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1],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笋者[2]上,牙者[3]次;叶卷上,叶舒次……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这是陆羽的《茶经·一之源》,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原产地,而《茶经·七之事》则从茶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综合说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并叙述了茶树的形态特征,茶的字源、名称,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及其选用,茶的效用功能、文化内涵等,同时也客观地指出茶类比中药一样有利有弊[4]。“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黔中……江南……岭南……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经·八之出》记述了中唐时期的茶叶地理,包括产茶区域和同一区域内的茶叶品质(评价为上、次、下、又下),还将不同区域的茶叶品质进行了比较,对不熟者则诚实地说“未详”,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茶经》所称“南方”泛指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和黔中、浙东、浙西所辖地区,与现今我们所称的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所辖地区基本一致,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5]、贵州诸省,重庆、上海两市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茶不仅是“南方之嘉木”,北方也有。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胡浩川先生在《中国茶树原是乔木大叶种》中就谈到在河北晋县、山西浮山县、山东高胶县等地发现大茶树。1964年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植茶成功和1966年山东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之后,藏东南、山东[6]也产茶了,甘肃陇南、台湾[7]、海南[8]均产茶。
有学者认为南方的五道[9]和开元时新分出的三地[10],并非严格意义的八道,而是产茶区域。现今我国茶区划分为3个级别——一级茶区、二级茶区、三级茶区,其中4个一级茶区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先生(1883~1965)根据国际命名和对茶树特性的研究,确定茶树拉丁文名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有灌木或小乔木、乔木三种树形。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组。另外也有非山茶科的茶,如老鹰茶[11]、老姜茶[12]、钩藤茶[13]、杜仲茶[14]、藤茶[15]、胖大海茶[16]、薄玉茶[17]、人参茶[18]、沙棘茶[19]、丹参茶[20]、桑芽茶[21]、雪茶[22]、柿叶茶[23]、儿茶[24]、青豆茶[25]、番泻叶茶[26]、葛根茶[27]、银杏茶[28]、竹叶茶[29]、玉米须茶[30]、黄金茶[31]、甜茶[32]、红枣茶[33]、桂花茶[34]、枸杞茶[35]、金钗石斛茶[36]、金银花茶[37]、雪莲花茶[38]、菊花茶[39]、蒲公英茶[40]、莲花茶[41]、连翘茶[42]、明日叶茶[43]、卢芽仙草茶[44]、酸枣芽茶[45]、牛蒡茶[46]、决明子茶[47]、薄荷茶[48]、甘草茶[49]、奇楠沉香茶[50]、石楠茶[51]、泰山女儿茶[52]、罗布麻茶[53]、车前草茶[54]、青钱柳茶[55]、陈皮茶[56]、苦荞茶[57]、苦丁茶[58]和绞股蓝茶[59]等。我们将山茶科茶树的品种按树型[60]、叶片大小[61]和发芽迟早[62]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
栽培型茶树的主要特征:灌木、小乔木树型,树姿开张或半开张,嫩枝有毛或无毛,越冬芽鳞片2~3个。叶革质或膜质,叶色多为深绿,少数黄绿色,叶长6~15厘米,叶片有角质层,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叶柄无毛,嫩叶叶背有茸毛,除主脉外,大多具有基部短、弯曲度大的特征。叶片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叶面平或隆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6~10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的网脉系统。叶片边缘有锯齿16~32对,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花腋生或顶生,花梗长3~8厘米;萼片5~8片,阔卵形或圆形,无毛或有毛;花冠直径2~4厘米;花瓣5~8枚,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有毛或无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花期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果多呈球形、肾形、三角形,果径2~4厘米,果皮厚0.1~0.2厘米。茶树的染色体基数为15,一般茶树品种的染色体数均为其基数的2倍,即15×2=30,故称为二倍体,也有三倍体、四倍体及以三倍体为主并嵌合不同比例的非整倍体的树种。在热带地区有乔木型野生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3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野生型/过渡型茶树(Wild/Transitive type tea plant)形态特征详见参考文献第8条。
