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建议

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建议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具有良好学科素养的学生,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相关问题。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已开始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关注学校层面的评价变革。经过近十年的课程评价观念转变、理念更新过程,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现在已步入了尝试性摸索的边实践边研究的探索阶段。

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建议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具有良好学科素养的学生,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相关问题。无疑,课程评价离不开考试,考试是实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对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改革,首要任务在于先实施相关的考试制度改革。2002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已开始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关注学校层面的评价变革。上述通知明确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措施与方法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21]。在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出台此政策,充分表明过去的评价考试制度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随着学习科学的发展、心理测量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对现有纸笔考试的改革在我国发达省份具有现实可能性。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程评价改革已经从思想理念的范畴转入到实质性的探索和深入研究阶段;从小范围、小规模的尝试性试验逐渐推向较大范围和较大规模的立项研究和广泛交流,参与课程评价改革的众多研究者已经达成了一定范围的共识。经过近十年的课程评价观念转变、理念更新过程,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现在已步入了尝试性摸索的边实践边研究的探索阶段。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国际上中小学课程评价理念的转变,以及其他国家课程评价实践中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具体来讲,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施行。

(一)推进多样化的中小学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课程评价以传统智力研究为测量基础。在传统智力理论那里,人首先是被作为一个生物看待的,认为智力是人作为一个种系所普遍具有的与人的活动无关的一个客观实在;在进行测量时,智力量表是与个体智力活动无关的,只是一份结构,测量结果是特定个体的智力分数,把人看成社会科学中诸多问卷中的某一个分数值;传统智力的测量方式、对测量结果解释的方式以及对待测量对象的方式等十分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人与人之间素质的优劣等。现代课程评价则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强调智力发展的多样性,在课程评价时,要做到课程评价的标准具有多元性;课程评价来源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具有多样化特点,因而课程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性;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记录和档案袋等。

要想使中小学课程评价确实能够发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走出传统课程评价功能的误区,把选拔性考试与课程评价分开对待。选拔性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注重预测性,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注重发展性,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在转变课程评价观念、创新课程评价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做到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加强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教师评价能力标准等一系列评价标准的研发。同时,加强开发新的测量评价工具,从而保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建立促进发展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在近期国内外的学术和实践研究中,产生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倾向于把中小学课堂、学校层面所产生的信息与大规模的问责机制相联系。在这种趋势下,主要做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家层面的中小学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地方、学校、课堂层面上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中小学课程评价体系;二是加快建立与新型中小学课程评价模式、评价内容相一致的问责机制;三是将促进中小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所得到的相关信息应用于各级教育问责体系。加强问责机制的建立,不是为了惩罚教师,而是为了真正促使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评价模式,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是为了通过评价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课程,为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而服务。

当前,在很多地方和大多数学校中,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校长同样非常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缺乏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念以及新的学生评价知识,所使用的评价模式仍然依据传统做法与经验,无法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改革学生评价方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教师被要求进行学生评价改革,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革,更是对改革的效果抱有极大的怀疑性,导致他们消极对待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最终结果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往往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之后,教师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教学与评价。为此,要实现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必须引入问责评价机制,加强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问责,加强对中小学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与教师教学目标之间一致性的引导与问责。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进行新一轮的课程评价改革,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改革效果。

(三)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较好的卷面分数(即观察分数),取得所谓较为优异的成绩,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尽管这个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依据各科卷面得分计算学生的总分,就是极为错误算法,这种累积分数的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学生在不同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因为只要总分相同,评价者就认为学生的能力水平是一样的。从测量学的角度理解,高考中考等选拔性考试属于学生学业成就倾向评价,这种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倾向性,即学生未来学业成就的预测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依据学生卷面分数的高低决定他们能够读什么样的大学的原因所在。但是,在当今的考试评价模式下,学生学业成就变化为被学生现在必须掌握的某些课程知识、技能所取代,并把学生在这些课程知识、技能方面参与考试的卷面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未来学习能否成功,能否发挥学习潜力的唯一标准[22]

进行新一轮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必须改变这种强调学习结果的评价,要转而强调学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本身。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会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学会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二是要学会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搜集信息、资料,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三是要学会关注学生与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合作及表现。在新课程下,学生应该能够深入地参与自己的课程学习活动,愿意体验课程需要的相关学习活动,并乐于为完成课程学习付出持续的努力。新课程下,学生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学会对学习活动进行分析与价值判断,学会监视、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对自己负责,及时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四)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课程评价本应是基于形成性评价,在于通过评价评判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主要在于观察学生与课程的吻合情况,观察学生从课程学习中获得了什么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对培养与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有多大帮助,对他们未来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而从传统课程评价的方式可以发现,它是以选拔性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选拔性考试不需关注学生与课程的吻合,只需通过考试把学生依据卷面分数高低区分出来,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比较的功能,人们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由分数高低反映智力水平高低来选拔、评价。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获得较好评价的学生是那些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学校教育、知道如何应对纸笔考试的学生,但不一定就是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不一定是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学生[23]

