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历代先贤智开源

都江堰:历代先贤智开源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灌县东部及彭县、新繁大片田地因此得到灌溉。开元天宝年间,章仇兼琼任益州长史,开通济堰,自新津邗江口引渠南下百二十里,至眉州西南入江,溉田千六百顷,于成都万岁池筑堤积水溉田。现金水河仅余人民公园内一段。宋代哲宗时,成都府司理张唐英在崇宁独自捐金筑堰,溉田数千亩,堰名司理。孝宗乾道三年,彭州太守梁介修永昌、九陇、蒙阳十余堰,民受灌溉之利,及于邻邦。

都江堰:历代先贤智开源

李冰之后,地方行政长官,代不乏人,率领广大民众扩大灌区,维修管理,持之以恒,以确保江堰工程长青,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扩大灌区

西汉文帝末年(公元前145—前141年),蜀郡守文翁在宝瓶口下1078米处开蒲阳河。《华阳国志》载:“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1]。”灌县东部及彭县、新繁大片田地因此得到灌溉。

唐太宗时,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高俭“附故渠厮引旁出,以广溉道,人以富饶”。

唐代武则天时(公元684—704年),据《新唐书·地理志》载:益州长史刘易从柏条河引水,灌彭县九陇和郫县唐昌的农田。

开元天宝年间,章仇兼琼任益州长史,开通济(古名远济)堰,自新津邗江口引渠南下百二十里,至眉州西南入江,溉田千六百顷,于成都万岁池筑堤积水溉田。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成都县令独孤戒盈在成都县南官源渠作堤长百余里,溉田上千顷。

德宗年间(公元785—805年),汉州刺史卢士强于雒县立堤堰,溉田四百余顷。

宣宗年间(公元847—87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白敏中以成都环锦江为池,开金水河于城内,既丽城景,又方便运输。现金水河仅余人民公园内一段。另外还在成都西北筑堤,修引水渡槽灌溉农田。

僖宗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西川节度使高骈修成都西北糜枣堰,由原府河向南入成都改为在通锦桥附近绕城北至东北角,再折向南行,于合江亭处汇合南河,由此形成府河与南河二江抱城之今日格局,既护城、壮景,又灌溉周边大片农田。

唐末(公元907年),眉州刺史张琳整修通济堰,自新津之修觉山后故址,至眉州西南合于松江,溉田一万五千顷。

宋代哲宗时,成都府司理张唐英在崇宁独自捐金筑堰,溉田数千亩,堰名司理。(《崇宁县志》)

徽宗崇宁初年,华阳县令赵申锡修复沙坝堰,溉田三万多亩[2]。(天启《成都府志》)

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彭州太守梁介修永昌、九陇、蒙阳十余堰,民受灌溉之利,及于邻邦。(《嘉庆《彭县志》)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四川总督黄廷桂重修通济渠,并引渠灌溉新津田三千五百余亩、彭山田一万三千余亩。

乾隆元年(公元1753年),双流知县黄锷在牧马山相度高下,令民开塘浚沟,潴水待耕,得田二万亩有奇。(嘉庆《四川通志》)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眉州知州张兑同彭山令张凤翥复引灌县小海子水入旧堰,开浚智远渠下古沟八十余里,凿翻水口分支入眉,共复彭山古渠二十八,灌田二万九千二百十二亩;眉州古堰十四,灌田二万九千二百七十四亩;合新津共灌田七万三千一百十六亩。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爔,青神县令王承改修二堰堰头,淘挖堰沟,以宽深为度。坚砌鱼嘴,拦水入堰,始畅流焉。计鸿化堰灌田七千六百四十亩,曾兴堰灌田六千亩。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彭山令张凤翥会华阳、仁寿县令在古佛洞之野桂坝修堰,从罗家林堰口起,至彭山县之江口为堰尾,计长八十余里,灌三县之田一万四百亩。

成都水利知事官兴文1942年至1946年主持修建长11千米的导江堰(省政府命名“兴文堰”),从城南三泊洞引水,绕城北山麓,汇入蒲阳河,灌田约3.33平方千米。(www.xing528.com)

除当地行政长官主持修堰开渠、灌溉田亩外,川西平原广大百姓亦踊跃自觉加入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建设的行列。

乾隆年间,邑人艾文星、张金信、王天舜、刘玉相各倡捐银五百两,相其地势,由沙沟河西岸开沟,环山凿渠,琢石计数百丈,通正水道。更横截石定江以渡堰水。越七年堰成,溉田万余亩。

新都大朗和尚募资修建大朗堰,至今还在发挥良好的效益。

双流华阳有一地名姐儿堰,乃时年当地一村姑带头修堰造福乡梓,百姓称颂其功德,传留下这个美丽的地名。

历代志士仁人及广大人民代代相承,艰苦奋斗,使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日益完备,川西平原得以沟渠纵横、水网交错,成为“家家有流水修竹”的天府沃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灌区面积达到1883.8平方千米。

2.建立制度

都江堰自建立起,岷江输来大量的水流和沙石,夏秋之季时时冲毁堤堰,淤积河床,因此维修就成为每年必需的实务,成为影响天府经济和当地官吏的大事。必得建立制度,方能持之以恒,长治久安。

秦代时,李冰是蜀守,兼管都江堰水利。西汉时,蜀守文翁亦兼管水利。东汉时开始专设都水掾、都水长等官员。蜀汉时,“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之,有堰官”。(《水经注》)诸葛亮专设堰官和护堰专业队伍1200人,常年管理维修,防患于未然,确保了都江堰水利,天府“足食足兵”。其建立的制度和成效,为历代之楷模。

