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地区岩画分布比较丰富而集中,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红河及其支流面河山崖厦和洞穴的岩壁上。澜沧江流域岩画有临沧市的沧源县、耿马县,红河流域的岩画主要在元江县。以上几个县区均有大量岩画,其中以沧源岩画为中心,包括耿马等地岩画构成的岩画群是澜沧江流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象形史诗,更是洪荒时期人类生活的写真。在这些岩画附近还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其中4处就在岩画点崖下,其地缘关系十分密切[80]。迄今为止,滇西南地区目前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岩画12处,图像大约有1200个[81]。
(一)澜沧江流域岩画[82]
1.沧源岩画群[83]
沧源岩画是云南原始岩画最集中、图像最多的岩画群,它们分布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的糯良山、班考山与拱弄山之间,澜沧江支流勐董河流域河谷地带的山崖石壁上。现已发现10个点,分别为帕典姆岩画(第1地点)、滚壤开岩画(第2地点)、滚壤榨岩画(第3地点)、壤摆岩画(第4地点)、壤少岩画(第5地点)、壤典姆岩画(第6地点)、壤达来岩画(第7地点)、别锡朴岩画(第8地点)、贡不卓岩画(第9地点)、帕典姆2号岩画(第10地点)。可辨图像约1000个。汪宁生先生将沧源岩画的表现内容分为人物、器物、房屋、动物、神祇、自然物、符号、手印等,其内涵相当广泛。据对覆盖岩画的石灰华进行的碳14测定表明,其年代距今3030±70年,对岩画颜料中孢粉组合的分析也判定其年代为距今2500~3500年前,所以可以认定沧源岩画里的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它们无疑是一卷反映云南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生产、生活的历史画卷(见图Ⅳ—61)。
图Ⅳ—61 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的可辨图像并非孤立存在,许多图形排列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丰富的画面,表现着各种内容和题材。
狩猎活动是早期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氏族先民擅长打猎,故沧源崖画反映这个主题的画面较多。众多的狩猎活动因狩猎方式的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弩射,第1地点5区绘有倒卧的象、豹,其下有射弩的人群;第6地点5区右上方3人射兽时侧身持弩。第7地点3区则绘有用长兵器刺杀野兽的情景。当然原始先民们的群居生活,在狩猎大型动物时也多采取合作的群猎围捕,第5地点2区的赶兽、第7地点6区的赶象等,人们或追赶,或吆喝,兼用弩射矛刺,皆是围猎的典型画面。原始先民们在狩猎时还会根据具体动物采取适宜的捕猎方式,如对蟒蛇采用叉杀;对麂子采用追杀;对猴子采用设栅捕捉等,这些在沧源岩画中都能看到。
新石器时代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所以在沧源岩画中有大量反映,而村落及房屋建筑则具有代表意义。在沧源崖画第5地点2区和5区,有树上造房的图形:屋顶靠8根柱子支撑,立在一棵大树上,从屋顶正中往下悬挂绳索,便于攀缘出入,这是史前居民营建的“巢居”,此居住形式源于古代南方百越民族。重要的是在第2地点1区发现的村落图,从画面上看当时人们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房屋排列有序且各有用途。如此布局的村落,显示出农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人们共同生产、生活,已逐渐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图中14座干栏式建筑房屋,桩柱有3~8根不等,有椭圆形干栏、三角形干栏和“长脊短檐”的倒梯形干栏,代表了云南氏族先民居住房屋的民族特点。干栏式房屋由南方百越先民首创,在云南广为采用,并多有创新与继承,现代佤族干栏住房多类似图中椭圆形干栏;傣族干栏多采用三角形;倒梯形干栏则多出现在现代景颇族的住房里[84]。
