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认同离不开人们对于理论的认知,而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把民族精神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报效祖国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通过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促使民族精神固化于国民心中,成为国民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7]
学校教育是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民族精神由理论到实践的主阵地。学校中聚集着大批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他们担负着各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师们的理论传授和言传身教可使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理论内涵,认同民族精神的价值观念,遵守民族精神的道德要求,将其内化为行为准则和动力源泉。
(一)构建层次分明、前后衔接的教学体系
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任务,构建层次分明、前后衔接的目标体系、教材体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学识渊博的师资队伍,使民族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支柱。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幼儿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中学教育阶段、大学及以上教育阶段,要明确阶段性教育目标。幼儿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爱国家、爱父母,养成勤劳勇敢、谦和友善、勇于进取、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儿童在千差万别的家庭、亲友、邻里等客观条件下生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格基础,其中有些人格素质则可能影响其一生。此时儿童的人格表现出最大的可塑性,他们把教师作为范型去模仿,接受并认同教师的教育指导。因此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应重在进行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和行为训练,使他们初步懂得其中的善恶、是非标准和界限,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成长阶段人格发展的特点开展教育,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和团结统一等主要内容编写成教材,内容要体现权威性、启迪性和感染性,要深入浅出、说理生动,荟萃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用优秀的文化教育儿童,使之通过讲故事、背诗词等方式了解民族精神,养成主动践行民族精神的行为习惯。
中学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要学生明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产生深厚的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这一阶段的教材编写要有统一的规划,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形成完备的教育内容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编写系列教材,把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贯穿其中,既有对合格公民的培养,又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知识,在认知的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的培养。要加强历史教育,使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认知,激发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将民族精神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加强中学生的品德修养、生活素养、社会公德、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整合各学科的教育力量,提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水平,形成教育合力。
加强对民族精神培育的指导,聘请专家学者做理论辅导,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一批学生喜爱的教学名师,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状况,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提升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教育阶段的民族精神教育的任务在于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内涵,把握民族精神形成发展的规律,了解其深厚的理论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以民族精神为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首先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通过集中教育、个别教育等环节,激励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如果一个人以追求国家、集体、民族的利益为人生目的,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奉献、创造,他就会不畏艰险,努力工作,最终走向成功。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社会问题的剖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诱惑。其次,注重其他专业学科的渗透影响,把民族精神培育融入专业教学中。专业课教师教学中应向学生传递只有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以及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才能取得成就的理念,并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科学文化领域的优秀成果和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激发大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所以选聘教师时要注重考核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状况,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更好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教育效果。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行转化(www.xing528.com)
实践活动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实现从理论认同到实践内化的关键环节。在中华文化中,道德品质的获得需要知行统一,但更强调行的作用,因此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需要课堂知识教育,更需要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将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使民族精神由模糊的认识内化为行为准则,体现于外在行为。所以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必须做到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校中,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完善课外实践教育体系,丰富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以外知识的同时也验证了所学的理论,将主客观有机统一。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由认识到行为的转化过程,因此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中小学中,开展红色歌谣诵读会、歌咏比赛、升旗仪式、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使学生铭记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组织学生踏青、春游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萌发出热爱祖国、爱好和平、保护自然的热情。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等,可以使孩子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有助于形成勤劳善良的道德品质。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可以使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文化自信。开展少先队建队日、共青团主题日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立志学习先进榜样,做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中小学生的相比要丰富许多,包括党团组织建设类活动、社会服务类活动、发明创造类活动、各种竞赛活动、社会调查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类活动和其他活动。在活动中应用知识,提升情感,转化行为,培养意志品质,可以使人格得到升华,使大学生成才成长。近年来,高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支农支教、扶贫帮困等活动,使大学生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还体察了民情,了解了社会,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炼了意志力,增强了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公益、勤工助学等岗位,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受到教育,形成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计,使活动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其次,活动组织机构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规划和研究,提出指导意见,及时总结和推广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在活动结束后,还要认真总结活动的成果收获,建立考评机制,让每个学生不敢懈怠。通过对认真参与活动的团队和个人的奖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注意为学生的知行转化提供条件。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强化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8]。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根基,校园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共存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教育力量,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首先,创设培育民族精神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建设博物馆、纪念园、校史馆等彰显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爱校、爱国的家国情怀;修建体育场馆,组织竞技比赛、“一二·九”长跑等活动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倡导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富图书馆、资料室的藏书,方便学生接触优秀文化资源,修身养性。其次,挖掘校训等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寻求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契合点。校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一条好的校训能够充分体现出办学者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并且还能够‘内聚人心,外树形象’。”[9]要利用对校训的宣讲、解读,传递自强不息、求真、团结等价值追求。再次,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科学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奖惩制度等,能统筹学生的日常管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勤奋学习。最后,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投身其中,感受文化活动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