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考古学通论:早期遗址和墓葬考察成果

云南考古学通论:早期遗址和墓葬考察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纺轮和两遗址出土的基本相同,陶支足的上部和银梭岛三、四期及剑川海门口遗址[55]出土的基本相同,下部发生一些变化,变得较直和厚实,清华洞遗址出的要晚。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磻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云南考古学通论:早期遗址和墓葬考察成果

1.大理市银梭岛遗址第二、三期

2003~2004年发掘的云南省大理市银梭岛遗址第2期和第3期亦属云南青铜时代早期文化。该遗址共经过两次发掘,主持发掘者闵锐先生将第2次发掘的第9探方分为4组地层共57个小层位。考古文化分期为四期,第一期属石器时代,第二、三、四期属青铜时代。遗址中发现房屋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其中,青铜器均为小型器,器形有锥、镯、鱼钩、铜条等[51]

表Ⅴ—3 银梭岛遗址碳14年代测定数据表

2.祥云县清华洞遗址[52]

清华洞遗址位于祥云县城南3千米的昆畹公路南侧,处于城川坝西南边缘地带,背倚清华山,面向祥城镇城川坝,属喀斯特地形石灰岩溶洞。洞口宽约40米,平面形状呈弧形,面向东。洞口外壁高近20米,呈黄红色,洞壁上有明清以来的摩崖石刻20余处。洞壁从上往下斜向内收,形成较大的岩棚空间。岩棚深处有山洞伸入山腹。主洞口较窄,但洞内较为宽阔、深远,各支洞错综复杂,可相互交通。因此,清华洞历来被视为旅游探险的胜地。

为了解清华洞遗址的分布范围及地层堆积情况,在遗址的不同区域开挖了12条探沟,划分为6个地层。发掘中共发现灰坑两座,灰沟一条。此次清华洞遗址勘探试掘面积较小,但通过细致的田野工作确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堆积层次及文化特征,收获颇丰。从出土器物来看,其文化特征亦较鲜明。出土陶片数量较多,绝大部分为夹砂陶,泥质陶极为罕见,陶色不纯。纹饰以素面陶最多,绳纹次之。由刻划波折纹、菱形网纹、戳刺双圆点纹构成的纹饰组合富有特色,仅见于器物上口沿及颈肩部。叶脉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划纹等数量较少。器形有罐、釜、匜、钵、碗、器盖、切底器、支足、纺轮、陶垫等几类,圜底和小平底较为发达,有少量圈足器。罐的数量较多,有折沿、卷沿、圜底、带流罐等,陶釜也有一定的数量。切底器尚属首次发现,因陶片过于残碎无法完整修复器形,只能在将来的发现和研究中进一步了解其器形及功用(见图Ⅴ—11)。

图Ⅴ—11 清华洞遗址出土的陶器

清华洞遗址出土石器较多,共计55件,磨制石器较为发达(见图Ⅴ—12)。发现有少量骨器(3件)。铜器仅发现1件铜锥,在地层中未见其他铜器、铜屑等。清华洞遗址出土的石斧、锛、刀、箭镞和大理银梭岛遗址三、四期[53]以及剑川海门口遗址二、三期[54]出土的器物有相同之处。陶纺轮和两遗址出土的基本相同,陶支足的上部和银梭岛三、四期及剑川海门口遗址[55]出土的基本相同,下部发生一些变化,变得较直和厚实,清华洞遗址出的要晚。双线刻划波折纹及装饰部位和银梭岛遗址三期相似。遗址未见陶豆。银梭岛遗址三、四期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200年~前400年,海门口遗址二、三期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800年~前500年。陶支足在银梭岛三期出现,其年代上限应晚于公元前1200年;滇西地区陶豆出现的最早年代在战国早期[56],清华洞遗址的年代下限不应晚于战国早期。结合上面的分析,清华洞遗址的年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900~前500年,属于青铜时代早期末段至中期遗址(见图Ⅴ—13)。

图Ⅴ—12 清华洞遗址出土的石器(www.xing528.com)

图Ⅴ—13 清华洞遗址出土的铜锥

3.大理市磻曲遗址B区[57]

磻曲遗址位于大理市银桥镇磻曲村北,处于苍山三阳峰下的缓坡地带,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南连大理,北接湾桥,滇藏公路、大丽公路由遗址东侧南北向并行而过。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磻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选择文化遗存保存相对完整和遗迹丰富的两个区域:紧邻三阳城城墙的北侧发掘区为A区,A区1~5号探方主要为火葬墓集中分布区域;距A区约100米的南侧发掘区为此次发掘的B区,为青铜时代遗址。B区共清理灰坑58个、房址50座、活动面12处、沟12条、石砌建筑13处,另有大量柱洞。房址以地面建筑为主,平面多为长方形,少部分房址有门道。大多房址没有经过精细的垫土、夯筑形成居住面,仅将地面略加修整使之平齐。由于人类居住活动时间较长,大多房址废弃后,又在原地重建,废弃房屋的堆积又成为新房屋的垫土。半地穴房址仅发现一座,即26号房址,开口于第6层下,平面近方形,边长340~360厘米,深25~45厘米。东南侧有门道,宽70~90厘米。房屋中心立柱,柱坑用石块填塞以加固,地面平整光滑,坚硬致密。该房址似因火烧而废弃,废弃堆积以烧结土块、烧结土粒、炭屑及木炭为主,其中出土了大量陶片,大多可修复,可辨器形有瓮、罐(或釜)、支足等。

B区的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

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数量较少。有斧、锛、凿、穿孔石刀、镞、网坠、砺石等。斧、锛以长条梯形为主,有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磨制精细,石材可能非本地采集,存在残器二次加工利用的情况。穿孔石刀多为弧形,刃部近于半圆。网坠多利用本地石材,以扁平小石块为原料,仅将两侧各修整出“V”字形凹口。

陶片均为夹砂陶,以红陶、红褐陶、橙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灰褐陶。纹饰陶片较多,以刻划、压印或戳印为主,纹饰多施于颈、肩部,有刻划菱格纹、波折纹、折线纹、人字纹等,多与点线纹饰于同一器物上,形成组合纹饰,具有典型的洱海地区青铜时代陶器的特征。可辨器形有釜、罐、钵、匜、瓮、带檐器、带耳器、平底器、圈足器、支足、纺轮、网坠等(见图Ⅴ—14)。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磻曲遗址B区出土文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斧、锛类石器磨制精细,所示渔猎经济和农耕经济并存,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早期过渡,属云南青铜时代早期。

图Ⅴ—14 磻曲遗址出土的带檐陶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