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一词由Information Literacy 翻译过来。信息素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重视信息能力,中期强调信息意识,后期则在其基础上强调注重信息道德。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这个阶段强调技能。Ovens 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使工作更有效的技能,他还指出人虽然生来平等,但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和不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相比,前者显然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obert Taylor在1976年发表的一篇论述图书馆事业的文章中,认为信息素养是指“通过了解和使用各种信息源,懂得信息获得策略,来解决许多问题”。
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检索的定义和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
1987年信息学家Patrieia Breivik 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概括,认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1992年,Doyle 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订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在这个阶段,在信息检索技能之外,信息意识一再被提及。1996年,Jeremy Hapiro提出:“信息素养是从懂得使用计算机和存取信息延伸到批判性的思考信息自身的性质、其社会基础、其社会文化甚至哲学背景和影响的新的人文科学。”同年,Arizona 大学图书馆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确认自己对信息有需求;通过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发现并掌握所需信息的地点和方法;能够利用必要的工具将发现、获得的信息应用到另一项工作中;能够判断性地评价和整合所发现的信息并理解信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含义。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认为:“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查找、评价、有效使用和交流各种类型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www.xing528.com)
2000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研究中心Webber 教授在《美国情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信息素养的概念:新的观点与意义》,在以往ALA 强调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信息道德维度,强调了在社会中合法使用信息的重要性。该文还首次提出了要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课程设计。
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联合召开的信息素质专家会议(Information Literacy Meeting of Experts,Prague,The Czech Republic)发布了《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质的社会》,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布拉格宣言》宣称信息素质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2005年11月6日至9日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美国全国信息素质论坛联合召开了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High-Level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ifelong Learning),并发表了《信息社会灯塔:关于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的亚历山大宣言》。《亚历山大宣言》宣称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照亮了通向发展、繁荣和自由之路。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各国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进行了讨论。总而言之,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信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