当今已知最老的野生茶树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千家寨2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63],乔木型,树高25.6米,树幅22米,基部干径1.2米。另一棵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大茶树生长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乡巴达村贺松寨大黑山原始森林中[64],原高32.12米[65],基部干径1米,树幅8.8米,树龄1700余年。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大茶树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的大茶树[66],树龄为1000余年,树高11.8米,树幅9米,基部干径1.14米,此树为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杂交而成,因此被称为“过渡型野生茶树”[67]。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半坡上,生长着一棵栽培型古茶树(海拔2245米),树高9.30米,树幅11.1×11.3米,胸径1.84米,围粗5.84米,堪称世界之最,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与鉴定,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粗大的栽培型古茶树,民间亦称“锦绣茶祖”。
1980年7月13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尹家箐发现茶籽化石三枚[68],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为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至少有100多万年了。
2004年,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遗存。
贵州省88个县(市、区)中,有54个县拥有古茶树,具有一定规模[69]相对集中连片的古茶园达18处,2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株以上,其中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上千株。普安县普白林场和马家坪的野生古茶树被中国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虞富莲先生等专家鉴定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四球茶(Camellia tetracocca)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珍稀的古茶树资源,在茶树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贵州古茶树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树龄之长,实属罕见,如此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是贵州茶产业之基、文化之脉、品牌之魂、基因之库。2017年9月1日,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2019年6月27日,贵州古茶树集中连片地区联合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
现将与茶树起源有关的典籍记载,与茶(荼)有关的地名记载等扼要摘录于下: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云:“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南安[70]、武阳[71],皆出名荼。”这是我国以茶命人、命地的最早记载。
《荼陵图经》云:“荼陵者,所谓陵谷生荼茗焉。”西汉元封五年,长沙国设“荼陵”县[72]。这是我国以茶命县的最早记载。长沙马王堆一号墓[73]和三号墓[74]随葬清册中有“”“笥”[75]的竹简和“荼陵”封泥印鉴。有人考释出这个字就是“槚”的异体字。
三国时期,云南有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76]的茶树是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云南省思茅市[77]据说就是为纪念诸葛亮[78]为当地茶叶事业所做出贡献而得名的。
西晋孙楚《出歌》云:“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姜、桂、荼荈出巴蜀。”
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荼,最好。”[79]
东晋裴渊《广州记》[80]云:“酉平县[81]出皋芦,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
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云:“乌程县[82]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唐苏敬《新修本草·菜部》云:“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83],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
唐《坤元录》云:“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荼树。”
汉《括地图》云:“临蒸县[84]东一百四十里,有荼溪。”
隋《夷陵图经》云:“黄牛、荆门、女观、望州[85]等山,荼茗出焉。”
隋《永嘉图经》云:“永嘉[86]县东三百里,有白荼山。”
唐《淮阴图经》云:“山阳县[87]南二十里,有荼坡。”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云:“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88]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茶”确立之前,有一个从药食同源的“荼”字逐渐演变和形成的时期,我们认为“荼”就是“茶”的古体字。《诗经》《楚辞》《神农·本草经》《尔雅》《夏小正》《礼记》《华阳国志》等书中都有关于“荼”的记述。
