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除火葬墓以外,也存在一些建造较为复杂、考究的土葬墓,这类土葬墓主要为砖石墓。这类墓葬墓主人既有少数民族首领,也有汉族官员,通常地位显赫,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
(一)元代的赛典赤·赡思丁墓
赛典赤·赡思丁墓位于昆明市北郊松华坝马耳山的马家庵村。墓室作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高1.8米,下有条石砌成的墓圹,上为封土堆。
清乾隆年间,本地人为纪念赛典赤·赡思丁,曾在昆明城南金汁河堤聚奎楼(状元楼)外1里许,杨泗庙以东(今拓东路五里多小学)建享堂和纪念冢。享堂今已不存,纪念冢经过历次修复保存完好。冢为长方形石砌,高2.7米,长2.3米,宽1.3米。顶为青石雕刻成砖瓦形状,正面刻汉文“元咸阳王赡思丁墓”,背为蒙古文碑记,左右两侧石刻为《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及袁嘉谷撰并书的《重修咸阳王陵记》[8](见图Ⅸ—5)。
(二)明代的马哈只墓
马哈只墓位于晋宁区月山西坡(今郑和公园内)。墓碑高1.66米,宽0.94米,碑额呈半圆形,篆刻《故马公墓志铭》,四周刻卷草纹饰,碑下为沙石龟趺。碑文共14行,每行28字不等,共284字,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刚撰文,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立。据碑文,马哈只为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之父。碑阴尚有“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于族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吉日乃还记耳”[9](见图Ⅸ—6)。
图Ⅸ-5 重修后的赛典赤·赡思丁纪念冢
图Ⅸ—6 马公墓志铭
图Ⅸ-7 沐详夫妇合葬墓平、剖面图
(三)明代的沐氏家族墓地
沐氏家族墓地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王家营龙山原上。今经发掘的沐氏墓地有沐详夫妇合葬墓、沐崧夫妇合葬墓以及沐绍勤夫妇合葬墓。
以上三墓,以沐详墓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见图Ⅸ—7)。该墓分墓道、前室、后室三部分,后室又分为并列两室。墓道为券顶形状,墙壁下端用大砖,上端用小砖纵砌而成,长1.1米,宽0.88米,高1.14米。前室与墓道间有石门相通,门厚0.25米,宽0.58米,高0.86米,石门正中安有铁门环一对。前室也为券顶,结构与墓道相同,长1.6米,宽1.8米,高1.5米,室中有长0.46米、宽0.4米的小祭台一个。前室左右两壁各设有小龛,专放随葬器物。后两室结构大小相同,每间长1.5米,宽0.9米,高1.1米,前后室间有石门相通。后室并列两室,一室葬沐详,另一室葬沐详夫人吴氏、刘氏二人。墓内出土的随葬品有金、银器65件,铜、铁器14件,另有铁甲片209块,锡器11件,以及沐详及其两夫人墓志共三合。(见图Ⅸ—8、9)
图Ⅸ—8 沐详墓志拓本
图Ⅸ—9 沐详妻刘氏墓志拓本
沐崧夫妇合葬墓系沐崧与其妻徐氏合葬,虽合葬一处,但墓室分离,中间相距10厘米。两室结构相同,均用长方形大砖砌成竖坑形状,墓底四周用石条铺地,中间放棺位置为自然土面,顶部用大石条压盖,石条间有石灰填缝。沐崧墓较徐氏墓略大,长3.4米,宽1.5米,深0.7米。徐氏墓长2.6米,宽1.1米,深0.7米(见图Ⅸ—10)。沐崧墓发现时已被破坏,陪葬品仅剩金冠顶、铜镦、铜镜、锡壶各1件以及锡盘14件。徐氏墓完整,出土随葬品多为装饰品,计有金器32件,还出土沐崧及其妻徐氏的两合墓志。
图Ⅸ—10 沐崧夫妇合葬墓平面图
沐绍勤夫妇合葬墓早年被破坏,其具体位置已经无法确定,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清理沐详墓时,仅收集到墓中出土的沐绍勤及其妻李氏的两合墓志[10]。(www.xing528.com)
(四)明代的兰公祠及兰茂墓
兰公祠位于嵩明县杨林镇南街,坐南朝北,正门面对南街。原在古驿道旁边立有“芷庵故里”两块石碑,已毁。重修的兰公祠建于民国9年(1920年),有正殿三间,进深9.2米,面阔11米;东西厢房各3间,进深6.2米,面阔10.8米。中间楼下为进出通道。四面的建筑围成一个面积约110平方米的民居式四合天井,石板铺地。天井内有石砌花台两个:一个栽紫薇,一个植桂花。祠内保存有清康熙年间云南著名书法家许宏勋题书的“先生之风”木匾和清道光年间嵩明知州边鸣柯题书的“隐居求志”木匾;碑刻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镌刻的《兰茂祠堂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镌刻的《兰茂祠堂后记》石碑,还有民国年间重修兰公祠后立的石碑2块。198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葺,竣工时楚图南题词:“神农后裔,滇南乡贤”,云南省医药学界也有题词。楹柱、院墙上还有明清以来名士的楹联、碑刻。兰茂祠堂辟为兰茂纪念堂,陈列兰茂遗书、遗稿。
