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10 421名农村老人调研发现,55%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本文将对全国31个省市万名农村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现状呈现和分析。第一阶段从全国31个省市中抽取376个县;第二阶段从入选的县中共抽取537个村;第三阶段从入选的村中共抽取10 421名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研究

■ 王鲁峰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生活,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空巢农村老人不断增加。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10 421名农村老人调研发现,55%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这使许多农村老人没有成年子女的扶养。还有部分老人不仅照顾自己,还要承担养育未成年孙子女的责任。在农村整体收入来源较少、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的情况下,农村老人的心理状况受到极大的影响。农村老人的心理回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养儿防老”心理的落空;二是“颐养天年”预期的破灭;三是对儿女及其家庭的担忧。对此,需要通过创新农村发展方式和提高老人组织程度,对中国农村老人的生活和心理在内容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重构

关键词:农村老人;家庭关系;心理回应

老龄化问题一直以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推进,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10%(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到2010年的13.31%(第六次人口普查)(2),60岁以上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78亿。除了发展速度快以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10年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了2.56个百分点,而城市仅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程度高于城市,而且在相同时间内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状况已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快于城市,学者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曾毅,2001;李辉,王瑛洁,2012)。(4)

表1 2000年与2010年城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

数据来源: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

宏观层面的年轻人口从城市向农村流动,在微观层面的表现是农村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年轻人离开家庭或常住城市,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探望老人,再加之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观念、社会价值准则和意识变迁的滞后,(5)留守在农村的中国老人面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革对其生活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中国农村老人群体面对的不只是家庭抚养的缺失,还要在没有退休金和足够的医疗保险支持的状况下,担负照顾孙辈的责任,以及随之带来的心理预期的落空与心理支持的匮乏。(7)农村老人面临怎样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变革?他们的心理状况怎样?对此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回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可以有效地重构中国农村老人的心理与生活内容?本文将对全国31个省市万名农村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现状呈现和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千村调查项目。这次调查以“农村养老模式现状调查”作为主题,抽样调查问卷涉民农村老人身体健康、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养老方式和生活质量、社会政策及社会支持等内容。

抽样方法采用的是多阶段抽样。抽样过程的前三个阶段使用官方的行政区划和人口统计资料。第一阶段从全国31个省市中抽取376个县;第二阶段从入选的县中共抽取537个村;第三阶段从入选的村中共抽取10 421名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

中国“核心家庭”模式在农村推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家族大家庭模式,导致城市发生的老人自主养老、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情形同样出现在农村,这实际上是农村家庭价值观的改变。(8)本次调研重点围绕家庭结构、农村老人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子女对老人的照顾情况、老人对子女孝顺与否的评价、老人与家族亲情关系的来往情况等五个方面,以及18个观察点,展开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

农村老人独居的比例为11.8%,与配偶同住的占66.7%,与子女同住的为45.4%,与孙子女同住的为25.5%,其中三代同堂的,也即选项包括配偶、子女与孙子女,为1 514人,占总被访老人(10 421名)的14.5%;与子女、孙子女同住的为699人,占总被访老人的6.7%。

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为45.4%,说明超过一半的家庭没有年轻子女在身边对老人直接进行照顾。三代同堂的比例比较低,说明传统大家庭的比重正在降低。

图1 中国农村老人家庭的同住对象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对家庭关系整体比较满意,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老人占大多数,为83.6%。

图2 中国农村老人对家庭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农村老人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整体较高,满意(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为83.6%。

图3 中国农村老人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从性别交互来看,男性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女性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从访谈来看,在农村家庭中,男性老人还担任着一家之主的角色,对家庭事务的决定程度高,对家庭资源具有绝对的分配权。而女性更多地常年劳作,为家务和儿女抚养操劳,社交活动少,与老伴的关系也并不都是自己能选择和改变的,因此,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较男性老人低。

文化程度对与配偶关系的影响明显,文化程度越高的,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越高。这可能与有更高文化程度的人在夫妻相处以及沟通方式上做得更好有关。

图4 不同性别农村老人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图5 不同文化程度农村老人对配偶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对子女关系的满意程度比较高,满意的比例为84%。

图6 中国农村老人对子女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从孩子个数与子女关系的满意程度来看,孩子个数与对子女关系的满意程度相关性不大。

图7 家里孩子个数与老人对子女关系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子女对老人的照顾,主要以给钱为主,占55.9%。既给粮食又给钱的为13.7%。既不给粮食又不给钱的为24.8%。不给粮食也不给钱的情况中多数为提供生活照顾。从不同资助形式中不同资助者的比例来看,在粮食资助、金钱资助以及既提供粮食资助又提供金钱资助的形式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儿子、女儿都资助”,其次为“儿子资助”,再次是“女儿资助”。

图8 子女对农村老人的资助方式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对在外单过的老人,从子女资助的比例来看,一般是儿子和女儿共同资助,其次是儿子资助,最后才是女儿资助。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