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茶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被不同的人相继发现和利用的。由于古代人对茶的不同认识,加之地域的障碍、语言的差异以及文字的局限,致使对茶有着多种称呼。但在唐以前,对茶的称呼虽然有很多(如荼、茗、荈、蔎、槚、水厄、皋芦、不夜侯、诧、清友、瓜芦、涤烦子、余甘氏、苦口师、云腴、雀舌、森伯、葭萌、碧霞、瑞草魁、流华、玉蕊、翘英、嘉草、先春、甘露、灵草、仙芽、绿华、蓝英、玉瓜、清风等),但用得最多、最普遍、影响最深的乃是“荼”字。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茶”字才会从一名多物或者多名一物的汉字中独立出来,演变成特定的专有名词。晋代郭璞《尔雅注》说:“槚,苦荼,树小似栀子……蜀人名之苦荼。”五代徐铉注释《说文解字》时认为荼“即今之茶字”。北宋邢昺曰:“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元代王祯的《农书》也认为“六经中无茶字,盖荼即茶也”。“茶”字从“荼”字中分化出来直到专指茶,同样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个独立完整的字,至少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形”“音”“义”,三者缺一不可。
史料表明,从“荼”字形演变成“茶”字形,始于介绍汉代官、私印章分韵的著作《汉印韵合编》,但当时还没有“茶”字音,也不知具体指的是何物。由“荼”字音读成“茶”字音,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其中写到今湖南省的茶陵,古称荼陵,曾是西汉荼陵侯刘沂的领地,人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据报道,在湖南发掘出土的数以百计、一模一样的唐朝茶碗中,有一件在碗内底部,竟特别烧制有“荼碗”两字。很明显,这只碗就是专门用来作茶碗的。唐代颜师古曾注解此地的“荼”字读音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汉唐时期,“茶”虽有“茶”字义,已接近“茶”字音,但没有“茶”字形,因此,人们还无法定论那时“茶”字是否已经确立。所以,南宋魏了翁在《卭州先茶记》说,荼陵中的“荼”字虽已转入茶音,但未敢辄易字文。魏了翁认为,“茶”字的确立,“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从草,从人,从木”。明代杨慎在《丹铅杂录》中也持相同看法:“周诗纪荼苦,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颜师古、陆德明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易文字也。至陆羽《茶经》,玉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遂以茶易荼。”
据此,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考证后认为:“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刻荼宴会,皆作荼……其时体未变。至会昌元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入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后也。”清代训诂学家郝德懿则在《尔雅义疏》中也认为:“今茶字古作荼……至唐朝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但唐代陆羽自己在《茶经》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接着在同书注释中又指出:“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实,这种看法,也不足为奇,因为一个新文字的出现,正如由繁体字转化成简体字一样,总有一个新老交替的使用时期。据此分析,中唐时,陆羽在对茶有着众多称呼的情况下,在著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时,就规范了茶的语音和书写符号,将“荼”字减去一画,一律改写成“茶”字,使“茶”字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固定下来,并被人们一直沿用至今,从而确立了一个形、音、义三者兼备的“茶”字,结束了对茶的称呼混淆不清的历史。
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对川、黔、滇诸省的野生大茶树进行认真考察,论述了茶树的原产地问题,如:胡浩川《中国茶树原是乔木大叶种》,吴觉农《茶树原产地考》《略谈茶树原产地问题》,陈文怀《中国茶树品种演化和分类的商榷》,刘其志《贵州茶树品种资源种类与起源》《茶的起源演化及分类问题的商榷》,陈椽、陈震古《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陈兴琰、刘祖生《我国的大茶树》,王廉《茶考》,钟渭基《四川野生大茶树与茶树原产地问题》等。各家在原产地的整体区域上的看法基本相同,但深入考察的具体地点不同、论据各有侧重点、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起源中心的说法有自己一定的倾向性,略有分歧。
刘其志先生提醒我们说,“茶树在未经栽培以前的历史时期较栽培后的时间更为长久,因此关于茶的起源时期应从茶的科、属、种进化上结合古生物学来加以研究,应把研究的眼界放得更长、更广些”,又指出,“三叠纪末期,海水退出华南,贵州大部升起为陆,以后即未再受到海浸;侏罗纪和白垩纪,仅在部分陆盆沉积了陆相紫色酸性砂页岩,并在山麓地带堆积了第三纪时期的冲击红土和砾岩。茶树在漫长的野生历史时期中,广大云贵高原地区自有其发展分布的天地。云贵高原西南大斜坡、东北大斜坡的地壳断裂深谷内没有受到第四纪黄土的影响,发现的大量野生大茶树都集中在紫红色土壤上”。刘先生将我国茶种的分布主要划分成:三个大的演化生态区即云贵高原南向大斜坡、东南大斜坡、东北大斜坡;两个主要的中间地带为滇东南及桂西一带[89],苗岭、南岭等五岭一带[90]。罗庆芳先生在《贵州高原,茶树主要的起源地》一书中对刘其志先生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解读与拓展,指出“茶树这种被子植物,不可能在海相沉积的石灰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上生长,只有在陆相沉积的酸性砂质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上才能生长”,还列举了丰富的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尤其是其中有关务川大树茶[91]的简单儿茶素含量对比分析和茶树分布,重申了“茶树起源于云贵高原,其中心地带在黔滇桂台向穴处”的观点。
