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发挥防洪功能,水灾极少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发挥防洪功能,水灾极少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都江堰的防洪功能,主要由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水、宝瓶口节制水量共同完成。都江堰从根本上控制了岷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使其免于洪灾,或大大减小了洪灾规模。但在都江堰兴建后,成都仍有见洪灾记录。都江堰的防洪功能,对成都城的选址、布局、发展等皆产生了重大影响。受都江堰防洪和交通功能的制约,成都甚至成为全国罕见的2000多年来城址只有大小变化、中心位置一直不变的大型都市。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发挥防洪功能,水灾极少

从《蜀王本纪》等文献可看出,先秦时期,成都平原常遭洪灾。唐岑参在《石犀》中曾描写道:“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35]虽掺杂了诗人的夸张成分,但却反映了昔日的洪灾惨景。

都江堰防洪功能,主要由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水、宝瓶口节制水量共同完成。岷江上游即使发生特大洪水,宝瓶口通过的流量,最大不超过800米3/秒。这个流量,对成都平原基本不造成威胁[36]西汉早、中期,又在都江堰渠首下开凿繁江,作为成都防洪、泄洪的第二道防线。繁江为郫江支流,进水口在郫县石堤堰下,在赵镇入沱。它是将洪水分入沱江,为成都“二江”分洪减灾,保护成都不被水淹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河道。夏秋水大时,繁江为成都“二江”水系的泄水尾闾,量大水猛。如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夏、秋,江水暴涨,四川总督阿尔泰即命金堂县将繁江下游的赵家堰大坝拆卸,让上游洪水得以尽快泄流。他还亲赴该县查勘,“酌定蓄泄水则、疏筑章程”[37],以护成都。

都江堰从根本上控制了岷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使其免于洪灾,或大大减小了洪灾规模。故杜甫在《石犀行》诗中描绘道:“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38]唐太和五年(公元831年),岷江特大洪水,结果仍“水遂漂下,左绵、梓潼,皆浮川溢峡,伤数十郡,唯西蜀无害”[39]。前蜀武成三年(公元910年),岷江暴涨,结果仍“是时,津、嘉、眉水害尤多,京江(成都)不加溢焉”[40]。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岷江特大洪水,结果仍“嘉、眉州漂溺至甚,而府江不溢”[41]

但在都江堰兴建后,成都仍有见洪灾记录。这是为什么?这主要与宝瓶口以下地区的雨量有关。大体说来,在宝瓶口流量达到600~700米3/秒时,若宝瓶口以下、成都市区以上地区再下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成都市就会发生洪灾。如《蜀梼杌》载,广政十五年(公元952年)六月岷江大涨,又加成都以上“须臾天地昏暗,大雨雹”,结果水淹成都,“大水漂城,坏延秋门,深丈余,溺数千家,摧司天监及太庙”[42]。又如1981年7月13、14日,岷江流量2350米3/秒,为一般性洪水,宝瓶口流量只有540米3/秒,并不很大。但当日成都府河流量高达900米3/秒,造成一定灾害。洪水的来源主要是都江堰渠首以下、成都市区以上地区暴雨所致(日雨量超过200毫米)。这种洪灾,30~40年可能发生一次。从历史记录看,这种洪水来得快,泄得也快,持续时间较短,只能威胁成都城内局部地区(主要是濒河地带),对整个成都城来说,威胁不太大。

都江堰的防洪功能,对成都城的选址、布局、发展等皆产生了重大影响。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以成都平原为先,首府治地应选在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南北较长、东西较窄,是岷江、湔江、石亭江、绵远河、文井江等的冲积平原,海拔440~750米,总面积约6500平方千米,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度4‰。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冲积平原上,形成了一条中脊:

北侧:都江堰市(海拔731米)—金堂县(海拔440米,河道长约100千米、坡降2.1‰);(www.xing528.com)

中脊:都江堰市(海拔731米)—郫县[43](海拔556米,河道长36公里、坡降4.8‰)—成都(海拔495米,河道长20千米,坡降3‰);

南侧:都江堰市(海拔731米)—新津(海拔454米,河道长约80千米,坡降3.4‰)。

此中脊的形成,概因岷江流量最大,冲下泥沙最多所致。都江堰市—郫县—成都市,系岷江口的正中冲积扇。郫县虽距岷江口较近,遭洪灾的可能性却小于金堂、新津,盖因其位于中脊上。成都处于中脊末端,洪水要先淹郫县,然后才能淹成都[44]

金沙遗址的发现,说明成都早在商周时期即为蜀都。但在李冰建堰前,成都饱受洪灾,其中心地位摇摆不定。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和《蜀王本纪》等古文献记载看,商周至战国广汉、新都、郫、广都(今双流)等地皆曾先后做过蜀都。李冰建堰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成都城的防洪难题。此后,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一直放在成都,不再外迁。受都江堰防洪和交通功能的制约,成都甚至成为全国罕见的2000多年来城址只有大小变化、中心位置一直不变的大型都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