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云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炭化稻的地点共有10处,分别为:宾川白羊遗址,在23个窖穴内发现稻壳、稻杆痕迹,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770±85年;元谋大墩子遗址,在3个陶罐中出土大量的炭化稻谷,经鉴定为粳稻,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210±90年;剑川海门口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中出土大量炭化稻谷,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605±49年;耿马石佛洞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出土了炭化稻米和未炭化的稻壳碎屑;耿马南碧桥遗址在地层中发现了炭化稻遗存;昌宁营盘山遗址在房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稻米,经鉴定为粳稻,年代距今约3800年;东川营盘村遗址的地层中出土大量炭化稻谷,取完整者进行科学鉴定为籼稻;永仁磨盘地在地层中发现约2千克的炭化稻;永平新光遗址G3底部采集到炭化稻标本。滇池地区周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典型代表晋宁石寨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稻壳和芒的压印痕迹,应该是用谷穗和谷壳造成的,从压印痕迹来看,应该是粳稻(见图Ⅳ—38)。
滇池地区出土的陶器,在当时制陶曾用稻穗、稻壳作垫子,这些陶器上便留下了稻的痕迹,甚至还留下了整粒的稻谷。这些稻的形状呈椭圆形,诸宝楚先生鉴定为粳稻。有些稻粒枝梗完整,余履圻、程侃声、周季维诸先生均鉴定为粳稻。周季维先生还认为,滇池地区出土的稻谷中还发现了籼稻。籼稻更接近于野生稻,而早于粳稻。因而,这是一个重要发现。西双版纳现代籼稻和野生稻的区别就不是很大。滇池地区新石器遗址的年代没有经过测定,其石器、陶器制作技术比金沙江中游及洱海地区进步。金沙江中游的元谋大墩子遗址经碳14放射性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260±9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1470±155年。洱海地区的宾川白羊村遗址,第3号房屋2号柱洞木炭的年代为公元前1820±85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165±105年。因而,滇池地区出土稻谷年代不早于上述年代。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稻谷经鉴定亦系粳稻,年代为公元前1150±90年。
云南省博物馆在剑川海门口进行的第二次发掘,出土石刀、石斧、石锛、石凿以及陶网坠,陶器多为陶片,皆平底器,无三足、圜底器。铜器有钺、锥等,还发现了一些农作物和植物种子:CHT1:4F2:76、CHT1:4F2:75、CHT1:4F2:18、CHT1:4F2:97、CHT1:4F2:72、CHT1:4F2:74稻谷,经鉴定为粳稻[52]。剑川海门口进行的第三次发掘,地层共划分为10层,第7~10层为新石器时代,在地层中都采集到了炭化稻,地层时代越早,采集到的炭化稻越少。第7层中出土的炭化稻成块状,应该是大量稻谷堆积保存的表现。
在元谋大墩子遗址H1中出土大量灰白色的禾草类叶子、谷壳粉末,在K7的3个陶罐内均发现大量的谷类炭化物。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灰白色粉末属禾草类(如稻子)粉末。经初步鉴定,罐内的谷类炭化物是粳稻(见图Ⅳ—39)[53]。
图Ⅳ—39 元谋大墩子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在永仁磨盘地遗址的发掘中,在第3层中发现约2千克的炭化稻,从中采集了一土样,交由社科院考古所作鉴定,其鉴定结果为:土样呈黄褐色,掺杂有黑色炭化物,其中包括有炭化稻粒。由于土壤板结,很难将酥脆的炭化稻粒剔取出来,于是采用药液浮选的方法进行提取。首先,配制适当比例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将土样放入液体内轻轻搅拌,待土壤中的炭化物浮上水面后,再用细筛提取。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浮选不仅有助于土壤颗粒的分散,还能适当增加液体的比重,从而提高了浮选率。此次浮选的样品量为600毫升。
浮选结果显示,土样中所含稻谷遗存非常丰富,在如此少量的土样中共浮选炭化稻米283粒,其中完整或基本完整的104粒。在完整的稻米中随机抽取了20粒进行了测量。
此次出土稻米的粒长平均为4.89毫米,粒宽为3.12毫米,粒厚是1.98毫米。根据标准偏差,粒长与粒宽的变异程度非常接近,说明属于同一类型的稻谷。通过计算,这批炭化稻米的长宽比的平均值为1.57,而现代普通野生稻的长宽比在3.2左右,籼稻长宽比一般在2.3以上,粳稻长宽比在1.6~2.3之间。磨盘地遗址出土的稻米个体宽大,尺寸与形态都比较一致,属栽培稻,如仅根据形态分类,应该划归于粳类型。
