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巴蜀后,立即开始有计划地将成都和成都平原建设成为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为此,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首先政治上,秦把蜀王贬为侯,“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守”,正式在蜀地确立了秦制。其次,针对“戎伯尚强”的局面,“乃移秦民万家实之”,逐步改变了蜀地的人口结构,巩固了秦的统治。
与此同时,秦在以成都为核心的巴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最早的大规模建设工程,就是筑成都城、郫城和临邛城。筑城之举始于公元前311年,史载张仪和张若按照秦都咸阳的模式和规制来建筑成都,城垣周回12里、高7丈,由此建成了秦在蜀地以至长江上游的政治军事中心,并且2000多年以来城址不变、城名不改。建成都城垣的同时,又在其周边兴筑郫城和临邛城,规格虽低于成都,但分别管控成都通向西北和大西南的门户,战略上非常重要。成都的城墙规划建筑史称“造作下仓,上皆有屋”,有库房囤积粮食等物资的设施,又“门置观楼”,还有“射兰”等军事设施。不仅如此,成都还利用筑城取土之机,变废为利,精心规划和改善了城乡水利和生态环境。
秦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经济,为此“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秦还设置盐、铁、市官,这说明成都不仅已经成为一方商业大都会,还广泛发展起了其时天下已有的各种重要手工业。如成都城市一名,最早就见于战国后期成都制造的两件青铜矛的铭文,两件矛分别发现于成都和雅安,揭示除冶铁外,成都的青铜等其他金属冶铸业也很发达,由此带动了其他各业的发展。
秦人大规模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交通。秦人在起源甚早、历史悠久的蜀道基础上,大修从关中通往巴蜀地区的道路系统。为了穿越秦巴山地,先民有一个伟大的发明,这就是栈道。秦人成功地利用和发展了这一工程技术,大规模构建起新的蜀道交通系统,达到了“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甚至“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蜀道是一个巨大的交通网络体系,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境内的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和四川境内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此外还有阴平道、西山道等线路。
在整个蜀道网络体系中,成都往北的交通线是连接成都和关中的金牛道—故道(有时候是褒斜道)一线,是物流、信息流和人员流动的主线,也是最古老的交通线路。其余各线,也都最终以成都为目的地或始发地。所以,成都与秦都咸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两大枢纽,二者也是当时秦国版图内规划“同制”的两大中心城市,也是秦统一天下后的两大都市。(www.xing528.com)
秦朝兴建的成都往南的交通建设则以著名的五尺道为代表,是秦人为建设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开展的重大工程。从成都往南的线路被统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大体上分为西线、东线两大系统,古人称为西夷道和南夷道。西线从成都出发,通过临邛,往南经雅安、西昌、攀枝花、大理,再往南过保山、腾冲出境,可以通往缅甸、印度以及中亚、西亚、欧洲;东线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或者沱江往南走,经过彭山、眉山、乐山,然后从宜宾进入五尺道,经昭通、曲靖、昆明西至大理,与西线连通。
成都在这一持续的开发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大西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强大整合和辐射作用。蜀道、五尺道等把长江上游以及大西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从古老的“西南夷”转化成为华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从成都出发的蜀道,作为枢纽性大型交通网络,连通了南北丝绸之路,在更大的范围内,有力地促进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秦举巴蜀后大规模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是水利工程,建成了运转至今的人类大型水利工程杰作——都江堰,并直接催生了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包括渠首工程以及在成都平原甚至周边丘陵地区大规模展开的树谱状航运灌溉渠系。二者共同构成了都江堰大型水利体系。都江堰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一是科学的设计,二是长期坚持的岁修制度。岁修工程一代代沿袭下来,形成制度,以至于成为灌区民众的民俗,这些都保证了都江堰工程体系恒久的生命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仅考虑到生产,而且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城乡生活甚至生态、景观。当时有相当多水流直接流淌于城里,形成与街道相伴的河渠水系和众多桥梁,有的河道还可以行船,宜人宜居宜业。
秦代在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的大规模建设,成就巨大。可以说,秦在巴蜀地区的一系列奋发作为,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也奠定了成都城市的大都市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