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变迁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变迁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是历史上“天府之国”演变的基本情况。南北朝末年,太原附近一度被称为“天府之国”。从大量资料来看,“天府之国”的演变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有时候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古人在谈到关中盆地、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陆海”。就此而言,“天府之国”也是人为创造的结果。而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恶果。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变迁

以上是历史上“天府之国”演变的基本情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2000年间“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战国后期,关中盆地和北京一带就先后获得“天府”的美誉。秦汉之际,关中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开始跻身“天府”的行列。南北朝末年,太原附近一度被称为“天府之国”。隋唐两代,关中盆地高度发展,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宋辽夏金时期,北方地区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而江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到元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天府之国”,而闽中、沈阳、武威、台东等地区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后关中等老天府或趋于衰落,或有了新的称谓,只有四川盆地仍保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为什么“天府之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影响“天府之国”演变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从大量资料来看,“天府之国”的演变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有时候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府之国”首先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府”本身包含着“天然宝库”的意思。古人在谈到关中盆地、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陆海”。如东汉人杜笃也说:“夫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禹贡》所载,厥田惟上……滨据南山,带以泾、渭,号曰陆海,蠢生万类,楩楠檀柘,蔬果成实。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87]此类说法在文献中多有记载,说明在那个时代,关中等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动物植物等自然条件本身比较优越,非常适合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少,但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并不太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有关。就此而言,“天府之国”也是人为创造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天府之国”是人们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不断努力创造出来的,都凝结着人类智慧。例如成都平原本身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但在先秦时代经常遭受岷江水灾。自从李冰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府”。史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又溉灌三郡。”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88]古人认为,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号为陆海”,是李冰开凿都江堰的功劳[89]。而关中号为“陆海”,也是由于“秦开郑国,汉作白沟[90]。这种说法虽不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自然,开发资源,优化环境。毫无疑问,人为因素在“天府之国”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自然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历史时期一些“天府之国”的衰落往往与自然环境的恶化有关。关中盆地的情况就是如此。五代以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91],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关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与先秦、秦汉时期同日而语。正如《钦定续通志·都邑略》作者所说:“唐承隋都长安,本周、秦旧地,议都邑者以此为选。然阅世久远,盛极而衰。所谓地绝其脉,水化其味者,非复秦、汉以前之旧。”[92]毋庸置疑,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直接导致一些“天府之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人为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上所述,关中“天府”的衰落与当地宋元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关中盆地在周秦汉唐时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也是最早的“天府”和“天府之国”,其生态环境为什么会逐渐恶化呢?因为关中地区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一方面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到唐代后期,关中这个天府之国就出了问题。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军阀朱温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关中人口外迁,水利失修,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93]。此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关中失去了中心地位,不再受到关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摧残,残破的景象长期得不到恢复。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起来,关中在全国的地位继续下降,最终失去了“天府之国”的桂冠

审视“天府之国”演变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府之国”的形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关,与人类的良性开发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而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恶果。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大多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但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天府之国”是大自然馈赠的宝地,是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之一。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经营它,但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使它遭到破坏。我们需要“天府之国”,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需要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总结历史上“天府之国”形成与衰落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

【原载于2009年第1期《中国经济史研究》】

【注释】

[1]本文为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9]研究成果之一。

[2]相关论文有袁庭栋:《“天府之国”由来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1期);赵琦:《川西高原造就了“天府之国”》(《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02期);陈瑶:《李冰:成就天府之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03期);熊梅:《论“天府之国”的兴替》(《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陈子谦:《“天府”新解》(《天府新论》2006年05期)等。

[3]《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期。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3《天文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

[5](战国)庄子撰,(晋)郭象注:《庄子》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6](元)脱脱等:《宋史》卷480《吴越钱氏》,中华书局1977年版。

[7]《晋书》卷66《陶侃传》。

[8](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3《礼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9](宋)王溥:《唐会要》卷90《缘封杂记》,中华书局1955年版。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35,中华书局1956年版。

[1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195《闰位部·惠民》,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2](明)何景明辑:《列朝诗集》丙集第十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