吴觉农先生在《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指出:“凡是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有可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有可能是茶树原产地的边缘,更有可能是在历史时期中由外地传到这里安家落户,而不是当地的原产。我们所说的茶树原产地,是茶树在这个地区发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既包括它的元祖后裔,也包括它的兄弟姐妹……这就需要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学的观点来加以考察,不能仅仅根据一时的现象就下结论……同一种植物当然有一个共同的原种,正是这个共同的原种最初从同属的其他植物中分化出来,但是这个共同的原种已不存在,只有在化石中才可能找到。现存的后代植物中各自具备了原种所赋予的遗传共性,也各自具备了某些变异特性……向着各自适合的方向演变……现存的变种[92]都已不是共同原种的原样了,它们当然有一个共同的茶种祖先……像这样以短暂时期内的自然条件来论证悠久的茶树植物发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这是极不恰当的。”接着吴老借茶树的“种外亲缘”和“种内变异”[93]的外因问题[94],论证了“中国西南地区[95]是茶树原产地”的观点,归纳出“我国的这一地区正是山茶科植物的发源地,这里发生了一系列的造山运动[96],地面上升,河谷下切[97],木科植物在长期的地貌与气候的变异中[98]受到锻炼,逐步演化,才造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包括茶树和它的种外亲缘在内的山茶科植物世界”的结论,分析概括了“自第四纪以来,全世界经历过好几次冰河期,对所有植物造成极大的灾害。云南受到冰河期的灾害影响不大,所以云南的大叶种茶树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保存最多。川南、黔北等地则受害较轻。大批生长在冰河地区的茶树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生长在河谷低地温暖地区的得以幸存。部分生长在中等海拔地区的茶树,则逐渐发生适应于当地恶劣环境的变异,经过自然筛选,继续向着灌木化、小型化、耐寒抗旱的方向发展,构成极广大的小叶种植被”等不同形态特征的茶树种类。
张宏达先生在《茶树的系统分类》《茶叶植物资源的订正》中表明:山茶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以云南、广西、广东横跨北回归线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而逐渐减少,集中分布在云南、广西和贵州三省的接壤地带。山茶属是山茶科中具有较多原始特征的一群,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完整性和分布区域上的集中性。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不仅是山茶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是它的起源中心。
钟渭基先生的《四川野生大茶树与茶树原产地问题》通过比较野生茶树最简单的L-表儿茶素和D-儿茶素、L-儿茶素的含量以及全氮含量等主要性状,认为云南大叶茶、四川野生大茶树、江华苦茶都在相同或不同方面保留了若干原始性状,都是同样古老的茶树群体,有着共同的祖先,在茶树分类上可并列为变种。钟先生进而推测认为茶树起源在整个云贵高原及其边缘地区,川南盆沿是茶树原产地的一部分。
庄晚芳先生通过深入调研茶史、世界野生大茶树的多样性及其分布,并结合古地理、古历史、古生物学以及茶树遗传性、变异性等资料,发表论文《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文中援引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Вавúлов)提出的物种起源中心学说——“认为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分析得到我国西南和华南各省,是茶树变异最多的地区。庄先生总结出“从地形、山脉来分析,现有的大茶树,以大娄山山脉为中心的地带,川黔交界地区和云南无量山以西,云岭以南的澜沧江沿岸地区为最多;其次为南岭五岭山脉的黔西南、桂北和湘南地区;此外近大巴山、武陵山的鄂西和湘西地区的茶树类型也很多;福建武夷山和戴云山一带的安溪,茶树品种之多为各省之冠”。庄老提出,“川、黔、滇三省交界的大娄山脉茶树类型最多,变异很大。茶树起源中心在云贵高原及其邻近的川、桂、湘等边区[99]是比较合理的。我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100]
史念书先生在《中国茶业史略》中指出,神农传说所代表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始有医药的原始采集时期至始陶原始农业时期这样一个阶段,推定茶的起源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史先生通过对《括地志》《荆州记》《华阳国志·巴志》及《庄子》等古籍中神农传说和古代巴蜀族源的考证指出:“巴地是我国古代茶叶的摇篮。蜀地茶叶主要是巴人发展起来的,巴蜀只是中国茶业的一个最初统一发展中心,茶业起源的地域不是巴蜀而是在现今的湖北西部、重庆东部。”