南北朝时沿用蜀汉的水利制度。规范的岁修制度在唐宋时期形成。《宋史·赵不惪传》“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可证。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省设专门机构,由按察司水利佥事总领堰务。第二年,仿照蜀汉制,设专官管理都江堰,朝廷派京官刑部员外郎刘世熙任按察佥事,赴成都主持都江堰水务。后明代一直延续专官制度。

清代开始设水利同知,主管都江堰水务。先后担任此职的有110人。清雍正年间,巡抚宪德下令丈量都江堰灌溉土地,计510平方千米,采取用水早迟多寡、计费分摊水费的办法,由成都水利同知每年征收,按工程计划使用,保证了岁修的经费来源,使岁修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民国时期,设水利委员、水利知事,都江堰工程处、都江堰流域堰务管理处等。1936年成立四川省水利局学习掌握了现代水利科学知识的专家张沅、官兴文、徐松涛先后担任水利知事等职,为都江堰的维修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加强修护

都江堰的管理维修是其建堰用水之初相伴而生的,后逐渐形成岁修的制度,其积累的经验,如前述“深淘滩,低作堰”等也越来越成熟。历史上比较大的修护如下:

蜀汉时,成都西北府河防洪渠九里堤,其地低洼,极易泛滥成灾,直接影响到下游即成都的安全,自然为重点维护的河道。《成都大词典》载:九里堤“兴建于1700多年前,在历史上曾发挥过较大的防汛作用。据明朝嘉靖《成都府志》记载:‘九里堤在成都西北隅,其地洼下,三国蜀汉诸葛武侯筑九里堤,以防冲啮’”。明代正德《四川志》、天启《成都府志》及清代康熙《成都府志·山川》、永州《四川通志·津梁》皆谓糜枣堰为诸葛亮所创建。

宋初洪水冲决堤堰,从西门入城,冲毁城郭田园。宋太祖赵匡胤派兵部侍郎刘熙古到成都治水。刘熙古力挽狂澜,拯黎民于灭顶之灾;不辱使命,筑长城保百姓家园。工程浩大壮观,时称“九里长虹”。后人又称此堤为“刘公堰”“侍郎堤”。宋哲宗时(公元1094年),成都知府王觌见“江水贯城中为渠,岁久湮塞,积苦霖潦而多水灾。觌疏治复故,民德之,号王公渠”。宋高宗时(公元1134年),李璆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时,“成都城府多毁。璆至,首命修筑。俄大水至,民赖以安”。高宗时,都江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致岁屡饥。成都转运判官赵不惪绳吏以法,躬操版筑,督修古堰,都江堰至此复完,蜀亦无饥。

元代,陕西、四川道按察副使李乘彝采用“铁石坚作”法修飞沙堰,三月竣工。洪水从堰顶顺利溢出。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四川肃政廉访司事吉当普,“以铁万六千斤铸为大龟,贯以铁柱而镇其源。以捍其浮槎”,使鱼嘴分水堤更为坚牢,对都江堰进行大修,维持了都江堰近40年的平安。后鱼嘴基础淘空,铁龟没入水中。

明嘉靖年间,崇宁令刘守德、灌县令王来聘用铁六万七千斤[3]、铁板铁锭五千斤,铸铁牛固鱼嘴分水堤。获效益40年后,亦毁于水中。万历年间(公元1575年),“江大溢,堰尽坏。成都知府徐元气、灌县知县萧奇熊列状修复”。巡抚御史郭庄命于铁牛外“增以铁柱,令寻牛趾而浚之。自堰以下,如仙女、三泊洞、宝瓶、五陡口、虎头诸岸间植三十铁柱。每柱长丈余,共用铁三万余斤。又树柱以石,护岸以堤”。

明末清初,都江堰工程失修,堤圮河淤,灌区凋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高民瞻巡抚四川,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与文武官倡捐银二千有奇,用李冰旧制,修筑淘汰,以开民利,自是堤堰复成。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人字堤、三泊洞、府河口尽被冲决,诸邑沿河之城郭庐舍田亩漂没者以灾告。四川巡抚能泰“捐资抚恤”,又筑人字堤三十八丈,高八尺。又于府河口、三泊洞筑新堤,长三十八丈,高八尺,厚五尺。支分条析,水得复循故道,时称为太平堤。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渟,四川总督阿尔泰认为内江每岁淤者,以堰底不坚固耳。乃令视往岁挖堰加深三尺,坚筑石坝于堰底。又令沿山一带上游筑堰蓄水,以备春耕,民利赖焉。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间,强望泰先后八次任成都水利同知,每年淘滩作堰,躬与役徒为伍,虽严寒风雪,不敢告劳。《蜀西都江堰工志》云:“欲求洞悉情形,躬亲指示如强望牵其人者,实不易得。”同治丁卯年(公元1867年),成都水利同知曾寅光在人字堤原址筑千金堤三十丈,筑蒲阳河东岸玉带堤长三十丈,堤虽短而当要害。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十万金,大兴工役,坚作鱼嘴,省淘河床,重砌河岸,用银十二万两,规模空前,扩大灌区约53.33平方千米。当年洪水暴涨,大小鱼嘴未损坏,灌区未成灾。百姓在二王庙左兴建丁公祠庙祀。

民国时期,官兴文任成都水利知事,下移鱼嘴60多米,改条石砌筑,以更好地发挥其分水泄洪作用。修筑柏条河之马鞍堰、黄金堰、万寿堰、杨家湾、青竹堰等处堤埂,畅通水渠,水患大减。1933年,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岷江水位因湮没塞河道溃决,陡涨成灾,死难者8000余人。四川水利局局长张沅主持大修,重筑鱼嘴,加固百丈堤、金刚堤和飞沙堰,淘修河床构筑堤岸,贡献巨大。其鱼嘴工程直至1974年才被新鱼嘴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