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在洱海地区分布着六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即浪穹诏、施浪诏、邓赕诏、越析诏、蒙巂诏、蒙舍诏。六诏之外,还有一些小诏,如石桥诏、石和诏、白崖(诏)、剑川(诏)和洱海沿岸的西洱河蛮。
《新唐书·南诏传》载“夷语王为诏”,“诏”可以理解为王、首领、酋长,也可以理解为部落。六诏之中的蒙舍诏原在今巍山县南部,位置较其他五诏偏南,又称南诏。蒙舍诏所在的盆地蒙舍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加之人口众多,逐渐拥有了统一六诏的实力。
公元738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蒙舍诏首领皮逻阁正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次年,南诏正式建都于太和城。
公元765年,阁罗凤命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建拓东城,“居二诏佐镇抚”,就是以“二王”的身份坐镇,正式统治滇池地区。
南诏社会后期,政治腐败,矛盾激化。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建大长和国,结束了南诏国的统治[1]。
公元928年,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拥立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后来又废赵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国。(www.xing528.com)
公元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
从公元738年南诏建国至公元902年南诏灭亡,之后虽经过郑、赵、杨几十年统治,至公元937年建大理国,再到公元1253年大理国为蒙古所灭。南诏和大理国这两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前后共存在500余年,基本上和中原的唐、宋王朝相始终[2]。
南诏、大理国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与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地区交流频繁,社会文化发展较为迅速。大约在南诏初期佛教开始在大理兴起,随着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在南诏传播的极为迅速,至南诏中期逐渐上升为“国教”,大理国时期,其国更有“佛国”“妙香国”的美誉。在佛教的影响之下,南诏、大理国时期,上至王公贵胄,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皈依佛门,甚至国君“避位为僧”的也不在少数。在佛教的影响下,南诏、大理国时期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
从考古发掘来看,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文物工作者陆续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墓葬、石窟寺、城址等展开调查和发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古墓葬、石窟、古城址。除此之外,现今保留下来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众多的文物古迹更是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直观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