虞富莲先生1986年发表的《论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一文,根据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结果和物种起源说,从云南茶种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水平和垂直带分布规律、茶种形态结构的特点等,论证指出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虞先生考察的云南茶种占世界茶种总数的80%,援引张宏达先生“山茶属大多数种类的分布区都很狭窄,因此各地区的特有种很多,尤以中心分布区的特有种最多”的看法,结合云南东南地区地质历史、原始型茶种的分布规律及茶种系统发育演变结果,认为在北纬22°40′~24°10′,东经103°10′~105°20′的文山、红河两州内的狭长区域才是茶树的起源中心。
何昌祥先生的《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论述了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分析了木兰化石的时空分布、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通过对比茶树和宽叶木兰的叶片形态、叶脉构造、侧脉特征、叶尖形态等性状,并结合它们之间的生态习性均有较大相似性,推想茶树是由古木兰科演化而来,作出了“茶树的原产地应在我国云南西南部”的结论。
闵天禄先生在《山茶属山茶组植物的分类、分化和分布》中指出,热带亚洲是山茶属的起源地和山茶科的原始分化中心。在我国热带北缘的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至南部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边境,集中了山茶属中最原始的类群。同时,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和贵州西南部的亚热带石灰岩地区也是茶组植物原始种最集中的区域,并与上述原始类群分布区一致,因此他认为:茶组植物是由古茶组演化而来的,这一地区应是茶组植物的地理起源中心。
杨士雄先生[101]认为:云南南部和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以及毗邻的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是茶组植物的可能地理起源地,因为这一地区处在山茶属以及山茶属的近缘类群——核果茶属的起源地范围之内。
2007年虞富莲先生根据苏联遗传学家瓦维洛夫在《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中论述的“具有该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最大遗传多样性的地区就是该作物的起源中心”的理论和张宏达《中国植物志》指出的分类系统中的34个茶种,并结合滇、桂、黔茶树种质资源考察发现云南的红河、文山、曲靖,贵州西南部的兴义、晴隆,广西西北部的隆林、那坡等地都有大量原始型茶种分布。从物种进化的原始性角度考虑,并结合这一地带古老而稳定的地质历史,虞先生认为云南东南部和南部、广西的西北部、贵州的西南部是茶组植物的起源中心。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每一个种都有它的起源中心,这一规律是存在的。一个中心也就是这一个物种分布区的起源中心。因为每个种最初都只出现于一个区中,然后从这里向四周迁移到分布环境和从前及目前的条件所允许的地方去。”苏联植物学家乌鲁夫也说,许多属是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的集中,指出了这一个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
我国植物学家[102]根据对地质年代[103]的考察研究,指出了中国植被形成、演变与分布的地理条件,认为高等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山茶科植物的厚皮香属[104]起源于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在山茶科里,山茶属[105]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起源于新生代早期,分布在劳亚古大陆[106]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茶树在山茶属中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据推测至今已有6000万~6500万年的历史了。吴征镒先生指出,“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劳亚古大陆的南缘,我国云南西北部、东南部、金沙江河谷,贵州西南、川东、鄂西和南岭山脉,不仅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也是这些区系成分在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
在我国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中,有一类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俗称野生大茶树。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一种茶树,不同于人工栽培后丢荒的“荒野茶”。野生大茶树主要有五个集中分布区:一是滇、桂、黔大厂茶分布区,二是滇东南厚轴茶分布区,三是滇西南、滇南大理茶分布区,四是滇、川、黔秃房茶分布区,五是粤、赣、湘苦茶分布区。野生大茶树主要集结在北纬30°线以南,其中尤以24°线附近居多,并沿着北回归线向两侧扩散,这与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单从现有野生型、过渡型或栽培型茶树来分析判断茶树的起源地,显然是不严谨、不全面的,因时空差距太大,起源时自然条件较之现在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确是不可跨越的主要实物载体。即便是几千年的野生茶树,甚至是6000年前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址,都是最原始茶树的几万代或几十万代的子孙,这是非常惊人的事实[107]。“同一植物当然有一个共同的原种”,真正原始的茶种早已不复存在,只能借鉴于地质化石。因此,茶树植物的起源问题须综合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108]、考古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领域,结合现存茶树的自然分布、原始特征、进化性状及其生存条件,运用“三重证据法”[109]等现代科学方法深入考察、分析、研究、论证。
