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拉德二世清真寺:布尔萨地标性建筑

穆拉德二世清真寺:布尔萨地标性建筑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穆拉德二世清真寺建成于1426年,成为布尔萨的地标性建筑。早期奥斯曼帝国的世俗建筑,大都毁损殆尽而不复存在。宫殿无疑是世俗建筑的极品和典范,多处宫殿遗址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至今可见。托普卡帕宫建筑群和庭院面积约70万平方米,宫墙长约5 000米并建有多处塔楼。相比之下,更为常见的宗教建筑是单穹顶清真寺,宣礼塔或与礼拜大殿相连,或呈独立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通常

穆拉德二世清真寺:布尔萨地标性建筑

奥斯曼帝国早期,安纳托利亚中东部地区的建筑表现出浓郁的塞尔柱风格,西部地区的建筑则延续着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传统。星罗棋布的城市构成安纳托利亚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塞利、锡瓦斯、埃尔祖鲁姆、布尔萨则是奥斯曼帝国早期的核心城市。奥斯曼帝国早期的都城布尔萨,原本是希腊人居住的城市,城市建筑具有浓厚的拜占庭风格。乌尔汗征服布尔萨以后,土耳其人移居城内,城市建筑风格随之逐渐融入突厥塞尔柱文化的元素。乌尔汗曾经在布尔萨城内建造12座清真寺,乌尔汗之父奥斯曼的陵墓亦于此间迁入布尔萨城内。穆拉德二世在位期间,布尔萨的城区面积明显扩大,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穆拉德二世清真寺建成于1426年,成为布尔萨的地标性建筑。

达姆萨库尤附近的塔斯金帕夏宫殿遗址

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可以划分为世俗建筑和宗教建筑两大类型。早期奥斯曼帝国的世俗建筑,大都毁损殆尽而不复存在。宫殿无疑是世俗建筑的极品和典范,多处宫殿遗址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至今可见。在早期奥斯曼帝国,最具代表性的世俗建筑是位于安纳托利亚中部达姆萨库尤(Damsa Koyu)附近的塔斯金帕夏宫殿(Taskin Pasa Saray),建于14世纪上半叶。从遗址可见,塔斯金帕夏宫殿延续塞尔柱时代的建筑风格,宫殿四周环绕着长方形的巨大庭院,庭院南侧的入口是塞尔柱风格的石门,石门之上刻有精美的浮雕

托普卡帕宫崇敬门,第二庭院的入口

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无疑是奥斯曼帝国最负盛名的宫殿,亦是奥斯曼帝国标志性的世俗建筑。托普卡帕宫始建于1474年,系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一侧,坐落在“金角湾”南岸名为“皇宫岬”的山顶。托普卡帕宫因建于拜占庭时代托普卡帕城堡遗址而得名,1477年建成后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后宫兼政府所在地,曾经有25位苏丹生活于此,直到1856年被多尔马巴赫切宫取而代之。托普卡帕宫建筑群和庭院面积约70万平方米,宫墙长约5 000米并建有多处塔楼。托普卡帕宫有7座大门,其中4座宫门朝向陆地,3座宫门朝向大海。托普卡帕宫的正门呈双塔风格,面对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和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所在广场。托普卡帕宫的正门内侧300米处有一道中门,为皇宫的入口处。中门内为御花园,御花园右侧为厨房和粮库,左侧经过“白人宦官门”通往苏丹和嫔妃的内宫,位于御花园深处的“库贝阿尔特”殿是苏丹召集大臣议事之地,内饰豪华,镶嵌精美绝伦,珠光宝气,富丽堂皇。苏丹苏莱曼一世和穆拉德三世在位期间,大规模改建托普卡帕宫的内宫。托普卡帕宫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功能,充分体现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绝对权威,堪称奥斯曼帝国政治文化的缩影。

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的历代苏丹,大都钟情于在托普卡帕宫内增设新的建筑,用以彰显其作为托普卡帕宫新主人的统治地位。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在托普卡帕宫内建造两处凉亭样式的楼阁,分别纪念1636年征服亚美尼亚之埃里温和1839年征服伊拉克之巴格达,两处凉亭的布局均呈十字形,上方为穹顶,穹顶边缘环绕着宽大的屋檐,墙壁镶嵌雕刻精美的瓷砖大理石,凉亭四周的窗口镶嵌着彩色玻璃,可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美景。1641年,苏丹伊卜拉欣一世在托普卡帕宫内建造名为伊弗塔里耶(Iftariye)的凉亭,凉亭周围新建喷泉和大理石露台。穆罕默德四世在位期间,首席建筑师卡拉·穆斯塔法·阿加(Kara Mustafa Aga)主持修缮托普卡帕宫,融入17世纪的艺术风格,宫内双子亭的大理石上镶嵌着《古兰经经文和赞美穆罕默德四世字样的镀金铭文。艾哈迈德三世在位期间,引入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元素和艺术风格,后世称作郁金香时代的欧式文化在托普卡帕宫初露端倪。

