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考古学通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风格的差异

云南考古学通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风格的差异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建筑房屋,虽然此时尚未出现民族,但民族建筑风格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初见端倪。云南新石器时代的氐羌族系的先民和濮越族系的先民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房屋建筑风格。未发现上部建筑材料,估计上部是木柱加树枝的窝棚状。早晚期房屋均属地面木构建筑,四周竖立木柱,既可负荷沉重的房顶,又有支撑泥墙的作用。

云南考古学通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风格的差异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建筑房屋,虽然此时尚未出现民族,但民族建筑风格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初见端倪。云南新石器时代的氐羌族系的先民和濮越族系的先民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房屋建筑风格。云南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情况如下。

(一)氐羌族系先民的住房

1.半地穴式住房

洱海区域的马龙遗址发现有两种原始居民的住址:一种是近似圆形的土坑,底部是生红土,上面平放几块石头,土坑为倾斜式;另一种是近似长方形的土坑,这就是云南最原始的半地穴式住房建筑遗迹

永仁菜园子遗址中,发现3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以F1为例,居住面由灰烬和生黄土踩踏拍打而成,非常平整。由于长期踩踏,已形成厚约3厘米的硬壳层。房屋在文化层的最下部,居住面以下就是生土。直径0.2米,深0.6米,四周有柱洞25个,间距不等,口径10~30厘米,深10~35厘米,多呈圜底,洞壁倾斜,少数内填碎石。房屋中间有一中心柱,口径20厘米,深40厘米,四周有用火的痕迹。其两侧有一圆坑,口径30厘米,深23厘米,似乎是存放火种罐之类之处。坑壁作为墙壁,经过拍打,又经过烘烤,整齐而坚固,呈红褐色。坑底北半部有二层台,高20厘米,门向西,宽205厘米,有三级土坎台阶,经门道通向室外,门道长度不一。未发现上部建筑材料,估计上部是木柱加树枝的窝棚状。这种半地穴式窝棚建筑,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半地穴式建筑十分相似[42](见图Ⅳ—32)。

图Ⅳ—32 永仁菜园子房屋遗址

云南永平新光遗址,发现半地穴式房屋2座,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其地穴较浅,底较平。这类房子只出现在遗址的最早阶段。

F5平面为长方形圆角,半地穴式,长4米、宽3.1米。四壁粗糙,最高处尚有0.6米,向下略内收。居住面较平且硬,似经过火烧,中间有一大柱洞,另有数个小柱洞,地穴外有其他柱洞,均无规律。推测为尖顶,中间立主柱,以草盖四面坡尖顶,四壁有草编矮墙的建筑[43]

2.平地起建式的土木结构房屋

元谋大墩子遗址,发现平地起建式房屋15座。其中,F1~F3属晚期;F4~F15属早期。房基平面呈长方形,一般长7.40米、宽3.90米,面积近30平方米,坐向不一。似无门道,唯早期个别有弧形“屏风”。早晚期均属地面木构建筑,基本特征一致,仅局部有所不同(见图Ⅳ—33)。

图Ⅳ—33 元谋大墩子房屋遗址平面图(上)及复原图(下)

(1)早期房址。居住面多为就地略加平整,在自然地面上铺灰烬、纯净黄土,再经踩踏而成。个别地面抹草拌泥一层,厚约2厘米。由于长期居住,普遍形成厚约0.5厘米的硬壳,表面平滑。居住面似经烘烤,呈灰褐色,质地坚实,厚5~8厘米。

墙基四周挖沟槽,宽25~35厘米、深40~50厘米。沟壁整齐坚实,沟底掘柱洞,口径10~16厘米、深22~36厘米。插立木柱,再行填土。编缀树条,两侧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墙内均留宽1~3厘米的平行木条印痕。草拌泥较粗糙,内含大量的草根、树叶。墙壁似经烘烤,呈红褐色,质地坚实,表面平整,厚约5厘米。柱洞较少,且多在基角。洞壁坚实,木纹清晰。部分柱洞在接近居住面处有厚约1厘米的泥圈,用以加固木柱。泥圈在洞口部位与居住面平齐。

房顶似属稍作倾斜的平面结构。用木椽紧密铺垫,多平行排列,亦有少数交叉现象。外表涂草拌泥而成泥顶,泥顶似经烘烤,呈红褐色,质地坚实,表面粗糙。为了防止雨水浸蚀与烈日暴晒,草拌泥厚达15~20厘米。

由于层层叠压、打破关系复杂,仅发现较完整的火塘4个(K4~K7)。K6、K7分别在F5、F6室内;K4、K5因后期扰乱较甚,难以断定其位置。其构造尤为特殊,一般呈圆角方形、椭圆形,个别属浅竖穴圆坑。经过长期烘烤,壁颇坚硬,且有厚2~5厘米的红烧结土。坑内填土松软,呈黑褐色。K5有一洞穴,口径35厘米,深18厘米,似置陶罐之类,用以保留火种或储藏食物。

(2)晚期房址。居住面建于早期灰土堆积或房屋废墟上。在松软的灰土上铺灰烬、烧渣、五花土,再经踩踏、拍打而成。层次清晰,个别垫疏密不等的碎石一层,由于长期居住,形成硬壳。居住面似经烘烤,呈灰褐色,质地坚实,表面平整,厚5~8厘米。