图9 儿女对农村老人的资助比例(%)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传统社会老人在经济上所受到的支撑,往往是“分家不分田、分房不分钱”,长者主管着整个家族的财物,在同一大家庭里不同辈分、不同小家口的支付费用几乎都在大家庭的一本账上。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儿女在经济上以货币形式资助农村老人的比例已过半,说明农村的家庭经济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传统的实物财富为主变为货币财富为主。

子女在外地的比例为26%,在本地的比例为72%,其中住在本村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与前面农村老人的同住者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很多农村老人的儿女居住在本地,但并没有跟老人居住在一起。这说明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年青一代更多选择独立居住。这也给养老带来了一些问题。

图10 中国农村老人的子女居住地统计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老人们对子女的孝顺程度的评价中,“很孝顺”的比例为43%,“比较孝顺”的为45%,占大多数。

图11 农村老人对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对子女孝顺的表现,老人们认为重要性居前三位的是“生活上照顾”“经济上支持”和“情感上关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上照顾”,比例为41.1%;其次为“经济上支持”,比例为28.8%;再次是“情感上关心”,占17.4%。

图12 中国农村老人对子女孝顺表现的认知(%)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传统社会老人通常生活在三代同堂的亲情环境中,“日日见、天天聚”,据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如今子女回家探望老人变成“月月难,年年少”,通常集中在三个时间节点上:春节、农忙或特殊事件需要。(www.xing528.com)

与子女不同住的老人,探望老人的频率差别也比较大。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每周来探望的(27.1%),逢年过节来探望(26.7%),不定期来探望(21.0%),每月来探望(15.5%),以及有需要的时候来探望(5.8%)。

图13 不同住的子女看望老人的频率(%)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传统社会中国农村老人与子女的信息传递主要靠“耳提面命”、书信往来、亲友捎信等方式。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如今老人与子女联络靠手机、电话方式的占八成以上。经常电话联系的占到56.4%,有事情会打电话的为29.2%,很少打电话的有8.1%。

图14 农村老人子女与父母的电话联系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中国的老人绝大多数对子女方面的容忍和宽容度是极强的,任劳任怨地为儿女服务,给钱多少也不苛求。尽管半数以上老人处于空巢状态,但老人们对子女的孝顺程度的评价是好的,对子女关心的满意程度,满意度(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较高,为86%。

图15 农村老人对子女关心的满意程度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老人父母还健在的,探望的比例比较高,每周去探望的为22.9%,逢年过节去探望的为16.6%,不定期去探望的为16.4%。经常去探望的一般会关照下父母的生活。基本不来往的原因多为父母已过世、住得太远或自己的身体状况问题。

图16 农村老人与父母来往的情况(%)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与兄弟姐妹的来往情况看,比例最高的是基本不来往(23.6%),主要原因是没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已经过世或住得远、自己身体状况欠佳。其次是逢年过节来往(22.1%),再次是每周来往(20.8%)。

表2 农村老人与兄弟姐妹来往的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传统社会,不同辈分的老人都在一个大家庭中生活着,不同辈分的老人之间不明晰护老助老的责任,存在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习俗,家庭中的关爱关系是十分深厚的。此次调研数据显示,此种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总体上看,农村老人多数虽然仍生活在血亲关系和宗法关系相交织的兄弟姊妹互帮互助、互相照应的环境中,保持传统的样式,但有两点变化:一是同一辈分兄弟姊妹老人群体之间,相互照应的亲密关系比过去有所弱化,主要是他们关照各自儿女家庭负担过重所致;二是在直系亲属关系的两代老人之间,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亲情伦理关系的约束,又有两代老人之间养老责任意识的趋强,这促进了当今中国农村老人“老老相助”特点的形成。

受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影响至深的中国农村老人面临新环境带来的心理冲击。调研数据显示,老人的心理感受方面:觉得自己记忆变差、负担减轻、休闲感增强和自己越来越不中用的比例较高,体现出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一样感受到生活负担的减轻,但个人效能感变差。

表3 农村老人的心理感受(%)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库(2014 SUFE_QIANCUN DATABASE v2014.11)。

对“感到紧张、害怕”表示“从不”的占36.3%,“很少”的占29.9%,“有时”的为22.9%,“经常”的为6.7%,“总是”的为1.8%。

对“觉得孤独”表示“从不”的为34.7%,“很少”的为27.7%,“有时”的为23.6%,“经常”的9.6%,“总是”的为2.7%。

对“觉得越老越不中用”表示“从不”的为20.2%,“很少”的为23.8%,“有时”的为30.8%,“经常”的为18.1%,“总是”的为5.4%。

对“对未来担忧”表示“从不”的为29.2%,“很少”的为28.8%,“有时”的为24.8%,“经常”的为10.8%,“总是”的为3.2%。

对“觉得自己记忆越来越差”表示“从不”的为10.7%,“很少”的为17.3%,“有时”的为30.2%,“经常”的为29.4%,“总是”的为11.1%。

对“负担减轻、休闲感增强”表示“从不”的为12.0%,“很少”的为23.8%,“有时”的为27.7%,“经常”的为22.9%,“总是”的为9.0%。

根据本次调查进一步分析,中国农村老人处在新的环境变化之中,新的情况给老人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

