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钟山石窟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千米处的沙溪镇石钟山上,分为三个区: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共有16窟,造像136躯[10]。
1.石钟寺区
石钟寺可能创建于南诏时期,原先的建筑大多不存,现存庙宇是清代建筑,寺后分布8处石窟。
第一窟:《异牟寻坐朝图》。此窟高1.66米,宽1.20米,进深0.49米[11]。窟内一平台,其上雕9人,中间端坐一位王者,身着圆领、偏襟长袍,头上戴着南诏王冠——“头囊”。据李家瑞先生考证为南诏王异牟寻[12](见图Ⅷ—5)。王者身后2人,一人执扇,一人手持藤类植物制的长杖,白居易《蛮子朝》诗中有云:“清平官持赤藤杖”,推测此人为南诏清平官。清平官相当于唐代宰相,《蛮书》记载南诏“清平官6人,每日与南诏(王)参议境内大事”,可知清平官不止一人。在王者背后,另有4人,手中亦持物,应是异牟寻的随从。在窟门两侧对坐2人,一老一少,着汉官服饰,短翅幞头,应是唐朝内地人在南诏做官的郑回和杜光庭。窟左侧则刻南诏时期的天竺僧人(印度梵僧)像。
异牟寻是南诏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代明君,在位期间促进南诏与唐重修旧好,对于推动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起到重大的作用。公元794年,唐德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赐金印——“贞元册南诏印”。
图Ⅷ—5 异牟寻坐朝图
第二窟:《阁罗凤议政图》。此窟是石钟山石窟群中雕像最多的一窟。整窟雕成一座华贵的殿堂,窟高1.90米,宽1.52米、进深0.51米,窟内共雕16人。窟外檐浮雕三重,分别雕瓣状花纹、连珠纹和垂幛纹。下面还雕出卷起一半的幔幛,极其生动逼真。窟内石座上雕一把龙椅,上面端坐南诏王阁罗凤,头戴王冠——“头囊”。王座前则蹲伏着石雕的一狮一虎。
在阁罗凤像的两侧共雕侍从、武士13人,分侍左右,手中亦各有所持,其中唯有一位僧人端坐,此僧着袈裟,执念珠,身后有一把曲柄“杠伞”。据考证,此人是阁罗凤之弟阁陂大和尚[13]。而阁罗凤下首靠近窟门处,则雕刻两位相对而坐的清平官,形象与第一窟相同。
此窟从雕刻手法上来看,多用浮雕、圆雕与浮雕相结合以及线雕的手法,所雕人物形象生动、风格饱满,衣纹流畅,衣薄透体,褶纹稠叠多皱,颇有“曹衣出水”的风格。从殿堂布局、人物的身份和仪态看,确是南诏王坐朝与臣属议政的雕刻图像,是研究南诏历史的珍贵资料[14](见图Ⅷ—6)。
图Ⅷ—6 阁罗凤议政图
第三窟:《地藏像》。此窟高1.50米,宽1.10米,进深0.55米。窟内雕地藏菩萨坐像,披风帽,着袈裟,两耳佩环,手执摩尼珠,窟壁上有“至元”和“宣光”年号[15]。
第四窟:《释迦牟尼佛像》。此窟高1.45米,宽1.80米,窟正中雕释迦牟尼坐像,其身后,阿难、迦叶两弟子合掌而立。另雕文殊、普贤分侍左右,分别骑乘青狮白象,白象后面另有一象奴手执驯象长钩。
第五窟:《达摩像》。此窟由左、中、右三个窟组成。中间一窟较为宏大,高1.26米,宽1.30米,进深0.50米。窟内正中雕达摩像,达摩旁边还有两尊坐像,四周则雕塑山景,并有樵夫、琴童等世俗人物和猴马等动物。正中达摩身形清癯,似作沉思状,当地居民称之为“愁面观音”。此窟出现最早的年号是“至正元年”(1341年)[16](见图Ⅷ—7)。
另外,左右两小窟分成上下台,分别雕佛、阿嵯耶观音、供养人等。
图Ⅷ—7 达摩像
