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一座天府文化之源

都江堰:一座天府文化之源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都江堰水利直接灌溉和影响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靠川江航运,川江尤其峡江段峡路作为军事要塞之地不容忽视。这些都是突出了峡路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中转的地位。巴蜀居长江上游,占有都江堰天府之资,攻则东可据峡江直下荆楚,守则据北之秦岭巴山、东之峡江险关。秦陇和巴蜀之地先后被称为天府,彼此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司马错之谋在历代统一战争中有最好的诠释。

都江堰:一座天府文化之源

长江航运主要功能还是人和物资的交通功能,《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而都江堰水利直接灌溉和影响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靠川江航运,川江尤其峡江段峡路作为军事要塞之地不容忽视。没有都江堰的川江航运,物质和文化交流将大打折扣。都江堰滋润下的成都作为川江物资和文化起点同峡路作为国家物资的重要枢纽的地位都不可忽视,而雍正《四川通志》卷三十四指出:“凡川货之通荆襄,达吴粤,与夫各省诸货之至蜀者,无不由此出入也。”这些都是突出了峡路是国家的重要物资中转的地位。而物质中转之物流源泉则是都江堰滋润下的巴蜀地区及其周边地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宜宾汉口的长江之川江航运交通属于贯通东西的蜀道。峡路也是川江最险要的部分,是联系蜀楚的重要交通要道。蜀道陆路山高路陡,水路则是滩险水急,故“蜀道难”是古人对西南巴蜀地区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古代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今陕西)得以成就帝业。这与陕西的军事地利是密不可分的。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指出:“沛公起自徒步,入关而王汉中,乃遂收巴蜀,定三秦,五年而成帝业。李唐入长安,举秦凉,遂执棰而笞郑、夏矣。盖陕西之在天下也,犹人之有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而或不死者,则必所患之非真患也。”[25]而顾祖禹也指出:“蜀汉之土,与秦(关中)同域。”[26]巴蜀与秦同域,互为依存关系,晋人张华博物志》载:“秦,前有蓝田之镇,后有胡苑之塞,左崤函,右陇蜀,西通流沙,险阻之国也。蜀汉之土与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独守之国。”[27]此地得之可成就霸业。而蜀汉之土,与秦(关中)同域。而这两地有中国最为著名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秦陇据渭水之资,占据黄河上游,为黄河之头颈,占有黄河流域之地利,东下可得河洛,问鼎中原,退可守关中。其利在可攻可守可退,为独守之国。

巴蜀居长江上游,占有都江堰天府之资,攻则东可据峡江直下荆楚,守则据北之秦岭巴山、东之峡江险关。但中国军事大势,北向问鼎中原,是其不利之所在。历史上巴蜀政权除了东下攻伐荆楚占有地利外,北向(进击秦陇),山高路险,于攻则不利。《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叙》:“巴蜀自守则有余,用以攻人则必至于败。……有运筹天下之志者,不能取镜于汉高之伟略、武侯之成算,而曰蜀不足以攻人也,是岂智出古人上哉?”[28]因为“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昔者汉高尝用之矣。汉高王巴蜀,都南郑,出陈仓,定三秦,战于荥阳、成皋之间,而天下遂归于汉。诸葛武侯亦用之矣。武侯之言曰:‘王业不偏安也。’又曰:‘虽不讨贼,王业亦亡,唯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以六出祁山,而不遑安也”[29]。但秦陇如得巴蜀之资,则天下可图。秦陇、巴蜀各扼黄河、长江之头颈,东向齐头并进,天下可定。秦陇和巴蜀之地先后被称为天府,彼此相互照应,相互影响。故《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叙》指出:“盖蜀者,秦陇之肘腋也。”秦陇得巴蜀则益强,富厚轻诸侯。巴蜀乃得关中政权的帝王之资。历代得秦陇关中必依靠巴蜀之地利。事实上司马迁早指出“(秦)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30]。秦并天下兼得秦陇和巴蜀之地利和天府之物资,而汉也得秦陇和巴蜀之地利而大败项羽,最后得天下。中央王朝定都关中,巴蜀对于秦陇的军事作用尤其重要。因为如果获得巴蜀肘腋之资,居黄河长江上游,统一天下,其势不可当。

秦兼并天下,得巴蜀横扫六国。而汉得巴蜀,也得以击败项羽。“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31]蓝勇先生指出三峡峡路在战国秦汉时已经成为比较发达的四川交通四条重要的路线之一,汉代交通路线的开拓和交通制度的发展是四川栈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奠定了四川交通干线的雏形。[32]峡路和蜀道一起为秦汉长安与三峡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秦汉左思《蜀都赋》描绘巴蜀地利曰:“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利用巴蜀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为整个长安政治中心服务。如秦朝“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33]