在沧源岩画中放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尤其是牧牛,第6地点岩画中可辨的牧牛图像达六七处之多,其中一幅以牛为中心,牛角细长弯曲,背隆尾长,前有三人拉着套在牛颈上的绳索,最前一人扯着牛鼻,牛后亦有三人挥臂驱赶。由此可见,当时人们采用的方法应该是“野牧法”,即套住头牛将其驱赶,其他的牛就会相随而动。
滇西民族勇猛好斗,战争场面在岩画里不无反映。第6地点6区下部绘一战争图,人群里有持弓而射者,有徒手而搏者,更有横竖杂卧倒地而死者,场面颇为紧张残酷。
沧源岩画里人物的舞蹈形象很有特色,人们戴鸟羽、佩牛角,或并立或叠立,或围立,装饰奇特、形态各异,可看作表现原始舞蹈的图像。从图像来分析,这些史前舞蹈分为非宗教性舞蹈和宗教性舞蹈[85]。非宗教性舞蹈在沧源岩画中有4种:第1地点2区绘着地平线上三人一组共六人的组舞图像;第6地点6区上部绘有5人弯腰前倾,双手下垂,跳着类似现代藏族舞蹈“果卓”的横排舞;第7地点1区还有表现圆圈舞的图像,在不规则的圆圈外有5人双足踏线,一臂上翻,一臂下垂,舞姿优美,由于作者假设自己站在画面中心向外环视,移动视点的视觉认知形象使5个舞者给人向外倾倒的感觉;第2地点1区下部绘有3个舞者手拉手排成横排,友善愉悦地跳着拉手舞。它们说明,非宗教性舞蹈即原始先民的自娱性舞蹈。另外,因为史前时期艺术与宗教是分不开的,所以岩画中凡属舞蹈或与之相关的图像大多数归于宗教性舞蹈。沧源岩画中的宗教性舞蹈包括猎首舞、狩猎舞、羽物及盾牌舞。猎首舞在第1地点5区可见,横立6人,两端人物高大,左、中两个形似妇女的人共提一圆形人头跳“猎首舞”,右边被杀者身体倒立。此场景与西盟佤族的“猎首舞”极为相仿。史前人类有动物崇拜习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杀死动物后为免灾弥祸要举行简单仪式向被杀动物谢罪,因此模拟狩猎场面的“狩猎舞”就出现了,第7地点4区画面中的猎鹿舞和第6地点4区、第1地点2区画面中的猎牛舞都生动呈现出人们模拟狩猎,以期获得猎物的舞蹈场面。独具特色的“羽舞”是云南原始舞蹈中最重要的一种,原始人类装饰羽毛跳舞,不是为了娱乐和表演,而是纯粹出于宗教祭祀的需要。沧源岩画中“羽舞”的图像很多,第6地点3区“羽舞”图较为集中,画面中人物有将鸟羽插在头上的,有把鸟羽装饰在臂与腿上的,还有制成羽衣张臂翩然欲飞的。最奇特的是第7地点3区画面右上有一头戴巨大双耳玦,腰下用粗毛鸟羽装饰成鱼尾的人,此“鱼尾人”双臂模仿着鱼戏水中而舞蹈,也可暂归入“羽舞”。岩画第6地点6区上部的崖部集中绘有跳盾牌舞的图像,图像上7个武士一手执盾一手持矛,作舞蹈状,矛和盾都夸张得很大,并有意突出男性器官。其余武士双腿反叉而舞,两空手而舞的人向空中抛一相当于头颅的圆形物,下方有一人装作战死的敌人。这应是战胜后返回村落,武士与男女村民庆祝胜利,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庇佑而共同舞蹈,其间种种进入高潮的情状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本族武士的崇高敬意。同样,画面里巨大而夸张的盾牌,突出了其战争祭祀舞蹈的性质[86](见图Ⅳ—62)。
图Ⅳ—62 圆圈舞(沧源岩画)
2.耿马县岩画
耿马县大芒光岩画位于耿马县四排山乡大芒光村委会辖区内的“大岩房”,是一座宽25.5米、深8.5米的岩洞,与沧源岩画分布区隔小黑河相望。岩画高4.8米、宽9米,距崖前宽7米的平台约1.5米。共有图像39个,分别由黑蓝和暗红两种颜色绘涂,其中黑蓝色图像7个、暗红色图像32个。这些图像最大的高29厘米、宽21厘米,最小的高12厘米、宽11厘米。图像的内容较特殊,画面正中上方绘一条巨蛇,头有双须,全身卷曲向上升腾;巨蛇下方有多个人和动物,人物有的双手平举如腋下生风;有的两手各执一圆形物体;有3个人物绘有长而曲的尾饰;有两人绘有圆形与三角形的头饰。动物有大小之别,大者为牛,小者似犬,另有阴阳二模皆具的手印。据研究者分析认为耿马大芒光岩画与沧源岩画极可能属于同一文化类型,其所绘之蛇、牛、人体尾饰造型也是古滇文化一直以来延续的重要主题[87](见图Ⅳ—63)。(www.xing528.com)
图Ⅳ—63 耿马大芒光岩画