第六窟:《八大明王》。此窟是石钟山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窟长11米,高3米。正中雕佛及弟子阿难、迦叶。左右为“八大明王”,分别是“大圣东方六足尊明王”“大圣东南方降三世明王”“大圣南方无能胜明王”“大圣西南方大轮明王”“大圣西方马头明王”“大圣西北方大笑明王”“大圣北方步掷明王”“大圣东北方不动尊明王”,这是佛教密宗的八位护法神。在八大明王雕像两侧还雕有两位天王像:毗沙门天王和大黑天神[17](见图Ⅷ—8)。
第七窟:《甘露观音》。此窟高11米,宽2.7米。共有造像3躯,正中为“甘露观音”,端坐于雕刻有海浪的莲花石座上。头戴化佛冠,袒胸披璎珞,右手执柳枝,左手托钵,面容敦厚,柳眉凤眼,下颌丰腴。因观音胸口剖开一洞,民间也称其为“挖心观音”。在观音左右各侍立一位捧瓶女供养人。此窟后壁上有藏文题记。观音以及侍立在后的两位供养人神态端庄、造型丰满,颇有唐风(见图Ⅷ—9)。
图Ⅷ—8 八大明王之一
图Ⅷ—9 甘露观音
第八窟:《阿殃白》。此窟中间拱形龛高0.90米,宽0.60米,进深0.65米。正中雕刻莲花座,座上原有雕刻业已毁损无存,现存在这个部位的为一雕刻椎状物,中裂一缝,两旁凿刻,形状为女性生殖器。当地白族语言称“阿姎白”,即女生殖器之意,这具女阴雕刻已成为附近居民求子嗣的膜拜对象。在佛教石窟中出现女阴雕刻在全国唯有此例[18](见图Ⅷ—10)。
图Ⅷ—10 阿姎白
在龛外两侧浅龛上雕增长天王、持国天王以及佛、菩萨、协侍等。此龛有大理国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墨书题记。可以断为大理国石窟。
2.狮子关区
狮子关是一处险峻的山崖,顶上有像生巨石一尊,酷似蹲踞的雄狮。明代文人李元阳曾在崖壁上题刻“狮子关”三字,该区有石窟3处。(www.xing528.com)
第九窟:《毕摩》。此窟高1.13米,宽0.90米,是山麓一浅窟,仅雕一名男子,裸首,头发卷曲齐肩,身披毡,腰系裙,足穿靴,双手持杵。旁边题刻“波斯国人”4字,书法拙劣,显系晚近好事者所为。关于这躯雕像,学者意见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是“天竺僧人”“婆罗门人”“印度僧人”[19];有人认为是彝族[20];有人说是“金刚力士”[21]。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图Ⅷ—11)。
第十窟:《建国梵僧观音》。此窟位于狮子关左崖,窟高1.83米,上宽1.07米,下宽1.87米。窟内雕一位古印度僧人——“梵僧”像,高有1.66米,头顶秃,深目高鼻,头现宝光,右手结怖魔印,左手握净瓶,足着靴,左下方随一只犬。近年在梵僧左臂上发现一块高0.42米、宽0.22米的榜题:“紫石云中信境兰若。盛德四年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榜杨天王秀创。”[22]这里也出现“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年号,此窟也可确定为大理国石窟(见图Ⅷ—12)。
图Ⅷ—11 狮子关区第九窟
图Ⅷ—12 狮子关区第十窟
第十一窟:《细奴逻全家福》。此窟位于狮子关顶,高0.85米,宽1.20米。共有造像7躯,其中5人坐在床上,右侧男性头戴王冠,着圆领宽袖袍。左侧女性头戴莲花发髻冠,佩耳环,着圆领宽袖衣。在这两躯雕像中间有4行题记,根据题记,“躅罗”就是“圣独罗”,也就是南诏王细奴逻。推测男像为细奴逻,女像应为王妃。在床上坐着的另外3人中,一男孩着兜肚者应是王子,一女孩应为公主,另有侍女一人。
在南诏王夫妇两侧站立两人。右侧男性老者,头戴冠,着锦袍,腰束带并绅带下垂,上体前趋,作述说状。他左手握卦筒(屋透),右手握竹签,应是一位祭司(毕摩)。左侧女性老者,发上有高髻,耳有圆形坠,着圆领宽袖锦袍,垂至脚面。她双手持一羽扇(切克)侧面向王妃,应是一位女巫[23](见图Ⅷ—13)。
