专题栏目,以投稿参与等方式让听众参与其中,增强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从而实现传播民族精神的目标。

(二)建设主题网站,打造民族精神传播阵地

主题网站是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努力开辟和建设新的民族精神主题网站,完善现有的主题网站,打造民族精神传播阵地。在主题网站的建设中,应遵循将民族精神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原则,创新民族精神的展现形式,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民族精神。紧跟时代背景,融合创新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内容是建设主题网站的重要原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精神在新时期也增加了新的内涵。例如“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将这些精神融入主题网站的建设中,展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特点,增添了民族精神的感染力。

首先,设置不同类型的主题网站专题栏目。比如民族精神图片展,通过设置历史图片、人物图片、网友投稿等类别,配上切合主题且简短精练的介绍,让人们在观看图片过程中体会民族精神的力量,让人们在互动参与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还可以增添民族精神短视频专区,将民族精神的产生、发展、传承等内容制作成精练的小视频,以小专题形式进行展播。其次,针对未成年人设置民族精神动漫栏目,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作用用动漫的形式来展现,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民族精神。同时,可以设置民族精神专题人物栏目,根据民族精神的内容将人物进行分类:体现爱国主义伟大精神的爱国名臣、爱国诗人、爱国科学家等,比如岳飞林则徐屈原邓稼先钱学森等爱国人物;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精神的对外友好交往人物,比如张骞郑和等人物;体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人物,比如铁人王进喜和道德楷模以及反腐倡廉代表人物等。最后,可以邀请老一辈革命家进行网络专访,将革命时期的真实故事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回忆战争的真实经历,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加深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理解,引起大家反思,从而推动民族精神的传播。总之,应通过民族精神主题网站的宣传教育,打造民族精神传播阵地,让人们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责任感的作用。

(三)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声,增强民族精神传播力量

网络意见领袖是新媒体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以互联网为平台,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见解,并得到网民普遍认可或高度认同,从而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对网民意见产生重大影响。引导网络意见领袖为民族精神发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敏锐性。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方向引领。相关部门应积极整理政策资料,定期把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过程、内容、目的以及实施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网络意见领袖传达,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民族精神相关内容的教育,增强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感,让网络意见领袖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有鲜明的立场与明确的观点,让充满爱国主义信念的民族精神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大精神支柱。(www.xing528.com)

其次,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宣传能力与话题把握能力。要通过民族精神话题选择途径、信息辨别、设置重要话题的方法以及语言文字组织等方面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其对民族精神的宣传能力与话题把握能力。

最后,提高网络意见领袖之间的合作能力。网络监管部门可以按类别组建网络意见领袖联盟,联合起来开展合作项目培养。在线上,定期举办关于民族精神的文化沙龙活动,把不同类型的网络意见领袖聚集到一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通过对设置议题的共同讨论与阐述,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网络空间中针对相同的主题互动合作。在线下,举行网络意见领袖素质拓展训练,加强沟通的同时更好地提高彼此的合作能力。这样会使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增强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

(四)丰富电视媒体内容,增强民族精神传播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电视媒体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丰富电视媒体的内容是今后坚持的方向,也是增强民族精神传播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电视媒体作为传播范围广泛的大众媒体,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电视媒体应当彰显民族精神,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中央电视台2002年首次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我们应当借鉴成功节目的经验,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节目形式创新、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制作创新等不同角度出发,推动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其次,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地方电视媒体的民族精神节目创作。地方电视台应根据地域文化与特色,创作出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使民族精神节目更具有吸引力。再次,我们还应加强电视媒体关于民族精神相关栏目的形象包装。将宣传语、片头片尾、代言人、音乐等元素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位,使之与民族精神内容有机融合,凸显专题栏目的个性与特色。使用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元素,带给观众“原汁原味”的电视节目大餐,与观众在民族文化心理上产生共鸣,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最后,培育高水平的创作队伍,以传播民族精神为主题,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成电视媒体节目的多元化。

(五)加强其他媒体宣传力度,形成民族精神传播合力

新媒体中的路边媒体、隧道媒体、信息查询媒体等,有着大量的观看用户与使用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路边媒体、隧道媒体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频繁播放广告、提及广告商,引发了过度商业化的媒体现象,也大大减少了观众对这些媒体的关注度。还有一些路边媒体由于缺乏监管,出现了节目低俗化、庸俗化的现象,对民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其他类型媒体的宣传力度,为民族精神的传播注入力量。首先,从丰富民族精神内容入手,将民族精神主题网站中的图片展、动漫展、视频展、人物展等方面的内容在其他媒体中进行播放,让人们在查询信息、休息等待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其次,将民族精神内涵及其宣传语等简短的内容放入其他媒体主屏幕的背景中,以加深人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记忆。同时可以在其他媒体中增设民族精神小游戏,通过竞猜答题的方式或将民族精神故事归类等形式,让人们在娱乐中提升思想觉悟。最后,将其他媒体的功能拓展到线下,形成长效传播民族精神的联动机制。将微视频、公众号、民族精神小故事、有奖竞猜等加入其他媒体的二维码中,让人们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民族精神学习。

新旧媒体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实现媒体融合。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内容融合。现阶段已有在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杂志及书籍上加印二维码等信息的形式,使人们可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实现互动。在未来,更要增强新旧媒体的互动,实现跨区域、跨类型的新旧媒体联动模式。另一方面,注重新旧媒体形式融合。优化传统电视媒介的网络功能,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将民族精神融合在新旧媒体不同的形式中。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应当借助新旧媒体的重要力量,拓展新旧媒体传播民族精神文化的有效渠道,继续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