为阐述茶树原产地问题,先把有关茶树原产地中心的几种主流观点简单梳理一下,大致有:“云南地区[110]”说、“云贵高原”说和“川东、鄂西”说。然而贵州晴隆县发现的3枚100多万年前的茶籽化石[111],我想,也是毋庸置疑的硬核证据,因此可以十分肯定:茶树的原产地中心不能把黔西南排除在外。
何昌祥先生“滇西南”说的论证,沿着他的思维逻辑倒有理有据,但因其很大程度建立在推想上,忽略了地质[112]的形成与变化过程,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证明。至于“川东、鄂西”说,则是主要建立在上古神农传说以及文献记载等论据上,这在茶树植物长达几千万年的生存、演变历史中是非常短暂的。虞先生1986年的论述——“文山、红河两州内的狭长区域为茶树的起源中心”,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茶树实物数据充分,推断顺理成章,看似毫无破绽,但仅从现有茶树这一维的角度分析立论,而未考察茶树出现于第三纪到喜马拉雅运动前,喜马拉雅运动后到第四纪冰河期,冰河期过后这三个时期的地质动态状况以及气候条件动态变化中茶树的生存及演变等情况,就把贵州西南排除在外亦不合理。借用吴觉农先生的卓见——“凡是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有可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有可能是茶树原产地的边缘,更有可能是在历史时期中由外地传到这里安家落户,而不是当地的原产”。加之,陈文怀先生也说“野生茶树是研究茶树起源、进化的宝贵材料,但不是原产地的唯一证据”。因此要对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下结论,我认为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时间年代符合茶树起源要求[113]、野生古老茶树或古老茶树遗存、茶树物种多样性且有比其他地方更接近原始特征的性状,不然就不能令大多数人遽同。
综合分析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国贵州西南部、云南东部和东南部、广西西部即黔、滇、桂三省接壤的地带才是茶树起源的中心,也是世界茶树的故乡。起源中心的原始茶种主要有大厂茶、广西茶、广南茶、厚轴茶、马关茶、老黑茶等。若将起源中心[114]圈定在飞镖标盘的10环内[115],那么云贵高原[116]的滇西南、黔西北[117]、滇中南及毗邻的中南半岛北部可作为十环边界的邻域[118]。云南的西南部[119]和中南部大致是茶树的栽培驯化起源地,形成了以大理茶、普洱茶[120]等为主体的茶组植物次生中心。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起源和繁衍发展的摇篮。
茶的利用或食饮,是在有了猿人进化成人类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积累才开始的,除了追溯有关野生茶树利用[121]的上古传说和农业上栽培、驯化茶树及将茶叶生煮羹饮的典籍文献外,还要调查研究茶树植物在人类历史上迁徙、进化、分布、繁衍等适应环境的演变过程。在知晓茶树存在与人类生长年代的先后关系后,传说或典籍大多重点论述“茶”的利用[122]及茗饮始于巴蜀[123]的观点,就不难理解这与茶树植物的起源并不矛盾。由此,可以认为川东、鄂西是人类利用茶[124]和茶文化的起源和发祥地。刘家虎先生的《饮茶起源及茶树栽培起源地研究》和《中国茶叶早期发展史研究》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证了“饮茶始于长江三峡至清江中游河谷地区,其时间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
大家一致认同,在学术问题上各抒己见、良性争鸣,不但不是件坏事,反而更有助于交流思想,开拓思路,以便取得最正确的结论。
喜马拉雅山脉的上升运动和西南台地的横断山脉上升[125],使我国西南地区变成了川滇纵谷和云贵高原。由于地势升高以及冰川和洪积的出现,使本属同一气候区的地方产生了垂直气候带,以致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原种被迫同源分居,并逐渐向两极延伸、分化,慢慢地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126]气候之中。再由于各自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物质代谢等都逐渐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位于热带雨林地带[127]的茶树,逐渐形成了喜高温湿润、强日照、耐酸、耐阴性状的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茶树;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气候条件下的,则形成了耐寒、耐旱、耐阴的特性,茶树朝灌木中、小叶型方向变化;处于南、中亚热带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养成了具有喜温、喜湿性状的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上述变化在人类活动[128]的参与下加剧进行,最终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态类型,这也是我国同时具有乔木大叶型、小乔木大叶和中叶型,灌木大、中、小叶型茶树的原因。
茶树的演化[129]主要表现在,树型由乔木型变为小乔木型和灌木型,树干由中轴变为合轴,叶片由大叶到中叶和小叶,树冠由大到小,花瓣由重瓣到单瓣,果由多室到单室,果壳由厚到薄,种皮由粗糙到光滑,酚、氨含量由大到小,花粉壁纹饰由细网状到粗网状,叶肉硬化细胞由多到少等。这一过程不仅包含着野生型、中间过渡型和栽培型,并且还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基因型,栽培上的引种驯化和选择也导致众多的园艺品种形成。
茶树在从地理起源中心向周边自然扩散的过程中,因山脉、河流的影响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同时根据现代茶树酯酶同工酶分析和萜烯指数(TI)的研究结果,大体上可分为四条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时,茶树在扩散和迁徙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各种变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也形成了六种生态类型。
