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重要文化基础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重要文化基础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若想使人们认同本民族的思想文化、自觉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就必须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文化自知,以自知促自信。只有具备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人们才会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社会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不仅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科学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真正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重要文化基础

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正确认识民族精神,进而才能加强对民族精神的社会化认同。在这里要明确的是,民族精神不是僵化不变的,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也应具有动态性,即在认识视野上不单单只局限于民族精神的起源问题,还应涵盖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民族精神作为人们头脑中的、观念上的、意识形态化的产物,如何能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和认同,转化为人们心目中的、熟悉化的产物?这便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范畴来加以阐释,而文化自信便是这一阐释的最佳选择。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生成、发展和历史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所经历的一系列演变和发展过程。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要加强对本民族思想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又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过程,认识主体在获得初步的感官认识的基础上,还必须用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去对感官材料进行合理的逻辑加工,最后才能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同样,若想使人们认同本民族的思想文化、自觉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就必须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文化自知,以自知促自信。只有具备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人们才会正确认识民族精神,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社会化认同。也正是这种文化上的自信,才促使人们全面认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本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性发展。(www.xing528.com)

中华民族精神生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之中,是民族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和升华,也是民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化的产物。因此,民族成员要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首先就必须以民族文化为起点,了解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民族文化并不特指某个时代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表现,它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积累过程。古时历代皆有重视民本、崇尚和谐、讲求仁爱、追求大同的优秀文化传统,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战火、鼎革等种种磨难,最终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优秀的民族精神。显然,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深厚滋养,换句话说,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从根本上是相通的,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也就是对民族精神的高度信服。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不仅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科学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真正培育民族精神。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坚定文化自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