兰茂墓在祠堂后面,墓呈圆形,青石镶砌,直径约3米、高约2米(见图Ⅸ—11)。墓碑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十月袁嘉谷书,中间书“明兰隐君墓”几个大字。墓联为:“古滇真名士;玄壶老诗人。”墓园筑有院墙,院内松柏荫翳,芳草萋萋[11]。
图Ⅸ—11 兰茂墓
(五)明代的景东土司墓
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位于普洱市景东县锦屏镇景范村。墓地为土司家族墓地,年代从明代至清代。
1958年当地村民在生产建设中挖出两座古墓,并将古墓中出土的金、银、铜器上交国家。1988~2003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抢救性发掘6座墓葬,其中一座墓墓主为明代傣族土司陶金。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景东土司墓墓葬为砖石墓,大多依当地河流走向坐北朝南,一般平面为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1.5米,深约1米。墓壁前后设门,左右设龛,棺四周及底部填充木炭,顶铺盖石板覆土夯实。土司墓陪葬丰富,先后共出土金、银、铜、玉、漆、陶瓷等材质的珍贵文物上千件。
傣族陶氏土司墓是明清时期土司制度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直接见证,墓葬的形制和陪葬品等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汉傣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些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土司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2]。
(六)永平小花桥明墓
小花桥明墓位于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1958年、1989年当地村民在生产建设中先后发现古墓,但已破坏。1992年当地村民再次发现古墓一座,1999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文物管理所、永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
该墓地依山势,背山面溪,北距溪旁的“博南古道”不足200米。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券顶石墓。发掘时,该墓封土堆已被夷平,墓圹依山挖出,口大底小,四壁略内收,口长4.48米,宽2.4米,后部深2.4米,前部深1.7米。墓道前段已被破坏,两壁向下斜收,残长2.82米,前残宽1.75米,方向3度。墓室后壁上部已坍塌,下部砖伸出侧壁紧贴圹壁。两侧壁随墓圹向下略内收,东壁以单砖纵向平砌,西壁则用双砖平砌,较东壁厚。封门砖则与侧壁齐平,中部横砌立砖一层。墓门顶部砖用多层,中部一丁一顺地覆为四层。墓室侧壁和顶部通长3.92米,内长3.16米,宽1.84米,高2.1米,门高1.82米。建造墓室所用的砖基本一致,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10厘米,少数略有参差;券拱顶用少量楔形砖,墓顶中间砖厚6~10厘米,窗顶砖厚8~19厘米(见图Ⅸ—12)。
图Ⅸ—12 永平小花桥明墓平面图、剖面图
墓室内后壁坍塌,淤土较多,骨殖已腐朽,西部有大范围的黑色漆皮及铁环被发现,当为棺木朽后痕迹。
共清理金、银、铁石类物品42件,主要为棺饰和棺内的随身装饰品。另外出土墓志铭4块,红色细砂岩,长方形,发现时两两字面相合,楷书阴刻。其中一合属于此前1989年破坏的墓葬墓主墓志铭,刻有“大明金齿军民指挥司永平守御指挥佥事明威将军吴公之墓”;另一合为墓主墓志铭,刻有“渤海郡恭人范氏之墓”。
墓地紧靠“博南古道”,而墓主又为明代边地官员及其亲属。这些对于研究明代初期当地社会历史、兵屯驻守、将领世袭以及舆服制度、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