沿澜沧江、怒江水系,向横断山脉纵深扩散,也即北纬24°以南,云南西南部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楚雄、大理等地,低纬度、高湿热的优越环境条件使茶树得以充分生长发育,树体主要是最高大的大理茶、栽培型的普洱茶以及两者的自然杂交型。在这个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形成了以云南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为代表的低纬度高海拔乔木大叶型的生态类型。
沿西江、红水河水系,向东及东南方向扩展,可分两支:一支是沿西江扩散至北纬23°以南的广西、广东的南部和越南、缅甸的北部,不但有大厂茶、广西茶等乔木和小乔木野生型茶树,还有以白毛茶和普洱茶等为主的栽培型茶树[130]。另一支沿红水河深至南岭山脉,包括广西、广东北部和南岭山脉北侧的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在广东境内还一直蔓延至东部沿海,并贴近北上到闽南丘陵,形成北纬24°~26°间的粤东闽南茶树生长区,其中以栽培型的小乔木大叶茶为主,间或有灌木型茶树。在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包括云南东南部和广西南部[131],形成了以云南麻栗坡白毛茶、广西防城大叶茶、博白大茶树为代表的南亚热带及边缘热带乔木大叶雨林型的生态类型。于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区,包括广西和广东中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形成了以广西龙胜大叶茶、广东乳源大叶茶、湖南汝城白毛茶为代表的南亚热带小乔木大叶型的生态类型。
沿着金沙江、长江水系,向云贵高原东北大斜坡扩散,形成了以黔北娄山山脉和川渝盆地南部为中心的一个大茶树聚集区[132]。其中一支向北推进到秦岭以南,形成汉中、安康盆地茶区,另一支沿着大巴山、武当山、伏牛山、桐柏山一线延伸到大别山,形成我国内陆最北的茶树生长带。这一区域纬度高,茶树演变成抗逆性强的灌木中、小叶型的茶树类型。位于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间或混生常绿阔叶林区,落户在北纬32°~35°线的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大巴山以东至沿海一带,包括安徽、江苏、湖北北部以及陕西、河南、甘肃三省的南部,形成了以陕西紫阳种、河南信阳种、安徽霍山种为代表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灌木中、小叶型的生态类型。
沿长江水系,由云贵高原进入鄂西台地,并顺流扩散至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茶树走出“巴山峡川”后,大部分处在北纬30°左右,冬天寒冷,夏天酷热,因此演变为抗逆性强的灌木型中、小叶种。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北纬26°~30°线的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以湖北恩施大叶茶、湖南醴陵大叶茶、福建武夷水仙为代表的中亚热带小乔木大叶和中叶型的生态类型。长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和针叶混交林区,在北纬30°~32°线的长江中下游南北地区,形成了以湖北兴山大叶茶、湖南安化中叶茶、江苏洞庭小叶茶为代表的中亚热带灌木大、中、小叶型的生态类型。
中国人最早发现茶、利用茶、栽培茶、品饮茶,并直接或间接将茶籽、茶树、茶叶、茶文化以及实践经验推介、传播到全世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土壤等环境优越,茶树类型齐全、品种繁复,如今在同一地区[133],既有小叶种、中叶种和大叶种茶树存在,又有灌木型、小乔木型和乔木型茶树并存,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树存留。总之,它们都是同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后代。
中国被称为“茶的发源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饮茶、种茶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的[134],这些国家的语言中,与“茶”对等的语言词汇也是根据中国“茶”字的汉语拼音或方言发音、音译而产生的。于是,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除了被翻译成“瓷器”之外,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就是它由“茶”的读音转化而来。由于方言的多样性,同样的“茶”字在我国各地的发音上也有差异。例如,福州发音为ta;厦门、汕头发音为te;广东话[135]发音又为cha;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有cha、chai、zhou等;云南傣族发音为la;贵州苗族发音有chu、ta。通过对各国茶字发音的归纳可以发现,茶通过中国航海贸易传播到西欧等国,茶在这些国家的发音大多近似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发音te、tey、tay,如英语tea、法语thé、荷兰语thee、拉丁语thea、德语tee;西班牙语及意大利语、瑞典语均为te等。茶叶由中国陆路[136]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以及从广州沿海路传播去的一些国家,茶的发音接近广州和长江流域的“cha”音,如泰国chaa、俄罗斯chai、波斯[137]chay,土耳其和阿拉伯也读chay,还有日本、斯里兰卡[138]、印度、越南、巴基斯坦、葡萄牙等国都念cha。简而言之,它们都是源于中国茶的发音而派生形成的。
【注释】
[1]指鄂西、川东。
[2]指肥硕嫩芽。
[3]指细弱短瘦的茶叶。
[4]若采造不得法,茶叶就会有害。
[5]南诏国。
[6]沂蒙山在南茶北引之前有少量野生茶树。
[7]1810年从福建引种茶树。