进行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要改变以往重视选拔、甄别功能的考试评价模式,转变为要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中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获得德、智、体、美等方面自由、和谐地发展。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因此,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是要求所有学生的平均发展,而是在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并应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要学会充分挖掘自己的学科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和课程学习,能够学会如何认知、做事、如何共同生活和生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始终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发展独特的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这种记忆与掌握又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的发展。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以考为主,习惯于将学生对教师教学中讲授过的知识和传授过的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数量化的考核,人们也已经习惯于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让评价内容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进而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形成所谓的评价目标。然后,依据预先编制好的评价目标,编制客观性试题对学生进行量化测试与评价。

新课程评价改革必须改变这种重知识的考核,转变为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选择性评价是一种重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求评价者转变评价观念,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因而表现也是多方面的;要求评价者认识到学生在理解、运用知识时是主动的,会受到学生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的影响;要求评价者认识到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对客观环境的一种主观解释,也有可能这种解释未来会发现其实是错误的。选择性评价要求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观察、记录下学生在学生在完成实际学习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包括学习笔记、日常活动记录、档案袋等,并依据这些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它关注的不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简单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技能的实践能力,评价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

(六)加强教师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测量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实施参与人。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一个现状是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与心理测量方面的知识基础,缺乏相关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技术培训,根本不懂一场合格的测验需要哪些指标来进行衡量。由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没有掌握开展课程评价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进行正确的课程评价,导致在实际评价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片面地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结果凭个人经验下结论,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比较等。学校、教师、家长依据不真实、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就做出错误的判断,并据此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选择了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新课程评价改革模式下,我国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测量技术培训,必须要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对考试的信度、效度的分析与研究,要求他们重视考试的分值计算、题型分布、题目长度、题目难度、题目区分度等的细化研究,使得教育测验的设计与开发,考试的命题与组卷按照更加科学、正确的程序进行。同时,要提高中小学教师对命题质量和深化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做到考前精确分析,考后科学评价。另外,要改革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模式,必须引入教育与心理测量、计算机、课程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专家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用先进的教育测量技术,提高我国大规模考试(如高考、中考)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我国在进行中小学课程评价时,需要注意保持课程评价标准的稳定性,及时增加学科发展新成果。评价标准一旦制定,不要随意更改,以避免中小学为了评价而影响教学。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注意吸收教学一线教师、教育测量专家参与其中,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多听取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要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看法。中小学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评价时应预先有明确的评价时间表,形成有计划、有规律的评价,明确课程评价的时间表,确保评价的稳定和评价结果的可信、有效。在进行中小学课程评价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成生成性学习。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独立人格的存在前提,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必须在日常教学和评价中得到锻炼。课程评价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趋势,做到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注重学生的元认知发展,以过程促结果。评价中要注重学生背景信息,依据背景信息作出不同的评价,以评价促进教育发展公平。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评价结果也会不同,评价时只有注重学生背景,才能保证评价公平。国家要及时发布评价报告,让每位参与评价的学生获知自己的学科发展趋势等。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国家必须及时发布评价报告,以便学校、教师、学生及时获知评价结果,从而对教与学进行改进。

【注释】

[1]喻春兰.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J].教育学报,2007,03:34-40.(www.xing528.com)

[2]丁朝蓬,郭瑞芳.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04:11-17.

[3]邓友超.看待“泰勒原理”的辩证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5,02:12-13.

[4]李志厚.对泰勒几个经典问题的重温与超越[J].外国教育研究,2014,08:27-35.

[5]林智中,马云鹏.课程评价模式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09:31-36.

[6]余文森.论美国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121-126.

[7]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60-64.

[8]李雁冰.重塑教育评定——艾斯纳的课程评价观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2000,01:25-31.

[9]付安权.论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传统与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64-69.

[10]石伟平,周加仙.斯坦豪斯课程理论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9,02:41-47.

[11]Stenhouse,L.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eh and Development,London:Heine Inalln,1986.

[12]蒋雅俊.课程评价:课程价值的创造与实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63-68.

[13]胡芳.走向个性解放的课程评价——20世纪西方课程评价理论的转变及其启示[J].云梦学刊,2003,04:86-88.

[14]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8-14.

[15]邱枫蓝.课程评价发展的历史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162-167.

[16]钟启泉.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0,01:8-14+20.

[17]王中男.考试文化: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1:33-38.

[18]母小勇,薛菁.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3:46-49.

[19]罗贵明.动态评价与选择性评价的比较与借鉴[J].基础教育研究,2009,05:26-28.

[20]罗贵明.未来测验新趋势——计算机自适应测验[J].沈阳大学学报,2007,04:9-11.

[21]教育部文件(教基[2002]26号):《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2/201001/xxgk_78509.html

[22]辛继湘.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06:17-20.

[23]董建春.论发展性课程评价制度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8,04:52-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