图Ⅷ—13 细奴逻全家福
当地居民也称此窟为“全家福”。1962年云南省博物馆文物普查小组在石钟山麓的桃羌村和牟平村调查时,这里老人皆称他们祖先在石钟山。牟平村本主庙中供奉的一组木雕本主,当地白族称“红脸本主”,与细奴逻衣着相同。而公主、王子神态也与第十一窟相同[24]。据此,第十一窟《细奴逻全家福》石雕原先作为“本主”而雕凿的可能性极大。
3.沙登箐区
沙登箐区石窟有5窟,分布在石钟寺西南4千米处的金鸡栖山麓(见图Ⅷ—14、15)。
图Ⅷ—14 沙登箐区石窟造像局部
图Ⅷ—15 沙登箐区石窟造像局部
第十二窟:造像雕凿在高3米、长6米的岩壁上。共有6龛,每龛雕一佛或二佛。第3龛雕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座下刻11行题记,内有南诏王劝丰祐“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的年号纪年,这是剑川石钟山石窟群中唯一有南诏国纪年的一窟。从题记来看,此窟应该是附近“沙追”村中一位名叫张傍龙的供养人捐资修建的。题记中“沙追”又称“沙退”,就是石钟山下沙登村的古称。题记中张傍龙的5个儿子分别名为龙庆、龙君、龙世、龙安、龙千,这是南诏国时期常见的“冠姓父子连名制”习俗。另外,题记中的“国”写成“圀”,“佛”刻写成“仏”则是武则天时创造的“新字”。
又在该窟右上方有阴线刻的佛塔一座,其旁有题记云:“大理禅妇□□□敬刻”,说明该石窟造像既有南诏时所刻,也有大理国时期的作品。
第十三窟:石窟刻于金鸡栖山岩石上,为一浅龛,雕菩萨一尊,立于莲花座上,头戴化佛冠,着圆领紧身短袖长衣。在左侧墨书年号为“圣□四年壬寅岁”。龛之外缘刻“奉为造像施主药师祥妇人观音得雕”题记。
在龛左右各雕4座密檐塔。左侧第3座塔上刻“大理圀造像施主药师祥妇人观音姑□□□□□等敬雕”。
从题记看,此窟墨书“圣□四年”极有可能是指大理国段素兴“圣明四年”应该在公元1042~1045年之间,相当于宋仁宗庆历年间。而造像施主似为名叫“药师祥”的两位夫人:“观音得”和“观音姑”。这种在姓名中冠以“药师”“观音”字样在大理国时期也极为流行,可以确定此窟系大理国时石窟无疑。
第十四窟:造像位于沙登箐南面巨石上,龛正中雕2米高佛像,端坐须弥座之上,佛两侧雕有弟子阿难、迦叶立像,高约1.8米。
第十五窟、十六窟:石窟位于沙登箐北,此处原有夹子寺(或称甲子寺),石窟位于寺旁崖壁夹缝两侧。左侧雕毗沙门天王,身高2米,左手执塔,右手持三叉戟,足踏鬼奴。右侧雕大黑天神,高2米,面目狰狞,六臂,持鼓、钵、念珠、叉、剑、索等。颈系人头,腰挂骷髅。两尊造像形态丰满、神态威仪,造像在风格和线条的处理上与唐代类似,推测其年代应该是南诏、大理国时期(见图Ⅷ—16)。
图Ⅷ—16 毗沙门天王
剑川石钟山石窟群造像为南诏、大理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是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建筑、服饰、民族习俗、艺术水平的珍贵实物资料。石窟造像既有汉传佛教艺术形式、藏传佛教内容,又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如代表佛教密宗——滇密的阿嵯耶观音、梵僧、大黑天神等造像,白族“本主”造像崇拜等。这种在佛教艺术上的交流和融合也正是南诏、大理国与中原、吐蕃以及周边地区交流的结果。
剑川石钟山石窟早在明代已经被文人名士所注意,清代康熙《剑川州志》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1958年宋伯胤先生《剑川石窟》一书出版后,这座石窟群才广为人知,并被学术界所重视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