多尔马巴赫切宫

1723年建成的萨达巴特宫,毗邻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处金角湾西端,参照法国庭院设计方案;相比于托普卡帕宫,萨达巴特宫的建筑风格更具欧式色彩。多尔马巴赫切宫(Dolmabahce Palace)亦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一侧海岸,沿海滩绵延约600米,占地7 000公顷,包括近300间住房、40余处厅堂和70余处浴室。多尔马巴赫切意为“填海建造的花园”,多尔马巴赫切宫始建于1843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位期间,设计者是亚美尼亚建筑师尼克格斯·巴尔提,装饰者是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塞尚。1856年建成后,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自托普卡帕宫迁入多尔马巴赫切宫居住,多尔马巴赫切宫遂成为奥斯曼帝国晚期苏丹的后宫,时人称之为新皇宫,以区别于老皇宫托普卡帕宫。多尔马巴赫切宫的建造正值欧化之风盛行的坦泽马特时代,多尔马巴赫切宫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奥斯曼建筑和欧洲建筑的艺术元素高度融合。多尔马巴赫切宫在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之后曾经作为凯末尔总统官邸,凯末尔死后改为博物馆。同样建于19世纪的贝勒贝伊宫(Beylerbeyi Palace)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的岸边,宫中布满玉兰花,是帝国晚期苏丹的避暑胜地以及外国贵宾的下榻处。

宗教建筑是奥斯曼帝国建筑艺术的典型佳作,清真寺遍布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各个角落,堪称奥斯曼帝国的标志性建筑。以高耸的穹顶覆盖尽可能大的地面空间,是奥斯曼帝国清真寺建筑的明显特征。清真寺在阿拉伯语中称作麦斯只德,意为“穆斯林礼拜的场所”,殿堂和浴室是清真寺的基本要素。敏白尔(minbar)是阿拉伯语中“讲台”一词的音译,即清真寺殿堂前部的宣讲台,系伊玛目在聚礼是念诵宣教词即呼图白的专用设施,亦称呼图白楼。清真寺殿内正墙设有凹壁,阿拉伯语中称作米哈拉卜(mihrab),用来指示礼拜的朝向。清真寺殿堂外设有宣礼塔,阿拉伯语中称作米宰纳(midhanah)。

贝勒贝伊宫

位于巴拉特的伊亚斯清真寺

位于布尔萨的乌鲁清真寺内景

奥斯曼帝国早期的宗教建筑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建筑风格迥然各异。伊兹尼克清真寺始建于1331年,布尔萨清真寺始建于1339年,是为奥斯曼人在城市建造的最初两座清真寺,具有明显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相比之下,更为常见的宗教建筑是单穹顶清真寺,宣礼塔或与礼拜大殿相连,或呈独立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通常延续塞尔柱的传统,风格简朴。单穹顶清真寺的典范是位于巴拉特(Balat,米利都旧址)的伊亚斯清真寺(Iyas Bey Camii),始建于1404年,呈正方形结构,主体采用石块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以彩色大理石作为内饰材料,圆顶直径约14米,大理石浮雕的图案包括几何图形、经文和植物花纹,雕刻工艺精致优雅。位于比莱吉克(Bilecik)的乌尔汗清真寺(Orhan Gazi Camii)亦始建于14世纪初,在正方形的礼拜堂内,4根石柱支撑起直径9.5米的穹顶。相比于单穹顶清真寺,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往往以多穹顶作为外在特征,多穹顶之下的礼拜大殿呈长方形,包括多个入口。位于阿亚索鲁克(Ayasoluk)的伊萨·贝伊清真寺(Isa Bey Camii),始建于1375年,采用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包括礼拜大殿和庭院两个部分,庭院周围环绕柱廊。位于布尔萨的乌鲁清真寺(Ulu Cami),始建于1399年,礼拜大殿为68米×56米的长方形建筑,同样采用石材建成,2座宣礼塔伫立于礼拜大殿的侧面,延续塞尔柱的建筑风格。位于马尼萨的乌鲁清真寺(Ulu Cami),始建于1376年,由礼拜大殿和门廊式喷泉庭院组成,占地面积均为480平方米(约16米×30米),穹顶由礼拜大殿内8根石柱支撑。位于埃迪尔内的乌斯·赛莱菲里清真寺(Uc Serefeli Cami),始建于1437年苏丹穆拉德二世在位期间,整体布局呈边长约65米的正方形结构,包括礼拜大殿和喷泉庭院,另有4座高约67米的宣礼塔。阿布·阿尤布清真寺(Abu Ayyup Mosque)始建于1459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期间,位于阿布·阿尤布·安萨里的陵墓附近,是奥斯曼人征服伊斯坦布尔后最早建造的清真寺。阿布·阿尤布·安萨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好友,于678年阿拉伯人第一次进攻君士坦丁堡时战死于城下。阿布·阿尤布清真寺建成之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均在此地举行登基仪式,佩以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奥斯曼之剑,以此表明誓将针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战事进行到底。苏丹塞里姆三世在位期间,于1798—1800年重建阿布·阿尤布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

