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简称《张胜温画卷》),是大理国时期描工张胜温绘制的一幅以佛教故事为主要题材的传世画作。画系纸本设色,贴金,全长16.365米,高0.304米,共有134开,共绘628个佛教和世俗人物[177]。
《张胜温画卷》原藏大理国宫中,大理国灭亡后,流落民间,明代画卷遭水浸渍,改装成册页,后又另行装裱,改成卷轴。清代初期,画卷被收入宫廷,由于乾隆十分珍爱此画卷,曾令画师丁观鹏将《张胜温画卷》临摹成两部分:佛教部分临摹为《法界源流图》,世俗人物部分临摹成《蛮王礼佛图》。摹本当年亦收藏于清宫,清末流失宫外,《法界源流图》现藏吉林省博物馆,《蛮王礼佛图》则下落不明。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张胜温画卷》便成为其藏品。抗战时期随文物南迁,1944年曾在重庆展出,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张胜温画卷》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6号图,画上文字为“利贞皇帝信画”,画卷主要表现的是利贞皇帝礼佛的场景。第1、2号图画随行武将14员及架鹰人、捧瓶童子各1个,武将皆跣足、披甲,应是皇帝的将领及随从护卫人员;第3、4号图画随行文官,皆衣饰华美、峨冠博带;第5、6号图画利贞皇帝段智兴及皇太子在官员、僧侣引导下礼佛情形,画中利贞皇帝头戴高冠、身着礼服,右手执香炉、左手持佛珠,背景绘一山脉,应是苍山十九峰(见图Ⅷ—60)。
图Ⅷ—60 《张胜温画卷》局部
第二部分:为7—130号图,主要表现的是“天龙八部护法菩萨尊者等”。依李霖灿教授所编7—130号分别为:第7图“大圣左执□□”、第8图“大圣右执□□”、第9图“如来降魔”、第10图“手持金刚统领眷属龙王”、第11图“优钵罗龙王”、第12图“摩那斯龙王”、第13图“白难陀龙王”、第14图“莎竭海龙王”、第15图“难陀龙王”、第16图“和修吉龙王”、第17图“德叉迦龙王”、第18图“阿那婆达多龙王”、第19图和20图“天王帝释众”、第21和22图“梵王帝释”、第23图“注茶半讬迦尊者”、第24图“阿氏多尊者”、第25图“伐那婆斯尊者”、第26图“目揭陀罗尊者”、第27图“那迦犀那尊者”、第28图“罗怙罗尊者”、第29图“半托迦尊者”、第30图“戍博迦尊者”、第31图“诺距罗尊者”、第32图“跋陀罗尊者”、第33图“苏频陀尊者”、第34图“迦诺迦伐跋釐阇尊者”、第35图“迦诺迦伐蹉尊者”、第36图“伐阇弗多罗尊者”、第37图“迦理迦尊者”、第38图“宾度罗跋罗隋阇尊者”、第39—41图“南无释迦佛会”、第42图“尊者迦叶”、第43图“尊者阿难”、第44图“达摩大师”、第45图“慧可大师”、第46图“僧璨大师”、第47图“道信大师”、第48图“弘忍大师”、第49图“慧能大师”、第50图“神会大师”、第51图“和尚张惟中”、第52图“贤者买□嵯”、第53图“纯陀大师”、第54图“法光和尚”、第55图“摩诃罗嵯”、第56图“赞陀崛多和尚”、第57图“沙门□□”、第58图“梵僧观世音菩萨”、第59图和60图“文殊清问疾”、第61图和62图“维摩大士”、第63—67图“南无释迦牟尼佛会”、第68~72图“药师琉璃光佛会”、第73—76图“十二大愿”、第77图“南无旃檀佛”、第78—80图“南无三会弥勒佛会”、第81图“舍利宝塔”、第82图“南无郎婆灵佛”、第83图“南无踰城世尊佛”、第84图“南无大日遍照佛”、第85图“人王般若佛会”、第86图“建圀音菩萨”、第87图“普门品观世音菩萨”、第88图“除水难观世音”“除怨报观世音”“除象难观世音”“除蛇难观世音”、第89图“观世音菩萨”、第90图“除兽难观世音”“除火难观世音”、第91图“南无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第92图“南无白水精观音”、第93图“四十八臂观世音菩萨”、第94图“文殊菩萨”、第95图“问疾病观世音”、第96图“社