[8]1958年白沙农场开始垦荒种茶。
[9]唐贞观元年分天下十道。
[10]黔中、浙东、浙西。
[11]樟科。
[12]姜科。
[13]茜草科。
[14]杜仲科。
[15]葡萄科。
[16]梧桐科。
[17]麻黄科。
[18]五加科。
[19]胡颓子科。
[20]唇形科。
[21]桑科。
[22]地茶科。
[23]柿科。
[24]豆科。
[25]豆科。
[26]豆科。
[27]豆科。
[28]银杏科。
[29]禾本科。
[30]禾本科。
[31]蜡梅科。
[32]蔷薇科、壳斗科。
[33]鼠李科。
[34]木犀科。
[35]茄科。
[36]兰科。
[37]忍冬科。
[38]菊科。
[39]菊科。㉓睡莲科。㉔木犀科。㉕伞形科。
[40]㉑菊科。㉓睡莲科。㉔木犀科。㉕伞形科。(www.xing528.com)
[41]㉑菊科。㉓睡莲科。㉔木犀科。㉕伞形科。
[42]㉑菊科。㉓睡莲科。㉔木犀科。㉕伞形科。
[43]㉑菊科。㉓睡莲科。㉔木犀科。㉕伞形科。
[44]唇形科。
[45]鼠李科。
[46]菊科。
[47]豆科。
[48]唇形科。
[49]豆科。
[50]瑞香科。
[51]蔷薇科。
[52]梧桐科。
[53]夹竹桃科。
[54]车前草科。
[55]胡桃科。
[56]芸香科
[57]蓼科。
[58]木犀科、冬青科。
[59]葫芦科。
[60]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61]特大叶、大叶、中叶、小叶。
[62]早芽种、中芽种、迟芽种。
[63]海拔2450米。
[64]海拔1890米。
[65]现高23.6米。
[66]海拔1990米。
[67]由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
[68]现场调查,该地主要是三叠纪地层,形成于2400万年前。
[69]1000亩以上。
[70]乐山县。
[71]彭山县。
[72]炎陵县,古属荼陵县,存有神农墓、神农庙。
[73]公元前160年。
[74]公元前165年。
[75]茶箱。
[76]易武、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基诺。
[77]现普洱市。
[78]南征途中染疾,诸葛亮将茶叶烹煮茶汤以除瘴气,被奉为“普洱茶祖”。
[79]参见《北堂书抄》。
[80]或作《南海记》。
[81]今广东惠阳县西。
[82]今湖州。
[83]指川西平原。
[84]衡阳县。
[85]西陵山。
[86]永嘉县,今温州,有说其东是福鼎太姥山。
[87]楚州淮阴郡,统山阳县、淮阴县,今淮安。
[88]《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的范围很广,居住除巴人和蜀人族群外,还有濮、存、苴、共、奴等许多其他少数民族,在夏商和西周时,还停留在原始氏族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属于“南夷”(“夜郎自大”就是出自南夷小国的典故)的化外地区,秦统一后才置郡的。贵州建省始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之前分属于四川、云南、湖广(今湖北、湖南二地)三省。典籍中的古巴蜀应是包括以巴人和蜀人为主的多民族“南夷”聚居地(不局限于某个省某个市),含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及陕西秦岭以南的鄂西、湘西、桂西北等区域。所以,笔者认为顾炎武说的饮茶起源于巴蜀是正确的,但巴蜀的范围太广了,不能作为“茶树起源中心定位在某个局部”的证据。
[89]云南大叶茶和广西高脚茶的自然杂种。
[90]沿贵州东南部、湖南、江西南部、两广北部直到福建,品种资源丰富多彩。
[91]有的是千年以上。
[92]阿萨姆变种、武夷变种。
[93]主要包括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变异、乔木型和灌木型的变异。
[94]两个主要外因是喜马拉雅运动与第四纪冰河期。
[95]即云南、贵州、四川。
[96]即喜马拉雅运动。
[97]形成了川滇纵谷、云贵山原。
[98]指分割成了许多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
[99]即古代巴蜀国的所在地,也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地。
[100]武陵山脉,盘踞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山系呈东北—西南延伸,弧顶突向北西,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大娄山脉,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呈现向南东凸出的弧形。两座山脉在渝东南结合。
[101]此观点发表于2007年。
[102]主要有钱崇澍、胡先骕等。
[103]主要是其中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
[104]已发现确认的化石。
[105]山茶属是常绿阔叶林的下木。
[106]动力地球板块漂移学说。
[107]孔子到现在的孔氏后裔也才八十代左右。
[108]主要是茶中植物的分类分布、进化演变。
[109]文献、考古发现如化石及古茶树、民族学材料如民族志与方言及饮茶习俗。
[110]滇西南、滇东南。
[111]被确认为第三纪至第四纪四球茶。
[112]滇西地槽。
[113]起码地质年代不能被明显否定。
[114]包括黔西南自治州、广西百色市、云南红河、文山及曲靖东部。
[115]或许起源中心还可以缩小到更小范围内。
[116]大致位置东经100°~111°,北纬22°~30°。
[117]指娄山山脉、武陵山脉、川渝盆地南部。
[118]邻域是一个特殊的区间,以点a为中心点任何开区间称为点a的邻域。
[119]西双版纳、普洱、临沧。
[120]是由大理茶自然演化而来。
[121]主要是咀嚼鲜叶。
[122]包括种植。
[123]神农。
[124]如药用、食用、饮用、种植等。
[125]由地质变迁所致。
[126]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27]其特征为高温、多雨、炎热。
[128]主要是引种、选择、杂交等。
[129]演化不可逆转。
[130]包括越南、缅甸境内的掸部种和北部中游种。
[131]北回归线以南。
[132]以秃房茶为主。
[133]滇、黔等。
[134]在唐代就已传入日本及朝鲜半岛。
[135]粤语。
[136]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137]现伊朗。
[138]旧称“锡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