位于马尼萨的乌鲁清真寺内景

位于埃迪尔内的乌斯·赛莱菲里清真寺

阿尤布清真寺

爱亚索菲亚清真寺内景

伊斯坦布尔爱亚索菲亚清真寺前的广场

位于伊斯坦布尔的爱亚索菲亚清真寺(Ayasofya Mosque),前身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本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下令修造的希腊正教大教堂,也是拜占庭皇帝举行加冕仪式的神圣场所。圣索菲亚大教堂曾是淡黄色的石砌立方体,覆盖以直径33米、高55米的穹顶,由4根高24.3米的柱子支撑,穹顶之上有40扇窗子,殿内面积7 570平方米,内壁用大理石、云斑石、花岗石和宝石及黄金镶嵌而成,并饰以壁画,富丽堂皇。据《伊本·白图泰游记》记载,圣索菲亚大教堂四周高墙环绕,宛若一处巨大的城堡,大理石镶嵌地面,有门13座,有水渠穿过教堂的庭院,水渠两侧有精工细雕的大理石矮墙,矮墙外侧是整齐排列的树木,神职人员多达数千人,主礼拜堂之外设有专供女性祈祷的礼拜堂。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后,下令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撤掉教堂的十字架,将殿内原有的壁画及圣像彩绘涂抹遮盖,在东南面半圆形后殿中间修造朝向麦加的凹壁米哈拉布,凹壁右边增设宣教讲坛敏白尔,讲坛对面设置有专供苏丹祈祷的配间麦格苏赖,四周建有4座宣礼尖塔。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在礼拜大殿内壁和圆柱上用绿底金字书写着阿拉伯文的安拉的尊名以及先知穆罕默德和四大正统哈里发的名字,塞里姆二世在位期间,在礼拜大殿的拱顶之上用青铜建造一个直径约30米的新月。苏丹塞里姆二世、穆拉德三世和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亦位于爱亚索菲亚清真寺院内。苏丹马哈茂德一世在位期间,在爱亚索菲亚清真寺增设宗教学校、图书馆和大型喷泉。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凯末尔下令将爱亚索菲亚清真寺改成军事博物馆,更名为爱亚索菲亚博物馆。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63年下令在伊斯坦布尔建造新的清真寺,历时7年,1469年建成,是为穆罕默德二世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清真寺由希腊建筑师克里斯托都洛斯主持设计,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设计蓝本,融入伊斯兰教的艺术元素,礼拜大殿之上覆盖巨型穹顶,由四个圆柱支撑,礼拜大殿的两侧建有两座宣礼塔,礼拜大殿正门内的大理石板上用金字刻写着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预言:“他们定会征服君士坦丁堡!祝完成这项事业的君王和军队幸福!”伊斯坦布尔的另一著名宗教建筑是巴叶济德二世清真寺,始建于1497年,至1503年建成,礼拜大殿上方呈现双穹顶的建筑造型,礼拜大殿的前庭呈现八角形结构,苍翠高大的柏树环绕四周,庭院外围有四扇大门,造型具有明显的波斯艺术风格。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一世清真寺建于1550—1557年,位于托普卡帕宫北侧,由奥斯曼帝国最负盛名的建筑师锡南主持建造,礼拜大殿由前厅、正厅、侧厅组成,礼拜大殿上方覆盖着直径31米的穹顶,由4根石柱支撑,前方的凹壁用波斯式彩釉瓷砖装饰,四周墙壁环绕九扇色彩艳丽的彩窗,院内有4座宣礼塔,被誉为奥斯曼帝国建筑史上“最富丽堂皇的纪念碑”。伊斯坦布尔的塞里姆二世清真寺建于1569—1575年,亦由锡南主持建造,前方的凹壁侧面是用陶瓷材料制作的护墙,讲坛用马尔马拉大理石精雕细刻,礼拜大殿上方的穹顶由8个台墩支撑,堪称奥斯曼帝国建筑史上的穹顶之最。

