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年内,都江堰灌溉面积很快恢复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随着农业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相继建立,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政府制定了都江堰新的发展计划,开始建设新的水利工程,采取了因地制宜、国家扶持、土法上马、人民修渠的办法,扩大农田灌溉面积,逐步发展新灌区,1952年以后,先后建成了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等;同时又修整和扩建了解放渠与郭四堰。
1953年建成了“人民渠”。“人民渠”在古代被称作“官渠”,据说1100多年前的唐代政府就准备修建此渠。但是,一直拖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几次动工,均未见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依靠翻身农民的力量,充分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实地勘测,全力施工,在1953年就把1000多年没有修通的“官渠”修过了花街子,通过了彭县[4]县城,灌溉了106平方千米农田,实现了彭县人民的千年愿望。以后又逐年发展,整理和改造灌溉渠,实现配套建设。至今,人民渠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200平方千米。
1956年,新都、金堂动员了3万多农民,大搞水利建设,28天就完成了东风渠(又名东山渠)的总干渠和北干渠43千米的建设工程,第一次把都江堰的水引到成都市东南常年受着“天旱”威胁的丘陵地区。接着,山区人民又修建了东风渠的南干渠100多千米,把水引到了龙泉山两侧一带的丘陵区,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粮食亩产由修渠前的100多千克逐年增加到550多千克。山区人民在劳动时,高唱着“千条龙,万条龙,首尾相连向山游。千条渠,万条渠,条条渠道盘山流,天旱夺丰收,粮食满山头”的歌谣,来歌颂“东风渠”的修建。
1958年3月21日,毛泽东同志视察了都江堰,对灌区工程建设做了重要指示。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都江堰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灌区人民积极开展灌区水利建设:在当年诸葛亮放牧军马的浅丘陵区迅速建成“牧马山”干渠。在蒲阳河中游云架山下建成一座中型拦洪蓄水水库和其他配套工程,使一些丘陵地区从“昔日贵如油”变成“而今遍地流”的自流灌溉区。至1958年冬,都江堰灌溉面积扩大到3933多平方千米。以后几年,在巩固老灌区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新灌区。1964年后,又动工兴建人民渠的百里支渠与红岩支渠以及东风渠的四期工程。灌区人民排除各种阻力,至1968年胜利完成百里渠与红岩渠,扩灌农田400多平方千米,完成东风渠四期工程,再扩灌农田266平方千米。
成都平原的东部,有一条绵延百里的龙泉山脉,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都江堰东去的水路,把平原上用不完的渠水逼入岷、沱两江之中,白白流走。多少年来,只见山西渠水长流,绿禾盈野,而山东丘陵之上田土龟裂,禾苗枯黄,人们日夜盼望着滔滔岷江水能穿山而来。
1970年至1972年,简阳、仁寿、德阳、三台、中江等地发动各公社、生产队,组织集体力量,在国家扶持下,从南、北、中三路打通龙泉山。仁寿人民在龙泉山西侧“下雨往外流,干旱吃水愁”的锅背形丘陵区新建了黑龙滩水库,在峡谷里开采了20万立方米的石料,堆砌成弧形重力拦河大坝,建成了一条长约2千米、能过30个流量的渠首输水隧洞,蓄水能力达3亿立方米,通过280千米的东、南2条干渠和1300多座渠道建筑,可灌溉仁寿100个公社的800多平方千米农田。
简阳人民经过3年艰苦奋战,1972年从中路打通了一条长约6.5千米、能引水32米3/秒的龙泉山隧洞,修建了三岔坝、张家岩、石盘等储水库,又陆续兴建了总长2000多米的15座大渡槽和百米以上的隧洞23座,延伸支渠2000多千米,连接83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再串连数千座塘、堰,组成一个以引增蓄、以蓄补引、长藤结大瓜、丝线串银铃的自流灌溉网,控灌简阳耕地533平方千米和资阳耕地近266平方千米。
德阳、中江与三台等地人民,在悬岩峭壁上,披荆斩棘,坚持奋战了几个冬春,打通了32个隧洞,架起40座渡槽,凿开了400多个山岩,建干渠180多千米,现已开始灌溉,并陆续兴建了配套工程。现在,都江堰已不仅仅是成都平原的都江堰,灌区开始向川中伸延,形成一个渠道纵横、塘库密布、渡槽凌空飞越、隧洞穿山而过的灌溉体系。真是:“长龙地下走,银河天上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都江堰灌区人民充分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把1949年前旧都江堰遗留下来的“长(流程长)、多(渠道多)、弯(渠弯大)、浅(水位低)、乱(渠系紊乱)”的旧渠系,改造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新渠系,初步治理了全灌区30多条“弯、浅、乱”的老河道,填平旧渠10多万条,开挖新渠6万多条,其中修建干、支渠16 000多千米,为2000多年前的5倍。兴建较大枢纽工程46处、中小闸坝300多处,且都采用电力或机械操纵。新建配套设施16 000余处。修筑大型水库3座,中、小型水库300多座,塘坝44 000多座,灌区总蓄水能力约12亿立方米。总工程量挖填土石方1.6 亿立方米,浇灌混凝土548 000多立方米,总投资额约3.7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都江堰不断兴建和扩建灌区工程,同时又加强了统一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用水。目前,灌区面积南至仁寿、青神,北至绵阳、射洪,东至资中、资阳,跨越岷、沱、涪三江地区,流域面积达20 000多平方千米。灌区粮食产量平均亩产从1949年前的200千克增加到500千克。近2年来,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继续增长,不断出现一些粮食超双纲、过双千斤的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www.xing528.com)
经过重新改造的都江堰,具有了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灌区人民既积极扩大灌溉面积,又广泛进行综合利用,既保证工业用水,又兼顾木材流送。在各干、支渠建设了小型水电站450余处,发电能力约3万千瓦,岷江木材流送能力不断提高,平均每年可漂送木材四五十万立方米。
都江堰自修建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可是,满目疮痍的旧都江堰,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得到新生,才能发生如此惊人的巨大变化;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都江堰的建设才能得到飞速发展,才能为工农业生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都江堰的变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和发展,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目前,都江堰灌区人民正在积极贯彻中央提出的“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加强管理,狠抓效益”的水利建设方针,努力建设新灌区的配套工程,争取早收效益,为国家多做贡献。预计到1980年,灌溉面积可达7333平方千米。灌区人民决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都江堰工程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控制自动化、施工机械化的目标。
【原载于1979年第4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注释】
[1]即今都江堰市,后文不再注释。——编者注。
[2]1尺≈0.33米。
[3]今成都市郫都区,后文不再加注。——编者注。
[4]今彭州,后文不再加注。——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