自古以来,农村老人就奉守着膝下有子女、身边有亲人、“子孙同堂即是福”的传统观念。如今,儿女进城务工,或选择与老人近距离地分开居住。现实的冷僻、孤独和无助,对老人“养儿防老”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

调研数据显示,老人们对子女的生活照顾非常看重。对子女孝顺的表现,老人们认为重要性占前三位的是“生活上照顾”“经济上支持”和“情感上关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上照顾”,比例为41.1%;其次为“经济上支持”,比例为28.8%;再次是“情感上关心”,占17.4%。

传统的家庭父辈进入老年后,通常长子为大,儿女必然担当整个家族的主导责任,老人处在被儿女所照料、所计划、所支持的状态。如今,儿女们与他们分散居住,农村老人不仅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反而在年老体衰的状态下继续承担照顾整个大家庭的责任。预期的破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失落感,给老人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农村老人的家庭同住者与其心理状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处于独居状态与有紧张感、有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变差、担忧未来以及记忆力变差都显著相关,其次则是与配偶同住,再次是与孙子女同住,最后才是与子女同住。而与子女同住的状态甚至与老人自我效能感变差不显著相关。分析这种结果,农村老人在与成年儿女同住的家庭关系中心理状况更好,与孙子女同住不如与成年儿女同住的状况则验证了照顾留守儿童的农村老人仍处于较为担忧、孤独和焦虑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千百年来的农村生活习俗发生巨大改变,这一代老人茫然失措,祖宗所传承的老年人自我认定的理念、价值观、信仰及生活方式,逼迫他们重新做出选择。他们往往从不明晰的现象中找不到行为暗示,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偶发性的事件中感到无法应对。新型的儿女关系由于处在社会转型的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变化中,从某种程度上使老人对儿女及其家庭产生更多的担心和焦虑,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恐惧。古言“儿行千里母担忧”,而今老人们担心的人与事更加繁杂、程度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焦虑和恐惧,给老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相关数据反映,中国的老人居多数对子女方面的容忍和宽容是极强的。尽管半数以上老人处于空巢状态,但老人们对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很好,其中“很孝顺”的比例为43%,“比较孝顺”的为45%,占大多数。对子女关心的满意程度,满意(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度较高,比例为86%。

兼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组织资源提升和对农村老人整体保障及关注的对策是解决中国农村老人家庭关系与心理问题的关键。

加快新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村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让更多老人有力所能及的工作机会,有较为理想的劳动收入。随着农村资产性收入的占比关系提升,让农村拥有比城市更多的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而引导大量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让农村在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回归田园般的生活、大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交往,使农村老人在经济上、精神上和心理上倍增快乐感和幸福感。

在我们的调查中,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出现了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的情况。但很多村庄由于缺乏持续的产业发展,缺少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回乡务工人员在家乡不能获取足够的经济收益。而发展农村的产业吸引本村劳动力回流,将有助于改善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

第一,让老人们进一步地组织起来,减弱他们的孤独感。农村老人集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老人们往往靠节庆或亲友关系自发地集聚,缺乏能够组织大家、善于策划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受老人群体尊重的领头羊。应将乡、村老人中积极的资源加以整合,如成立农村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在自己的社团组织中去认识他人、交往他人以达到“以老助老”“以老养老”的效果。第二,帮助老人将土地进行安全合理的流转。让老人在乐于劳作的分工环境中,通过经济来源的改善,解决他们由于经济困窘所导致的生活焦虑感,以及对未来的恐惧感。空巢老人生活的最大麻烦之一,就是家族的土地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还要经营管理,这就客观上呼吁政府和市场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让力所能及的老人充分享受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红利,增加老人的经济收入。应有效地组织老人进行合理的劳动力集聚及分配,有组织地解决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家庭情况的老人在合作、租赁及劳工输出方面的问题,使老人老有所用、老有所获、老有所为。

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层次上。正式的制度性支持的缺失,使得农村老人经济收入的来源渠道相对比较有限,主要来自农业收入(土地保障)与子女的经济赠予,47.9%的农村老年人感到经济无保障的窘迫。医疗资源的缺乏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善等等使得农村老年人焦虑水平较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老人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应致力于开展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老年常见病防治指导,包括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预防和控制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发展。

(1) 本研究是第七届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的成果之一,该项目首席专家为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感谢张雄院长以及项目组所有成员对此付出的努力。

(2) 邹湘江,吴丹.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J].人口学刊,2013(4)

(3) 李辉,王瑛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4)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5)

(5) 根据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在社会变迁中,社会观念、社会价值准则和意识变迁是最为滞后的,它不仅滞后于物质文化变迁,而且滞后于社会制度变迁。

(6) 贾东立,李毅峰,李昌俊.破解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心理学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7) 贺聪志,叶敬忠.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

(8) 王跃生.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J].社会科学,200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