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法与绘画-云南考古学通论

书法与绘画-云南考古学通论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明时代,云南地区书画艺术极为发达,书法和绘画艺术的流行风格基本与内地无二,如元代推崇赵孟,云南这一时代的部分碑刻,如李源道《大理崇圣寺碑序》等在书体上也均近似赵风[25]。在明代书画家中,以艺术成就而论,集大成者当属集诗、书、画于一身的担当和尚。担当传世书画作品大多为出家之后创作,作品多集诗、书、画于一体,技艺十分精湛。现代书画理论家黄苗子称此画为大胆而成功的“险笔”。

书法与绘画-云南考古学通论

元明时代,云南地区书画艺术极为发达,书法和绘画艺术的流行风格基本与内地无二,如元代推崇赵孟頫,云南这一时代的部分碑刻,如李源道《大理崇圣寺碑序》等在书体上也均近似赵风[25]。明代书法艺术等较前代更为发达,书画领域人才辈出,其中仅记载于《滇南书画录》的云南书法家画家,或书画家,就有沈政、杨一清、杨黼、杨士云、李元阳、吴懋德、张合、罗云书、张必焕、张桥、左正、左文臣、木青、朱绅、朱煜、杨道明、孙学诗、葛中选、王来仪、王琦、任俶、任仁、付宗龙、陶珽、钟士昌、李思揆、薛芬、郭之建、程还、熊才、赵炳龙、康诰、杜惟馨、朱昂、何蔚文、杨运升、赵琎、于迁、于暹、李恪、包璿、高奣映、洪如、大错、担当、学蕴、白丁、本元等。这批书画名家不仅奠定了明代云南本地书画艺术的繁荣,也为后世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明代书画家中,以艺术成就而论,集大成者当属集诗、书、画于一身的担当和尚。

担当(1593—1673年),祖籍浙江淳安,出生于云南晋宁县(现昆明市晋宁区),明末清初大书画家。担当和尚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出家后,名普荷,又名通荷,号担当,意为能荷佛家之担。担当祖辈在明朝初年谪戍云南,到他出生时其家族已在滇落籍二百余年。担当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父做过同知,祖父中过解元父亲唐懋德曾任陕西临洮同知。担当曾将他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先人的诗合集刊刻为《绍箕堂集》。受家学影响,担当自幼诵读诗书,少年聪颖,十三岁即补博士弟子员,明天启年间以明经入对大廷。十四岁开始写作诗集《修园集》,三十五岁上京应试,落第后,游历江苏、湖北,又拜大书画家董其昌为师,学习书画,到四十九岁时停止《修园集》的写作。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担当由外地返滇。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滇至晋宁州,与担当结下友谊。现存《担当遗诗》中有20首是书赠徐霞客的。清代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亦即南明永历元年,担当55岁时,在云南祥云县天目山由无住僧为其受戒律剃度出家,担当出家后继续诗歌创作,所写诗作结集后命名《撅庵草》。清康熙十二年担当在云南大理感通寺圆寂。

担当传世书画作品大多为出家之后创作,作品多集诗、书、画于一体,技艺十分精湛。在中国美术史上,论绘画,有明末清初画坛“四僧”(石涛、八大山人、弘仁、石谿)之说。李昆声教授认为还可以加上担当,应有“五僧”之说,这样才不失公允。“五僧”所处时代,都在明末清初,五僧都是在政治上不与清朝合作;在画风技法上反对传统,抒发个性,画风飘逸。传世的担当绘画作品都是简笔淡墨,不设色,作品多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担当有诗云:“老衲笔尖无墨水,要从白处想鸿蒙。”从绘画技法来看,担当师法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倪瓒(见图Ⅸ—18)。担当有诗曰:“大半秋冬识我心,清霜几点是寒林。荆关代降无踪影,幸有倪存空谷音。”清人方树梅《普荷传》赞曰:“担公末年作画皆无声诗也。”

图Ⅸ—18 担当的山水图轴

担当作品在构图布局上十分奇巧,常常出人意料。如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担当《千峰寒色》册内的《仿范宽》一幅,即典型代表。作品用黛色的远山衬托白色的瀑布、流云。白云从山洼向外流动,瀑布和白云变幻运动近乎自然而绝无矫揉造作之嫌。担当把瀑布白云安排在画作中央位置,把枯树、断崖、茅草亭置于画面之一侧,这样奇巧的构图反而具备稳定之感觉。现代书画理论家黄苗子称此画为大胆而成功的“险笔”。担当的画作,多为山水画,兼及人物。观其画,令人有冷峻荒寒之感,这是画家对于他本人所处社会的感受。担当绘画技法与八大山人一样,写山水都是秃笔藏锋。不同之处是八大山人多用圆笔,而担当则多用折笔。(www.xing528.com)

图Ⅸ—19 担当墨迹

担当的书法,早年学董其昌,字体工整而苍丽。晚年用笔老练,字体豪迈奔放,气势磅礴(见图Ⅸ—19)。尤其是狂草,运笔放纵老辣,飞跃跳宕,不受束缚。担当对自己的书法甚为自负,他曾有诗云:“太史堂高不可升,哪知万里有传灯。后来多少江南秀,指点滇南说老僧。”

担当大师传世书画作品80%以上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内,数量200余件(含册页)。此外,在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也有少量藏品。

除担当之外,明末清初云南名画家还有白丁和尚。

白丁和尚,字过峰,行民,又称民道人。明楚王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在滇四处云游,居无定所。善画兰草而“抒其心”。郑板桥说白丁作画不许人观看,画好微干时,用水喷噀,其细如雾,笔墨痕迹因此化去。有人说郑板桥画兰学白丁。白丁晚年为香海庵僧冰壑司书,享年80余岁,卒于昆明,传世作品有《墨兰图轴》等[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