穆罕默德二世清真寺(www.xing528.com)

位于埃迪尔内的巴叶济德二世清真寺

苏莱曼一世清真寺1

苏莱曼一世清真寺内景

19世纪末的苏莱曼一世清真寺

苏莱曼一世清真寺2

建筑师锡南

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始建于1610年,由著名建筑师锡南的弟子塞蒂夫卡尔·穆罕默德·阿迦(Sedefkar Mehmed Aga)主持建造,毗邻爱亚索菲亚清真寺,兼有拜占庭建筑艺术和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双重元素,体现拜占庭建筑艺术与奥斯曼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礼拜大殿面积长72米,宽64米,穹顶外侧高43米,穹顶中央直径23.5米,可容纳3 500人同时礼拜。礼拜大殿顶部中央为一超大穹顶,四周建有4个小穹顶,整个穹顶由4根巨型石柱支撑。礼拜大殿地面饰以大理石,铺满紫红色的土耳其地毯,门窗镶嵌彩色玻璃,富丽堂皇。由于礼拜大殿内侧四壁镶嵌着2万余块蓝色瓷砖拼成的几何图案,因而亦称“蓝色清真寺”。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6座宣礼塔的清真寺,其中4座建在大殿四周,与殿顶4小穹顶相对应,其他2座建在大殿左侧,气势非凡。相传,麦加克尔白清真寺原有6座宣礼塔,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建造6座宣礼塔曾经被时人指责有亵渎圣地之嫌,于是苏丹艾哈迈德一世下令在麦加克尔白清真寺建造第7座宣礼塔,以示对圣地的尊敬。1617年,艾哈迈德一世清真寺建成。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死于同年,其陵墓即位于该清真寺内。

努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始建于1748年苏丹马哈茂德一世在位期间,至1755年即苏丹奥斯曼三世时期即位次年建成,由希腊建筑师西蒙·卡尔发(Simeon Kalfa)建造,深受欧洲建筑艺术的影响,呈现东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苏丹穆斯塔法三世在位期间,伊斯坦布尔相继建成阿亚兹玛(Ayazma)清真寺、拉来里(Laleli)清真寺和征服者清真寺,建筑师均为穆罕默德·塔希尔·阿加(Mehmed Tahir Aga),延续奥斯曼之光清真寺的设计风格,同时融入巴洛克艺术元素,造型细腻。

努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

努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入口

清真寺通常附设宗教学校。奥斯曼帝国早期的宗教学校,大都延续塞尔柱传统的建筑风格,采用砖石混合的建筑材料,整体布局呈开放式结构,住宿区和教学区环绕于庭院周围。位于卡拉曼的哈图尼亚宗教学校(Hatuniye Medrese)始建于1381年,可谓开放式宗教学校的典范之作。亦有少量的宗教学校,整体布局呈封闭式结构,具有异族风格。位于屈塔希亚的瓦西迪耶宗教学校(Vacidiye Medresesi)始建于1314年,可谓封闭式宗教学校的典范之作。

位于卡拉曼的哈图尼亚宗教学校

位于屈塔希亚的瓦西迪耶宗教学校

陵墓亦是奥斯曼帝国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早期奥斯曼时代的陵墓建筑,突厥语中称作拱北(turbe kunbed),意为“塔形的陵墓”,延续塞尔柱时代的陵墓风格,兼有波斯陵墓建筑的浓厚色彩。无论皇室陵墓抑或圣徒陵墓,大都呈现为多边形基座和穹顶尖塔,高大对称,庄严肃穆。陵墓基座以八角形居多,亦有少量陵墓基座为五边形、六边形或十二边形。陵墓内庭地面摆放象征性的石棺,内墙有类似于米哈拉卜的凹壁,外有圆顶门廊,遗体置于内庭地表之下的地下墓室。位于卡拉曼的陵墓遗址可见,陵墓基座为八角形,基座之上是塔型结构,穹顶覆盖于陵墓上方,陵墓四壁刻有几何形状和植物花纹的浮雕,从铭文可知,陵墓建于1313年,陵墓主人系塞尔柱苏丹阿勒普·阿尔斯兰后裔女性,葬于1332年。奥斯曼和乌尔汗以及穆拉德二世的陵墓位于布尔萨,是奥斯曼帝国陵墓建筑的典范。苏丹穆罕默德一世的陵墓,建筑规模、奢华程度和艺术水准堪称早期奥斯曼时代之最,具有波斯和撒马尔罕的浓郁风格。苏丹穆拉德二世的陵墓始建于1451年,内有地下墓室、彩绘门廊、彩陶镶嵌的四壁和纪念塔,穆拉德二世的诸子陵墓环绕于周围。

