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地理志》载:彭州导江县(今灌县)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龙朔中筑。正如最近出版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所说:唐代“侍郎堰”就是指的整个都江堰或者都江堰的“飞沙堰”部分。唐代的“百丈堰”,就是今都江鱼嘴上游不远、岷江左岸的护岸堤“百丈堤”[14]。岷江自白沙河口至灌县城以下,皆东流而偏南,古文献叙述有关地理位置,凡某地在某地下游,皆称某地在某地之东。如果唐代的都江鱼嘴位置和现在相同,或者都江堰渠首枢纽的一部分延伸到了二王庙以下,就应该说“百丈堰,其东侍郎堰”。上面《新唐书》的记载恰恰与此相反,无论“侍郎堰”是指都江堰渠首枢纽的全部还是某一部分,都只能说明其时整个渠首枢纽还没有下及二王庙的位置。这不仅可以说明李冰修都江堰所凿的离堆应在今都江鱼嘴的上游,而且还可以更进一步具体确定李冰当年所凿离堆的位置下游不会超过现在的百丈堰。
根据地貌勘察材料,“在索桥,上游400米处,河谷宽1200米,枯水期河床宽170米;河谷右岸有宽约100米的小山,全部基岩出露;小山右边有宽约500米的古河床”[15]。此小山北隔岷江右派与韩家坝左下部相对,东面与河心滩、百丈堤相望,所在地名马脚沱(参看图1)。由于长期受流水冲刷,顶部已经冲掉,剩下的基脚部分看起来多少有点像一个平台,它原来的宽度也应比现在大。我认为这个马脚沱小山才是当年李冰凿过的离堆。所谓“李冰凿离堆”,并不是过去大家所理解的“凿崖中断”,完全用人工新凿成一个离堆,而是对原来就已经存在的离堆进行加工,根据修都江堰的需要,凿掉其有碍部分。
根据上述地貌情况和其他有关材料,我就唐末以前的都江堰渠首枢纽试做如下复原:李冰时的都江鱼嘴和整个分水堤埂,是以马脚沱小山为基础向上游修筑的。现在的韩家坝原来和小山是相连接的,其中一部分应是当年都江鱼嘴分水堤埂残存的遗迹,韩家坝洲头就是鱼嘴的顶端,与前述《华阳国志》的记载和研究者们所推测的鱼嘴位置亦正相合。小山两侧为内外二江,其右侧已经淤塞的500米宽的古河道应是当年的外江(南江),其上连韩家坝右侧之岷江右派,是其尚未淤塞之一部分。小山左侧,自韩家坝左侧水道与今外江河道相连的应是原来的内江(北江),其与百丈堤相对的部分,二者之间的距离原来应比现在更窄,正好相当于现在都江堰宝瓶口的地位,所不同的只是左岸原非坚固岩壁,需要另外砌石加固。根据宋、元“侍郎堰”的位置作用看,唐代的“侍郎堰”应在当时的都江鱼嘴金刚堤之后、马脚沱小山之前的位置,隔内江与百丈堤上部或中部相对,与百丈堤下端、马脚沱小山之间所构成的束水口配合,起到节水排洪的作用,使从韩家坝洲头鱼嘴前端分入内江之水归槽顺流东下。《水经注·江水》引《益州记》所说的“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东”,很可能就是这一部分内容讲的。“堰其右”就是指的右边修筑作为都江堰主要部分的鱼嘴分水堤埂;“捡其左”就是在左岸砌百丈堤固岸,限制水口宽度,使水流不至于向左岸方向泛溢。百丈堰,虽然唐史中把它和侍郎堰一起说成是龙朔年间所筑,但并非始修于此时,应该是说此堤在龙朔年间曾经一度重修或大规模地培修过一次。百丈堰在历史上不只一名,至少它原来还有一个名称叫“楗尾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记载:彭州导江县“楗尾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塞之,用此法也。《汉书》所谓‘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此中之“西南”二字,人以为系“西北”之误,这是对的。人们多以为楗尾堰即都江堰,我认为更具体地讲就应该是指都江堰中的百丈堰这一部分。因为百丈堰是构成都江堰节水口的护岸堤,与“作之,以防江决”的记载相符。另外,从都江堰渠首枢纽来讲,此堤居于堰尾的位置。再者,垒筑此堤堰所用的盛石竹笼一楗,每笼长十丈[16],十笼相连,正好百丈。此堰以构堰材料及所处位置命名为“楗尾堰”,以其长度命名则为“百丈堰”。大概前者为本名,后者为晚起之别称。如果说“楗尾堰”是指都江堰的江中鱼嘴部分或金刚堤,“作之,以防江决”便无法理解了。“李冰作之”,是因为此堰在李冰时就已经有了。至于“侍郎堰”,没有说它为李冰所作,除《新唐书》材料以外,也没有找到更早的记载,看来李冰时还没有这一部分结构。如果侍郎堰的“龙朔中筑”是说的龙朔中始修,则此种分水堤埂上的湃水渠(减水河)设备当是唐人都江堰工程的一重大发展。在侍郎堰出现以前,被马脚沱小山与百丈堰间的水口阻拦下来的余水,大概是从整个分水堤埂上漫到外江的。如果当时整个分水堤埂都比较低,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起作用。《旧唐书·高士廉传》载,唐太宗贞观年间,高士廉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都江堰灌溉面积的扩大,也就要求加高分水堤埂以增加内江的分水量。过去在内江分水量需求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用降低分水堤埂高度使它整个都能翻水至外江的办法来达到节水防洪的目的,现在既要加高分水堤埂以提高内江水位,又要能节水防洪,也就只好在分水堤埂上增设减水河来解决这一矛盾,让需要泄至外江的洪水尽量集中从减水河泄出,平时内江则能保持较高的水位。唐代的侍郎堰应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www.xing528.com)
根据这一情况和前面论述的二王庙以下至今离堆部分的地势,我绘作了《公元910年以前都江堰渠首示意图》附后(见图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