隋唐宋都是先图巴蜀,再下沿峡江东下统一全国的,如《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三记载:“上方图江表,先是,素数进取陈之计,未几,拜信州总管,赐钱百万、锦千段、马二百匹而遣之。素居永安,造大舰。……大举伐陈,以素为行军元帅,引舟师趣(趋)三峡。”如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萧铣寇峡州,刺史许绍击却之。(萧铣)既又遣其将帅舟师上峡,规取巴蜀,绍遣军追至西陵时州治下牢戍(下牢溪),在西陵西南也”。康熙巫山县志》记载:“唐高祖时李孝恭以山南招讨大使狥巴蜀,下三十余城,拜信州总管。时萧铣据江陵,孝恭讨之,造舰习水战。自夔州东击萧铣。时峡水方涨,诸将候水落,李靖曰:‘兵贵神速,吾今乘江涨,掩其不备,可成擒也。’乃帅战舰五千余,东下。铣果不备,拔其荆门宜都三镇,屡破其军,进围江陵,降之。”[34]顾祖禹指出:“隋人席巴蜀之资,为平陈之本。杨素以黄龙平乘出于永安,而沿江镇戍望风奔溃。唐平萧铣,军下信州。”隋唐统一天下,以巴蜀为本,其在军事实践方面的成果与秦汉一样成功。宋代也沿袭了秦汉隋唐的统一方式。顾祖禹指出:“宋先灭蜀,然后并江南,收交广。南渡以后,赵鼎谓欲图关中,当自蜀始。”而宋太祖在公元965年灭蜀,然后沿江东下,顺利灭掉了江南十国。由此可见,得巴蜀得楚,得楚天下并。司马错之谋在历代统一战争中有最好的诠释。宋代在军事斗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能坚守超过200年,也与其兼有巴蜀不无关系。元朝统一中国,也是从巴蜀入手,而蒙哥命殒巴蜀,也可见历代军事争夺巴蜀的惨烈。

军事家总结道:“是故从来有取天下之略者,莫不切切于用蜀。秦欲兼诸侯,则先并蜀,并蜀而秦益强……盖蜀者,秦陇之肘腋也,吴楚之喉吭也,是诚攻取之先资也。”[35]古人指出三峡之西的巴蜀是秦陇之肘腋,实质是就整个国家军事大势而言,就中央王朝拱卫西南而言。巴蜀于吴楚为喉吭,则为控制整个长江而言。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五代下》里也总结道:“故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必先举巴蜀,顺流以击吴之腰脊,兵不劳而迅若疾风之扫叶,得势故也。”王夫之说体现了三峡的军事地利。古代军事战略家顺利统一中国,均得益于长江峡路之地利,更得益于都江堰灌溉下巴蜀巨大的物资储备,为各政权统一中国提供了条件。

都江堰不仅成为中华乃至世界上成功的水利工程,而且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国家统一、改善巴蜀交通、加强各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解决人口压力甚至挽救民族危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川江和峡路人民在历代航运中留下了千古绝唱的峡江号子和航运纤夫永远的历史背影。宜万铁路开通,圆了原“川汉铁路”之梦。三峡大坝建成,水路运输能力也大大提升。高速公路也已开通。伴随西电东输、西气东输、西部开发等重大工程,川江和峡江航运地位似乎下降了。三峡工程建设后,古码头不见了,古船消失了,纤夫也改行了,上百万峡江人迁徙了,川江之峡江段经历了沧海桑田,但都江堰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依然伟岸,依然滋润着巴蜀大地。

中华民族2000年前修建了都江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为有此无与伦比的工程而自豪和骄傲。如今,面对都江堰,所有人是不是应该从都江堰历史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她不仅是一个坝,更是一个无坝之坝,是一个建造了2000年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坝,是长江上游滚滚物流的起点,是长江文化的策动源,是国家财政和国家统一的财富源头之一。都江堰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长江水利“鼻祖”。其除了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外,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早、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当之无愧的杰作。因为其作为世界水利工程之圭臬,无法复制,无法仿造。她在岷江上,在中国人心里,在世界水利的山巅,在中华治水文化的血脉里。她就是——都江堰。

【原载于2013年第5期《三峡论坛》】

【注释】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第41-42页。

[2]苟子平、王国平:《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纪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3]对古人以岷江为长江正源的历史认识,参见蓝勇:《长江正源探索历史是非考辨》,《历史研究》2005年01期。

[4](汉)扬雄《蜀王本纪》中就曾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参见(汉)扬雄撰,(明)郑朴辑:《蜀王本纪一卷》,壁经堂丛书本。

[5](明)徐弘祖著,褚绍唐、吴应寿整理:《徐霞客游记》卷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9页。

[6]《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9页。

[7]《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4页。

[8]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9]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10](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三,《蜀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02页。

[11]《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10页。

[12]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www.xing528.com)

[13]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1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一,《剑南道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4页。

[15]《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11页。

[16]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181页。

[17]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177页。

[18]《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14页。

[19]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20]《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14页。

[21]《灌县都江堰水利志》编辑组:《灌县都江堰水利志》,1983年,第21-22页。

[22]四川省水利局编著:《都江堰水利工程述要及其改善计划大纲》,四川省水利局民国32年印,第13页。

[23]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史略》编写组:《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版,第32-33页。

[24]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7页。

[25]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陕西方舆纪要·序》,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449页。

[26]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六,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94页。

[27](晋)张华著、祝鸿杰译注:《博物志全译》,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28]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叙》,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94页。

[29]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叙》,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97页。

[30](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260页。

[31]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32]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3]刘琳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225页。

[34](康熙)《巫山县志》,《僭据》,据蓝勇先生于台湾拷贝电子版,手抄本。

[35]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叙》,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