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人类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

提升人类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世界层面而言,文化自信战略高度下民族精神培育的目标是提升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爱好和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贯主张,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见当今世界局势、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提升人类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

世界层面而言,文化自信战略高度下民族精神培育的目标是提升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今世界,如何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消解疏远、冷淡甚至敌对?最终的解决方案必定要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真诚沟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才有可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倡导爱好和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贯主张,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见当今世界局势、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面对当今世界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当今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立足民族自身的同时也必须坚持自觉面向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粮食安全、贸易争端、恐怖主义信息安全等都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攸关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也紧密相关。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新困境,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智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倡国家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提法新视角,是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要求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寻求世界各国共同利益,挖掘人类共同价值。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报告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提升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发展,也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平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战争曾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无可挽回的伤害,在战争中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失去宝贵的生命,还有对人类文明的摧毁、对人性的玷污和世界各国人民难以消解的心理的隔阂。热爱和平、期冀友善、增强沟通、寻求合作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全人类的美好希望。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这一美好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世界各国才能够得以更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类社会璀璨的文化才能够传承绵延。

在几千年的共同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好和平的思想传统,“以和为贵”是中国人的普遍利益诉求,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融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特有的小农经济结构、中华民族传统政治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是爱好和平这一民族性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品质构成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

爱好和平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外秉承的基本外交原则,并且不论发展得多么强大,中国永远也不会称王称霸,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深厚传统。早在1953年,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政府在与印度政府处理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时,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印度代表团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于尊重平等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支持和认同,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解决国家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代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是爱好和平的典范,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古到今,中华文化都带有丰富的和平思想。尧舜禹时代,禅让制就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直被誉为典范,为后人所学习敬佩。自古就信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人民善良好客。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以“和”为主,从儒家的“和为贵”,到墨家的“非攻”,无不充满着丰富的“和”的思想观念。在中华民族内部发展以及对外交流中,中华民族始终坚持以“和”为标准。郑和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明清外国使者来访,中国政府热情接待,并给予丰厚馈赠,使中华民族和平思想理念得以向外族传播发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的:“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和平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今天的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仍然坚持和平为主。(www.xing528.com)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牢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古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在2014年访问澳大利亚议会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世界人民最关切的两个与中国发展有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将如何发展,第二个问题则回答了发展起来后的中国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主要阐述了以下三大观点,深刻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决心和战略: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作为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崇尚“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第二,中国需要和平。第三,中国维护和平。这三大观点都紧紧围绕和平思想理念。无论是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发展、近代遭遇,还是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际行动,都表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如此,中国强起来了也是如此。中华文化蕴含的和平思想理念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华人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以和为贵”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处事准则,也成为对外交流的基本思想理念及原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列强侵略,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华民族牢记历史,绝不会将这种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努力。在这种和平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并不懈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自己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当今世界总体处于和平状态,但还存在局部动荡、战争与不和谐,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需要不断努力。历史不断证明,顺应历史潮流能够不断进步,逆势而为最终会被淘汰。中国积极顺应历史,不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是宝贵的,需要各国不懈努力、共同维护。中国将永远会做和平的使者,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断努力。

“中国绝不称霸”是中国一如既往的选择和坚持。中国是世界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强起来”的中国会不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会不会欺凌弱小、称王称霸?面对国际社会的疑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近代中国是一个曾经饱受战争伤害的国家,现今,雄狮早已醒,称霸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成为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目标!这篇讲话强烈地表达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中国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更希望拥有和平的愿望。中国的历史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礼仪之邦、和谐思想是我们优秀的文化基因,凝结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和平思想绝不会因为中国强起来而有所改变,只会督促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积极作为,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同时真诚希望有的国家不要捏造“中国威胁论”。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世界人民都希望能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希望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上更加幸福,希望有更加和平、幸福、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环境。战争是一种极大的灾难,当今世界威胁和平发展的因素还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带领中国在探索人类更加美好的相处方式、生活方式,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合作共赢,符合全世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