墙壁以密集的木柱作骨干,编缀树条,两侧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墙内均留宽1~2厘米的平行木条印痕。草拌泥较粗糙,内含大量的草根、树叶,少数掺入红烧土碎块。泥墙似经烘烤,呈红褐色,质地坚实,表面平整,厚2~5厘米。墙基四周的柱洞密集,间距不等,口径7~12厘米、深25~63厘米。柱壁坚实,木纹清晰。部分木柱旁还加小扶柱一根,这种柱洞稍向内倾,口径5~10厘米、深15~30厘米(见图Ⅳ—34)。

图Ⅳ—34 宾川白羊村房屋遗址平面图

房顶与早期的相同,似属稍作倾斜的平面结构。用木椽紧密铺垫,多平行排列,亦有少数交叉现象。两侧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顶。似经烘烤,呈红褐色,质地坚实,表面粗糙。草拌泥较早期厚,达15~25厘米。(www.xing528.com)

由于房基叠压、打破关系亦较复杂,仅发现较完整的火塘3个(K1~K3),因后期扰乱尤甚,尚难断定其位置。其构造简单,均属浅竖穴圆坑。经过长期烘烤,壁颇坚硬,且有厚2~5厘米的红烧结土。坑内填土松软,呈黑褐色。

(3)房屋遗迹的特征与分期。早晚期房屋均属地面木构建筑,四周竖立木柱,既可负荷沉重的房顶,又有支撑泥墙的作用。根据民族学资料分析,木柱顶端利用树干的自然枝杈以承接横梁,交接处似用藤索捆扎。

在建筑技术上,早晚期的墙壁与房顶都经烘烤,从发掘现象即可证明:①泥墙与屋顶塌下的草拌泥,烘烤均透,质地坚硬;②着火点均向一面;③室外地面无火灾迹象;④室内遗物无烘烤、烟熏痕迹。由此可知,大墩子的先民已采用仰韶文化普遍流行的烘烤方法。

屋顶似属稍作倾斜的平面结构,理由有四:①房基四周的柱洞均直掘,仅个别附加柱洞稍作倾斜;②倒塌在室内的遗物未发现负荷屋顶的木柱遗迹;③房基四角的木柱粗大,显然起主要的支撑作用;④室内发现大量坍塌的房顶遗迹,其木椽槽痕宽2~5厘米,又多属平行排列。

综上所述,房屋遗迹的平面形制与建筑技术有早晚之异同:①早晚期均作长方形的地面木构建筑;②早晚期的房顶似属稍作倾斜的平顶结构;③早期的火塘多椭圆形或圆角方形,坑壁涂草拌泥,周边有圆脊,晚期则演变成浅竖穴圆坑;④早期的普遍柱洞与泥圈柱洞共存,晚期则仅有普通柱洞;⑤早期的房基四周开沟槽,晚期则纯属地面建筑;⑥早期的面积较大,晚期则稍小[44]

发现的房屋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点:平地起建,墙基四周挖沟,栽洞埋柱,柱子之间用树枝、荆条、藤条等编缀,再用草拌泥涂抹成木骨泥墙。居室地面和墙壁用火烘烤成红烧土,个别房屋还在柱子下面铺垫石块。这种建筑又比不铺石块的房屋进步一些,因为在房基四周铺垫石块作为石础,再立柱子于其上,然后筑墙,可使墙基更加的牢固。而且柱子无埋入地下的那一段,腐烂的速度会减慢。

大墩子、白羊村、菜园子、大理马龙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的房屋与郑州大河村、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西安半坡等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房屋特征相似[45]。它们是新石器时代氐羌先民南迁时传播的建筑艺术的证明。

(二)干栏式建筑

1.巢居

因建筑材料易腐今已不存,仅在沧源岩画第五地点的2区和5区各有一处巢居房屋的图像。这两处巢居的图像所表现的房屋都是以一棵大树的树干作为天然的房柱,大树顶上建筑房舍,在树的枝桠处树立若干木柱支撑房顶,从屋顶正中往下悬挂绳索,供先民攀援上下,出入房舍。这种房屋建筑形式,即我国古文献所记载的“巢居”。民族学家指出,其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代“树屋”相似[46](见图Ⅳ—35)。

图Ⅳ—35 沧源岩画表现的巢居

2.干栏式房屋建筑

这种建筑以竹木构建房架,房屋地板高出地面,这种样式亦见于沧源岩画。在沧源岩画第二地点1区,在一座村寨图像中有14座干栏式建筑,村外还有1座。其干栏房屋的木桩数多寡不等,主要视房屋大小而定。

这些干栏式建筑主要分为三种式样:第一种呈椭圆形的干栏;第二种呈三角形,房顶两面坡棱角分明;第三种呈倒梯形,屋脊长于屋檐(见图Ⅳ—36)。

图Ⅳ—36 沧源岩画上的干栏

剑川海门口遗址第四组地层F1一处,位于第三次发掘的D区T1204中北部,叠压于第8层。打入地下的为下端砍削成尖状的45根圆木桩,木桩排列整齐,平面呈长方形柱网分布,中部偏北处有一排木桩柱,将其分割成两部分,可能是为了起更好的支撑作用。房屋长550厘米、宽220厘米,屋面为构建而成,墙壁为木骨泥墙,屋顶估计用草搭建而成,房屋朝向和门的开口位置均不清楚,可能是为了适应水滨生活而建造的(见图Ⅳ—37)。

图Ⅳ—37 剑川海门口遗址F1平面图和剖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