以沧源岩画为中心,包括耿马等地的岩画构成的岩画群,是澜沧江流域最具魅力原始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是象形的史诗。所表现的内容有狩猎、战争、祭祀、巢居、穴居、干栏式建筑、迁徙、丧葬、歌舞等活动,特别是岩画中羽人和牛的形象,在国内岩画中独具特色。在多处岩画中发现有牛及戴牛角头饰品、鸟羽和兽尾装饰的人物,人们围着被拴住的牛,或狩猎,或歌舞,或并行,或叠立,装饰奇特,姿态各异。有的图上,牛的上方还飞着长翅膀的戴头饰“神人”,它们应该是某种原始祭祀的写照,这些装束奇特的羽人应该是祭典上的巫师或被祭祀的神灵。滚壤开岩画(第2地点)所描绘的村落图形,数条表示道路的线段与表示村落范围的椭圆形相连,每条道路上均有向村落里行进的人物。这些人物有的举着长棍状物,似胜利而归;有的手持短棍,赶着牲畜;有的高举手臂,似在跳舞;有的持弓弩断后。在椭圆形线段围住地方村落中,画有16幢干栏式房屋,其中7幢房屋仅线段勾勒出大致轮廓,而其他9幢房屋,屋顶部分全部涂红勾实。这两种风格各异的房屋,都有一间大房子画在村落的中央,房屋旁边立一有持铲状器的人,反映的应该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如同原始社会的巨幅画卷和生活画廊。
3.永德县岩画
永德县属于滇西南的临沧市,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环绕,岩溶地貌分布较广。永德县境内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为红岩岩画。
红岩岩画位于永德县永康镇红岩村南约500米的红岩山崖,与送吐岩画相距15千米左右,海拔约1400米,岩画绘于崖壁东南一桃形溶洞外东侧崖面上。崖面粗糙泛红,因风雨侵蚀,仅能辨别出人物、动物、重圆圈、阳纹手印、方框内交叉纹样图案等50多个图形。从左至右,可以分为4个区。岩画的人物造型几乎简化为“文”“木”“大”字的形状,图像也多为较抽象的符号,以重圆圈数量最多。图像绘制较为随意,无明显的情节和构图,人物造型严守正面律,使用红色颜料绘制。与沧源岩画有较多的相似之处,都较为粗犷豪放。
(二)红河流域岩画
红河流域岩画主要分布在元江县,元江县已发现岩画两处:元江它克岩画和元江假莫拉岩画[88]。
1.它克岩画
该岩画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青龙厂镇它克村(又名龙池村)东北1公里石酒壶岩壁的下部。岩画画幅长19.5米、宽3米,距地面约2米,最高处达15米,岩壁上部向外突出形成岩厦,前有平台。它克岩画现存图像120个,其中人物62个、动物10个、符号及其他48个。内容从左到右可分为7部分,分别绘有太阳、甲虫形人、长方形躯干人、持弓人、饰羽人、蛙形人、蜥蜴、蛇、狗、菱形、圆点、涡纹、水波纹等。甲虫形人是岩画中最具特点的人物造型,即人物的身躯由大小菱形套叠构成,这是它克岩画独有的人物造型,为云南其他岩画所不具有,而两手上举、双腿曲蹲类似青蛙形象的蛙形人也颇有特色,据推测或与祈雨、水利有关。动物中以蜥蜴最为醒目,图上两条蜥蜴,一条长37厘米、宽12厘米,头部略呈三角形,前爪平伸,后爪作蹬爬状;另一条长80厘米、宽24厘米,头部呈圆形,有触角和须,也是蹬爬状。两只蜥蜴体形巨大,造型生动,是云南首次发现的蜥蜴图像,这种介于龙蛇之间的动物应与某种崇拜有关。菱形人物为它克岩画独特的人物造型,应该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是云南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其艺术造型和构思独具特色(见图Ⅳ—64)。
图Ⅳ—64 元江它克岩画
2.假莫拉岩画
该岩画位于元江县假莫拉村北3千米左右的菲洛阁山南麓,海拔1500米处名为“大石脚”的石崖附近的半弧形岩石上。画面长5.1米、宽1.3米,残存图像40多个,可清楚辨识的有15个,有人物、线条符号、手印等。人像为6个舞人,或手臂曲肘平举,作蛙人状;或手臂下垂外分,手掌向外翘出,腿要么上踢,要么蹲马步,足上翘。舞人身体为倒三角形,四肢粗壮,应为男性,有的有羽饰。这些舞人居于画面中央,舞姿粗犷。岩画也表现生活场景,画面右侧5个人像是4女1男,女性头耳硕大,四肢短小,胸腹女性特征突出,其中2人各牵一小儿作行走状。其他还有曲线状线条和花蕾图案2个、手印6个以及不明图像20余个。
元江县发现的它克岩画和假莫拉岩画的内容、构图和造型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的岩画不同,图像主要以蛙或蛙纹、蜥蜴为主,与邻近地区的广西花山岩画极为相近,其技法以写实为主,反映的是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