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职业辅导理论奠基人罗伊(Roe)于1957年提出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理论,这个理论以孩子和父母之间互动的早期经验为依据,对日后孩子职业选择的行为进行预测。
许多生涯选择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早年的需求没有充分、及时地得到满足(比如,可能父母幼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呵护和心理满足,也有可能是物质上过度匮乏,成年后过分强调物质满足……),于是这些遗憾、未完成事件便成了人们内在的动力来源,无意识地指引着生涯选择。
如果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审美等)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将会消失而且不再发展。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更容易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层面,从小忙于生计,为果腹而奔波忙碌。
如果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未能满足,则将驱使人们去满足此类需求来维持生存,而间接地妨碍了高层次需求的发展。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这个意思。
体现在孩子身上,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呢?比如说,一个本该好好玩的年龄,如果没有被允许玩,那么这个需求就没有被满足,怎么办?这个未被满足的需求会在潜意识当中驱使孩子找机会去满足,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其他的需求就会被推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国,高考之前,所有的孩子被要求拼命地学习,“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爱玩的天性被压抑了,爱玩的需求被延迟了,而且往往这个需求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被延迟满足了……到了大学,突然放松了,没人管了,这个需求就像被摁下自动开关一样,开始发动马力,大学生们开始无节制地玩游戏、看漫画,谈恋爱,搞社团……什么好玩玩什么,什么有趣玩什么……玩儿的需求被充分满足了,代价就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被延迟了……有一个很极端的案例,说的是一个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狂玩游戏,玩到科科都挂,最后被勒令退学。他复读高考,再次考入清华大学,还是老样子,继续玩游戏,挂科……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个案例啊!(www.xing528.com)
有个段子说,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幼儿园拼命补小学的课,小学提前学中学的,中学提前学大学的,到了大学干什么,开始补幼儿园的功课,怎么玩儿,怎么懂礼貌讲文明,如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洗袜子、洗衣服)……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这是最好的生涯发展。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可突击速成。同理,你在某个生涯阶段欠下的任务是早晚都要补回来的。越欠越多,那堆积到下一个生涯阶段的任务就会越多……
为什么现在大龄单身男女这么多?很重要的一点也可以参考这个理论。早期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当该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发现自己要么爱无能,要么逃避学习和成长……
需求满足带来的影响力将依据该需求的强度、时间的长短及周围环境对满足该需求的价值判断而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青春期后置的成年人过着乱七八糟的生活。今天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明天摁下一个疯狂的按键又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