缚梨佛母”、第97图“普陀落山观世音”、第98图“南无孤绝海岸观世音菩萨”、第99图“真身观世音菩萨”、第100图“易长观世音菩萨”、第101图“救苦观世音菩萨”、第102图“大悲观世音菩萨”、第103图“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第104图“南无毗卢遮那佛”、第105图“六臂观世音”、第106图“南无地藏菩萨”、第107图“南无摩利支佛母”、第108图“南无秘密五普贤”、第109图“金色六臂婆苏陀罗佛母”、第110图“南无莲花部母”、第111图“南无资益金刚”、第112图“南无愚梨观音”、第113图“南无如意轮菩萨”、第114图“诃黎帝母众”、第115图“大圣三界转轮王众”、第116图“大力金刚”、第117图“布勇多闻天王”、第118图“大胜金刚诀”、第119图“四臂大黑永保护法神”、第120图“六面威罗瓦金钵迦罗神”、第121图“金钵迦罗神”、第122图“大安药叉神”、第123图“大圣福德龙女”、第124图“大圣大黑天神”、第125图“白叶衣佛母”、第126图“智慧天行佛母”、第127图“伏烦恼苦鲁迦金刚”、第128图“守护摩醯首罗众”、第129图“多心宝幢”、第130图“护国宝幢”[178](见图Ⅷ—61、62)。
图Ⅷ—61 《张胜温画卷》局部(www.xing528.com)
图Ⅷ—62 《张胜温画卷》局部
以上第二部分7—130图的顺序是按照现有装裱的次序排列的,原本经过历次装裱,部分图画原来顺序已不可考,现存各图的定名主要依据李霖灿、邱宣充两位先生的订正研究。
第三部分:为第131—134图,第131图左上角署有“十六大国主众”。这部分内容主要绘的是16位国王前来大理国朝拜的情景。这些国王装束不一,面貌各异,应是当时不同的民族。
关于《张胜温画卷》的年代,现在可以参照的主要有两处:一处为第6图上方“利贞皇帝信画”,另一处是卷尾的释妙光“盛德五年”题跋。其中“利贞”为大理国皇帝段智兴年号,年代与南宋乾道八年至淳熙二年相当,即公元1172—1175年。而“盛德五年”相当于南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80年。推测这期间,应是《张胜温画卷》的具体创作阶段。
对于《张胜温画卷》的研究,早在1944年重庆展出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庸教授就曾撰《张胜温梵画瞽论》一文,云南本地学者李根源、方国瑜等也分别论述研究。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徐嘉瑞先生《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一书,专门对《张胜温画卷》进行论述,并刊出黑白照片数张。1982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李霖灿先生《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张胜温画卷》并刊登全部彩色照片,同时依据《法界源流图》已发表的部分照片,肯定了其对原作“错简”的订正。1991年,邱宣充先生发表《张胜温画卷及其摹本研究》,对照《法界源流图》,对画卷的次序及题名进行了探讨。
《张胜温画卷》集佛像、人物、山水、动物于一卷,画风延续中原六朝以来风格,线条流畅、形神兼备,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自问世以来,历代名家皆给予其极高的评价。画卷同时代的僧人释妙光称其为“妙出于手,灵显于心”;明代大学士宋濂评价其“施色涂金,皆极精致”;清代乾隆皇帝称其“顾卷中诸像、相好庄严、傅色涂金,并极精彩,楮质复淳古坚致”;当代大家李霖灿先生更是称其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件金玉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