[13](汉)刘向:《战国策》卷3《秦策·苏秦始将连横》,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14](汉)司马迁:《史记》卷55《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汉书》卷40《张良传》,《前汉纪》卷3《高祖》所载略同。

[15]详参拙文《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刊《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6]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4-54页。

[17]《史记》卷69《苏秦列传》。

[1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舆地考八·古州》。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19](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

[20]《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卷65《东方朔传》略同。

[21]《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22](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上·杜笃传》。

[23](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24](宋)洪迈:《隶释》卷15《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

[25](晋)陈寿:《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2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22,《上求正贷民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7]《晋书》卷37《南阳王模》。

[28]《晋书》卷116《姚苌传》。

[29](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2《柳庆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

[30]《周书》卷15《于谨传》。

[31]《华阳国志》卷3《蜀志》。

[32]《册府元龟》卷461;《北齐书》卷40《唐邕传》略同。

[33]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3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3《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35]《旧唐书》卷57《刘文静》。

[36](清)董诰等:《全唐文》卷980《对射田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7]《旧唐书》卷120《郭子仪》。

[38]《资治通鉴》卷264。

[3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4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2《地理志》。

[41]《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蜀川军事》。

[42]《全唐文》卷212,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

[43]《全唐文》卷215,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www.xing528.com)

[44](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岳麓书社2006年版。

[45]《新唐书》卷140《崔圆传》。

[46](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12《形势》,中华书局1984年版。

[47]《旧唐书》卷77《崔义玄传附崔神庆传》。

[48]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宄》,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23页。

[49](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

[50](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7,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51]《宋大诏令集》卷212《政事六十五·贬责十·赵全降朝请大夫制》,中华书局2002年版。

[52]《列朝诗集》乙集第三,王禹偁《咏史》。

[53]《宋史》卷448《郑骧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略同。

[5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

[55](宋)熊克:《中兴小纪》卷28,中华书局1985年版。

[56]《宋史》卷466《王继思传》。

[57](宋)李观:《盱江先生全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1665年清刻本。

[58](明)宋濂:《元史》卷158《姚枢》,中华书局1976年版。

[59](明)张惟贤等:《明太祖实录》卷45,1962年版。

[60](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32,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大学衍义补》卷86。

[61](明)章潢:《图书编》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2](明)王祎:《王忠公文集》卷11《汉南北军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3](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36《户政十一·农政上·敬陈农桑四务疏》,中华书局1992年版。

[64](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16《政体·变法上·上变法自强条陈疏》。

[65](清)刘于义等:《陕西通志》卷7,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6]《明太宗实录》卷1822。

[67](明)李贤等编:《大明一统志》卷1。

[68](明)章潢:《图书编》卷35。

[69](清)钱谦益辑:《列朝诗集》丁集第六,欧大任:《燕京篇》,中华书局2007年版。

[70](清)嵇璜等:《皇朝文献通考》卷269,浙江书局1882年版。

[71](清)于敏中等:《钦定日下旧闻考》卷5引《读书一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2](清)李鸿章等:《畿辅通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3](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14“碑志”八,中华书局1997年版。

[74]《明太祖实录》卷19。

[75]《明太祖实录》卷21,《明史纪事本末》卷11,《太祖平夏》略同。

[76](明)朱柏庐辑:《易经蒙引》卷6,民国抄本。

[77](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48,线装书局2003年版。

[78](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49“兵政”五“边防”上,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79](清)庆杜等:《清高宗实录》卷148,中华书局1987年版。

[80](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1]《清高宗实录》卷202。

[82](清)董诰等:《全唐文》卷784《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古雍州》,中华书局1972年版。

[84](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7,广文书局1986年版。

[85](清)连横:《台湾通史》卷1,上海书店1991年版。

[86](清)连横:《台湾通史》卷28《虞衡志》,卷31《拓植列传》。

[87](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传上·杜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88](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田赋考六·水利田》略同。

[89]《全唐文》卷793《创筑罗城记》;(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8,清抄本。

[9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5《地部》四〇引崔寔《政论》,中华书局1960年版。

[91]《五代时期关中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

[92](清)嵇璜等:《钦定续通志》卷110《都邑略》,浙江书局1886年铅印本。

[93]拙著《人为因素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