根据这份样品浮选出的炭化稻米数量推测,磨盘地遗址整体埋藏的稻谷遗存可能比较丰富,而且这些稻谷应该就是在当地生产的,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北部地区已出现了稻作农业。由于仅有一份样品,暂时还无法进一步地估计这些稻谷遗存与该遗址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例如,稻作农业当时在该地区的发展程度,稻作生产在该文化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等,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样品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磨盘地出土炭化稻米的长宽比小于现代一般粳稻长宽比的最小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超短宽形稻谷。这种稻谷在磨盘地遗址的出现有可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即所谓的地方稻种,也有可能是稻谷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形态,或者两种可能都存在[54]。(www.xing528.com)
东川营盘山遗址在范围为10平方米内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炭化稻谷成块状,块与块之间未连成片,大者十几厘米,小者几厘米,呈黑色,稻壳、稻粒清晰可辨,无芒、无毛。炭化程度较深,一触即碎。从中剥离出22粒完整稻谷,经云南省农科院程侃声先生鉴定,平均粒长5.71毫米、宽2.38毫米,长宽比为2.43。这些稻谷为混合群体,多数为籼稻,少数为粳稻。这与云南其他地区发现的稻谷以粳稻为主的现象区别较为明显,应该与东川营盘山遗址海拔较低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从永平新光遗址G3底部采集到的炭化稻标本,经云南省农科院程侃声先生鉴定是稻谷类。又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张陵华先生鉴定,认为“从植物蛋白石的形状来看,应当是粳型稻”[55]。
昌宁营盘山遗址,在房屋南部的储藏区域6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积有厚8~10厘米的炭化稻米,重量约7千克,约897000余粒。选取完整的炭化稻米145粒,按顺序编号,米粒长乘以1.5225、粒厚乘以1.1858系数,将其转化为新鲜稻谷进行测量。经过测定,古稻谷粒长6.56毫米,粒宽3.60毫米,粒厚2.62毫米,长宽比为1.84毫米,粒重28.32毫克。这些特征比较符合粳稻类型的特征,为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881年[56](见图Ⅳ—40)。
图Ⅳ—40 昌宁营盘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耿马石佛洞遗址地层中出土的炭化稻遗存,根据保存状况可以分为已炭化稻米和未炭化的稻壳碎屑。在该遗址主要在T13④D发现完整稻米1658粒,碎米443粒;T22④D发现完整稻米3050粒,碎米1660粒;T23⑧发现完整稻米2020粒,碎米1240粒,合计10071粒。通过对炭化稻米进行测量,粒长平均值是4.97毫米,粒宽平均值是2.71毫米,粒厚平均值是2.02毫米,这批炭化稻米的长宽比值是1.28~2.44之间,平均值为1.85。根据现代籼稻的长宽比值一般在2.3以上、粳稻的长宽比值在1.6~2.3之间,总体上讲应该属于粳稻类型。而这次出土的都是裸露的稻米,相关测量数据仅作参考。数量如此多的稻米的发现,从前后延续600多年的时间来看,应该是在当地种植的。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稻作农业[57](见图Ⅳ—41)。
图Ⅳ—41 耿马石佛洞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耿马南碧桥遗址,为一洞穴遗址,东南距石佛洞7千米,自然环境与石佛洞遗址基本相似。炭化稻在第1层中大量发现,稻谷已经凝结成块,呈灰黑色,质地酥脆,一触即碎。经云南省农科院程侃声和周季维二位科学家鉴定,为亚洲普通栽培稻杂合群体,大多数为粳稻,仅有5%的籼稻,且不排除有光壳稻的生态类型。这些稻谷经碳14测定,距今2820±75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2925±110年[58]。
栽培稻的起源可能是多中心的。从遗传学和考古学的资料来看,云南应该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起源于云贵高原的稻种沿着长江及西江等发源于云贵高原的河流顺流而下,分布于其流域或平原地区各处。根据对目前云南发现几处出土炭化稻遗址的年代进行分析,在距今5000~3900年云南已经进入了稻作农业阶段[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