位于卡拉曼的陵墓遗址

位于布尔萨的叶斯尔拱北

早期奥斯曼时代延续塞尔柱时代的传统,以岩石作为首选的建材,主体通常采用石材建成,穹顶和尖塔采用砖块作为建材,整体完全以砖块砌成的建筑物并不多见。相比之下,在安纳托利亚西部,延续拜占庭帝国的传统,通常采用砖石混合作为首选建材,基座和立柱采用石材,彩绘瓷砖作为内饰材料,门窗则采用精美雕刻的木材,作为内饰的石膏绘画多为几何条纹和植物蔓藤花纹。彩陶和釉面陶器的制作技术大约在14世纪引入安纳托利亚,陶器上覆盖着透明的绿松石或褐色釉。安纳托利亚多地制作釉面陶器,通常以其产地命名。15世纪以后,开始采用新的技术制作釉面陶器,名为米利都陶器(Miletus ware),呈现红色、浅黄色、紫色和黑色的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色彩丰富,异彩纷呈。米利都陶器主要产于伊兹尼克,是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广泛应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包含叙利亚陶器和中国青花瓷以及拜占庭陶器的艺术元素,风格质朴。早期奥斯曼帝国采用彩陶和釉面陶器装饰的建筑典范是前述的苏丹穆罕默德一世清真寺,来自伊朗和中亚的工匠参与建造穆罕默德一世清真寺,这些工匠被时人称作“大不里士大师”。木器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和内饰,图案精美的木刻是建筑物的重要装饰方式。用于装饰建筑物的木制品,多为质地坚硬的木材,主要是胡桃木、梨木、乌木红木,木器之上通常刻有制作者的名称,制作技术的传承亦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人类历史战争无疑是交往的催化剂。伴随着奥斯曼帝国长期的征战和疆域的扩张,形成了广泛的文化交往,进而导致东西方不同艺术风格的融合。奥斯曼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后,来自大不里士、大马士革开罗的建筑师登台献艺,土库曼、波斯、亚美尼亚和马穆鲁克的建筑风格日渐凸显,来自东方的马赛克镶嵌和彩陶瓷砖成为美化建筑的重要手段。15世纪末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建筑风格逐渐融入罗马-地中海的诸多元素,西化色彩的视觉艺术随之渐露端倪,与东方传统的建筑文化形成强烈的共鸣。早期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师主要来自穆斯林,非穆斯林建筑师少之又少。伴随着与基督教世界的广泛交往,来自欧洲的非穆斯林建筑师逐渐活跃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舞台,成为奥斯曼帝国建筑的重要参与者。希腊建筑师西蒙·卡尔法曾经参与设计奥斯曼之光清真寺和拉来里清真寺,希腊尼古拉斯·科姆诺诺斯(Nicolaos Komnenos)在耶路撒冷和伊斯坦布尔主持设计多处教堂,位于阿索斯山上的基督教修道院则明显吸收了清真寺的装饰风格。奥斯曼帝国后期,所谓的“奥斯曼巴洛克”建筑风格风行一时,折射出奥斯曼帝国的西化历史进程。

作者点评

14世纪初安纳托利亚塞尔柱王朝消失和1453年奥斯曼人征服君士坦丁堡之间的一个半世纪,是土耳其文化风格经历重大转变的时期。一方面,伊斯兰传统和塞尔柱文化风格延续于安纳托利亚中部和东部,另一方面,基督教传统和晚期拜占庭风格延续于小亚细亚西部。与此同时,马穆鲁克埃及、中亚和伊朗的诸多元素汇入安纳托利亚的文化长河,异彩纷呈,支离破碎的政治格局导致多元性和异质化的文化风格。君士坦丁堡的征服,标志着奥斯曼帝国步入古典时代的鼎盛阶段,异质的文化元素随之逐渐趋同,文化风格呈现海纳百川的繁荣景象。奥斯曼帝国晚期,西方的冲击加速着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的进程,西方现代的文化元素挑战着东方传统的文化根基,奥斯曼帝国文坛随之浮现出崭新的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